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32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3章》孔子和子游判别贤才的标准对我们有何启示?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3章》孔子和子游判别贤才标准对我们有何启示?

6·13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十哲之一,长于文学。武城:鲁国地名。女得人焉尔乎:你求得人才了吗。焉尔乎都是语助词。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也是孔子的学生。:小路,捷径。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求得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他不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

孔子所问和子游的回答对我们有何启示呢?孔子认为,为政之要在于“举贤才”(《论语·子路》),他向子游提出的问题,体现了他对发现和使用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视。子游的回答,以“行不由径”、非公事不入长官之室,作为认定澹台灭明是贤才的标准,值得深思。

从子游来说,居于上位,选拔人才不以是否与自己“联络感情”,拉关系作为取舍的条件,而是重点观察这个人的思想品质、能力水平,这体现了孔子关于要知人善任,“举贤才”的教诲。

从澹台灭明来说,他“行不由径”、非公事不入长官之室,这样的行为恰恰证明他是个正直的人,不谄媚于上司,不拉关系,不走后门,不以权谋私,一心只把本职工作做好。子游以此作为判定贤才的标准,完全符合孔子提倡的为政之德。

本章所记对于当今社会的选人用人、官场风气,是一面镜子。选人的人和被选的人,都应当认真对照一下自己,见贤思齐,确立正确的用人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祛除不正之风,清正廉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尽力。

附:

【原文】

6·13  子游①为武城②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③?”曰:“有澹台灭明④者,行不由径⑤,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十哲之一,长于文学。武城:鲁国地名。女得人焉尔乎:你求得人才了吗。焉尔乎都是语助词。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也是孔子的学生。:小路,捷径。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求得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他不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论语》:雍也第六.14
【儒】论语·雍也篇 (14)好下属的典范叫澹台灭明
雍也篇第六·14
日课 | 《论语·雍也》14
《雍也篇》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澹台灭明,行不由径;以貎取人,失之子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