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342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7章》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天命的思想?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7章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天命的思想?

14·37   公伯寮(音liáo)(音sù)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姓公伯,名寮,鲁国人。”字,与控诉的“诉”字同义这里指诽谤。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何,字伯,景是谥号。肆诸市朝”的“”字陈尸。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大夫陈尸于朝,士陈尸于市。

这段话的意思是,公伯寮向季孙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了孔子,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还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将要得到推行吗?是天命决定的;道将要废弃吗?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从上章与本章来看,孔子是在遇到危难、挫折或打击的情况下谈到天命。这与《子罕篇》第9“子畏于匡”时谈及天命,意思相同。他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天命的思想呢?从《论语》全篇来看,孔子的天命思想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他认识到世间存在着人力所不能支配的领域,因而在遭到危难、挫折的时候,他归之于天命,对此表现出冷静面对的态度,不求必成;另一方面,他又自信把握了天命,自认是秉承天命,表现出高度的自信。如关于为仁的思想,他强调“为仁由己”,“未见力不足者”。这是支持他在逆境中永不气馁,永不退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支柱。他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应该兼有这两方面的含义。

附:

14·37   公伯寮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公伯寮:姓公伯,名寮,鲁国人。(音sù速):同“诉”,诽谤。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何,字伯,景是谥号。肆诸市朝:肆,陈尸。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大夫陈尸于朝,士陈尸于市。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了孔子,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还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将要得到推行吗?是天命决定的;道将要废弃吗?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14-36)
论语日课373:孔子门徒中也有个犹大
孔子五十以学《易》
论语启示录201:孔子也想办移民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这是天命决定的 (14—37,讲于2022年9月19日)
和霍老师一起学《论语》(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