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刑法诬陷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2018-09-26 10:32:5634594人阅读来源:互联网整理,仅供参考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为您推荐】武冈市律师   邹平县律师   荥阳市律师   嘉善县律师   泰和县律师   团风县律师   惠安县律师   

在一些法制节目报道中,经常看到有的明星被人诬陷而通过司法诉讼维权的新闻。诬告陷害损害了公民的名誉权,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话侵权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在我国的刑法中,也有诬告陷害罪这个罪名。那么中国刑法诬陷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小编结合相关法律知识为大家讲解下。

一、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虚假告发”,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单位进行告发。告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至于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司法机关查明真相后不会对这些人科处刑罚,但将他们作为侦查的对象,使他们卷入刑事诉讼,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

二、诬告陷害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处罚规定只适用于诬告陷害罪既遂,而诬告陷害罪之预备、未遂和中止都规定在刑法总则之中,因此探讨诬告陷害罪之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处罚,必须结合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依照刑法第22条、第23条、第24条、第243条的规定,对于诬告陷害罪预备,可以比照诬告陷害罪既遂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诬告陷害罪未遂,可以比照诬告陷害罪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诬告陷害罪中止,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除上述规定之外,刑法总则规定之自首立功等刑罚具体适用制度也能适用于诬告陷害罪。

综上所述,诬告陷害的方式很多,诬告陷害会给受害人带来精神损失。司法机关根据中国刑法诬陷罪立案的时候要从几方面考虑,包括犯罪事实情节严重、诬告手段恶劣、影响司法机关工作秩序等。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嫌疑人要承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法院可以酌情从轻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为犯 结果犯 危险犯 阴谋犯 这四种犯的区别
刑法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实务】接受讯问时诬陷他人该当何罪?
【案例评析】诬告陷害罪构成要件包括无中生有,任意虚构编造整个犯罪事实及虚构编造部分虚假事实的情形,应...
第四十八讲|诬告陷害罪
网络诽谤犯罪与类似犯罪的边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