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小脑前下动脉综合征一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头晕21天”入院。患者2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复视,伴呕吐,为胃内容物,10 min后出现左耳明显听力下降,耳鸣,外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给予甲强龙冲击、高压氧治疗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但仍有眩晕、复视、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既往史:高血压病10 年,最高血压190/95 mmHg,入院前2年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 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美托洛尔25 mg,均1次/日,血压控制在(140~160)/(80~100)mmHg;有血脂异常1年,一直口服阿托伐他汀;1年前有脑梗死(右侧基底节区及双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无遗留神经缺损症状。无烟酒嗜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左侧上肢血压130/60 mmHg,右侧上肢血压125/60 mmHg,其余正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精神一般,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正常,双眼固视水平眼震(+),快相向右,慢相向左,垂直眼震(+),呈旋转垂直向上,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ar ocular reflex,VOR)正常,VOR抑制不全,头部左转时有粗大眼球震颤,双眼平滑追踪实验呈齿轮样扫视,其中向左侧追踪时有粗大慢相向左的眼球震颤,扫视实验左侧及右侧均出现过冲现象,均诱发粗大眼球震颤,慢相均向左;甩头实验诱发出双眼水平粗大眼球震颤,慢相向左,旋转实验呈双眼水平粗大眼球震颤,慢相向左,左眼外展不到边,露白约5 mm,伸舌居中,双侧鼻唇沟对称,饮水无呛咳,咽反射正常,林尼(Rinne)试验(+),左侧气导明显下降,Weber试验偏向右侧,左侧三叉神经分布区针刺觉减退,余颅神经检查(-)。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针刺觉、温度觉正常。左侧指鼻试验、左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右侧指鼻试验、右侧跟膝胫试验稳准,双侧反击征(-)。上肢腱反射(+++),下肢腱反射(++)。双侧巴宾斯基(Babinski)征(-)。双侧肢体针刺觉对称。昂伯(Romberg)征(+),睁眼时向左侧倾倒感,闭目后左侧倾倒,行走时呈宽基步态,步行不稳,向左侧倾倒。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颈椎无明显压痛,颈椎诱发试验(-)。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色淡红静脉充盈迂曲,动脉反光增强,A/V=1/2,动脉静脉交叉压迹(+);视网膜未见明显渗出、出血,黄斑中心光反射欠清,提示慢性动脉粥样硬化眼底表现(图1)。双耳听力检查显示左耳中重度感音性耳聋。生化检查正常。


图1 眼底成像仪眼底照相结果

注:眼底照相显示A/V=1/2,动脉静脉交叉压迹(+),呈慢性动脉粥样

硬化眼底表现


MRI及MRA示:左侧桥臂急性脑梗死,左侧小脑、左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区及右侧额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左侧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滑,粗细欠均匀,近端轻度狭窄,双侧大脑后动脉分支减少(图2)。



图2 头颅MRI及MRA检查结果


注:左侧桥臂在头颅MRI T2WI序列轴位、矢状位呈片状高信号影(A图、B图箭头所示),在DWI序列呈高信号影(C图箭头所示),在ADC序列呈低信号影(D图箭头所示),在T2FLAIR序列正中冠状位呈片状高信号影(E图箭头所示),头颅MRA显示左侧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可能大,基底动脉近端管壁不光滑,粗细欠均匀,轻度狭窄(F图箭头所示)。MRI:磁共振成像;MRA:磁共振血管造影;T2 WI:T2加权像;DWI:弥散加权;ADC:表观弥散系数;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入院诊断:


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左侧小脑前下动脉综合征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氯吡格雷片75 mg,1次/日,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1次/日,调脂稳斑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口服,1次/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口服,1次/日,美托洛尔片25 mg口服,1次/日,控制血压;天麻素注射液200 mg肌肉注射,1次/日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理疗改善脑部供血,改善眩晕。住院治疗16 d,患者头晕、呕吐消失,无视物旋转,复视消失,眼动充分,无眼球震颤,步态好,行走平稳,肢体功能正常,遗留左耳轻度耳鸣,左耳轻度听力下降,出院继续门诊复诊。随访期间,患者每月前来复诊一次,坚持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稳斑,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控制血压治疗,患者除遗留轻度左耳耳鸣及听力下降外,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无复发。


讨论:


研究显示,小脑前下动脉(AICA)供血区域包括:①小脑半球前下面、绒球、蚓锥、蚓小结、小脑髓质深部、齿状核;②脑桥被盖尾侧部,包括面神经核及根丝、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神经脊髓束及核;③脑桥臂下部即小脑中脚下部;④绳状体即小脑下脚;⑤第四脑室外侧孔附近脉络丛。研究认为,AICA梗死的主要原因与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一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主因。AICA梗死临床主要表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同侧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前庭神经核、绳状体受损);病灶侧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及其根受累);同侧耳鸣、耳聋(蜗神经核受累);病灶同侧面部和对侧肢体及躯干痛温觉障碍(三叉神经脊髓束及核受累);同侧Horner征(网状结构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可波及皮质脊髓束、脑干旁正中网状结构、延髓。AICA梗死在MRI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小脑中脚及脑桥外下方伴或不伴小脑前下区梗死;单纯小脑中脑脚梗死灶;单纯脑桥梗死灶。


本例患者特点: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急性起病,突发眩晕、视物旋转、听力下降;有高血压病、血脂异常、脑梗死病史;临床症状、体征显示中枢性眼球震颤(粗大慢相左向眼球震颤),左侧内耳动脉支配区症状(眩晕、神经性耳聋),不全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左侧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左侧外展神经核损害);影像学显示小脑中脚梗死,小脑前下外侧梗死,左侧小脑前下动脉有闭塞可能,基底动脉狭窄;眼底显示动脉硬化改变。因此,本例属于小脑中脚及脑桥外下方伴小脑前下区梗死病灶。有研究认为,由于脑桥小脑梗死涉及AICA分布区,听觉前庭损害可能为孤立症状,所以,听觉前庭损害可以作为一个窗口,防止由急性前庭听觉损害进展到后循环梗死的更大区域。


本例患者双眼固视有慢相向左水平眼球震颤,有垂直旋转球震颤,VOR正常,VOR抑制不全,双眼平滑追踪时呈齿轮样扫视,其中向左侧追踪时有粗大慢相向左的球震颤,双眼扫视实验左侧及右侧均出现过冲现象,诱发出慢相左向粗大球震颤,甩头实验诱发出双眼慢相左向水平粗大球震颤,旋转实验呈双眼慢相左向水平粗大球震颤,均定位于脑干或小脑;左侧指鼻试验及左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睁眼时左侧倾倒感,闭目后左侧倾倒,步态呈宽基步态,步行不稳,易向左倒,定位于小脑,结合左侧外展神经的损害,综合定位于脑干、小脑;眩晕呈真性眩晕;单侧耳聋定位于耳蜗神经核以远的部位。所以,该患者的定位包含了脑干、小脑、可疑前庭神经、耳蜗神经部位,从定位诊断上排除了特发性突发性耳聋的诊断,符合AICA梗死的特点。本例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按缺血性脑血管病处理,预后相对较好。


综上所述,结合本例,即使缺少其他中枢神经体征,出现本例相应表征患者,即使MRI没有显示急性梗死,急性听觉前庭损害也可能预示着AICA梗死,尤其颅脑MRA显示基底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于AICA起始处时尤其值得临床注意。


文章选自《中国卒中杂志》2017年8月第12卷第8期



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解剖专栏 | 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很易误诊为前庭周围性疾病!
每周一例
双侧对称性小脑中脚及小脑梗死1例报告
双侧对称性小脑中脚及小脑梗死患者一例
影像解剖 | 小脑供血动脉及供应范围、不同分支梗塞表现!
以头晕/眩晕为表现的急性卒中诊断和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