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和古厝村有一清初“迁界”碑




在永和镇古厝村有一块巨石,石头上面写有“奉旨边界”四个字。经过考证,石刻记录着史上有名的“迁界”政策。


这块石头位于永和古厝村一处杂草丛生的田地,上面竖刻有两行四字,左侧为“奉”字,右侧为“旨边界”。字体楷书,字迹风化较为严重,但仍可辨认。


民俗专家 粘良图:它记录了一段历史,那就是在清初的顺治十八年,因为清政府为了切断沿海老百姓跟抗清队伍郑成功的一些关系,就下命令要沿海三十里的居民都要内迁,而且这条线是从北方山东开始,南方一直到广东。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为了孤立明郑军队的群众基础,打败明郑军队在福建的势力,实施了“迁界”政策。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正式下达迁界的命令。在界线处,清政府沿界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因为永和古厝村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离海正好三十里,处在下令迁界的范围内。


“迁界”政策给沿海群众带来苦难,据《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记载,当时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反对迁界。


民俗专家 粘良图:当时我们晋江的施琅将军,他就有在写给皇帝的诏书里面说,迁界其实对老百姓有害,而且对国家的财政,国家的战略都没有好处,另外还有一个当时福建巡抚姚启圣,他就认为说迁界逼得老百姓流浪四方。


“迁界”政策直到施琅平定台湾后,清政府才下令复界。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迁界时间长达20多年。然而,得以回归故里的人,却只不过是原来人口的十分之二。

民俗专家 粘良图:后来的人为了重建家园,他就利用这些碎瓦片,土里面挖起来的石头,就碎砖乱石用它来做建筑材料,那时候就建了这种出砖入石的墙体,那它可以说明我们闽南的老百姓有一种在困难中崛起的精神。


如今,安海、东石、金井、英林、深沪等沿海乡镇,随处可见“出砖入石”的古厝,和这块石刻,见证了三百多年前的那段逝去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石村赋(并序)
密云大城子环清水河自驾
戏说生肖石——十二、猪石
历史文化名村石头村*
中国民俗(25)---耍双石头
通渭县华家岭“隐形天书”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