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锥栗高产稳产与水土保持的实践探究
冯培光1   何辉仙2   邝金粿1
(1.冯培光、邝金粿  建瓯市吉阳中学  福建 建瓯是353106     2.南平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 南平市锥栗产业近年因单产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而至栽培面积大幅减少,人们错误地归结为人工栽培的锥栗特性是寿命有限,盛产期短。从锥栗生物学特征及多年对锥栗林分地块的对比探索实验中发现,在保持好水土、微生物生态环境优化、施肥措施得当的情况下,人工栽培锥栗产业可达到高产稳产目的。
关键词  锥栗;水土保持;菌根菌;实验地块;清耕法;覆草法
1.引论
锥栗是南平地区具地方特色且经济价值高的物产,曾使许多农村家庭走上致富之路。近20年来,福建省南平地区的锥栗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建瓯、建阳、政和等县市相继被评为国家级“中国锥栗之乡”,锥栗成为本区农村经济的一面旗帜。
锥栗为壳斗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结果年限长,野生寿命达200年以上,在人工精心培育和科学管理下,锥栗的结果年限一般可长于野生树种寿命。就理论而言,锥栗是本区农业生产中的朝阳产业。
2.锥栗产业走下坡路
夏末秋初时节,是锥栗飘香的季节。近三、四年来,南平地区的锥栗售价稳中有升,然锥栗的单产量连年下滑,品质也大不如从前,栗农普遍感慨:“锥栗的盛产期有限,一般不会超过十年,锥栗的寿命短暂,效益低下。”
由于经济效益直线下滑,无奈的栗农们只得砍去锥栗,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建瓯市锥栗栽培面积从2007年的近40万亩锐减到目前不足20万亩,锥栗产业进入“寒冬”。
3.原因分析
我区锥栗产量锐减原因多方面,既有经营栽培管理不合理等技术层面上的原因,也存在年轻人进城务工而至农村劳动力缺失等国家层面的原因。
3.1锥栗树早期的丰产是土壤中有机质大量分解的结果
人们在栽培锥栗时发现,锥栗栽培早期的生长大多良好,然好景不长,结果不到十年,锥栗产量便急剧下滑。究其原因,锥栗早期的丰产是由于新开垦的土地中富含历史长期淀积下来的有机和无机养分,当土壤中的养分因不合理耕作而逐年丧失后,锥栗树体的退化也就随之而来。
调查发现,当人们在已经栽培作物多年的退化土地上栽培锥栗时,其树体的生长性能和结果性能二者皆差。
3.2“清耕法”耕作和简单的化肥施用使土壤趋于贫瘠
锥栗林的面积一般较大,为了便于管理和收获,人们在锥栗林下耕作时一般不留杂草,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态性的耕作方法是:A.采用“清耕法”耕作。B.大面积使用“草甘磷”等除草剂,C.仅施用化肥。
锥栗的生物学特性要求锥栗要栽培于山坡丘陵地。南平地区温度高、降雨量大,山坡丘陵地采用“清耕法”耕作方式易引发水土流失,表土中的有机质和无机养分随着高温的分解和雨水的冲刷而大量流失。而人工施用化肥,其肥量有限且营养元素单一。锥栗林的肥分流失及被土壤固定为无效的肥量远大于人工补充到土壤中的肥量,土壤肥力降低,锥栗处于日渐“饥饿”状态下,锥栗定然产量骤减、品质下降。
3.3锥栗为菌根类植物,根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微生物环境
壳斗科、杨柳科等大多数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一个稳定正常的土壤微生物环境。锥栗属壳斗科植物,锥栗根吸取养分需要与其根部共生的大量菌根菌(真菌)的共同作用。植物与真菌共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过程,还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据测定,自然界中的氮肥来源中,90%左右的氮肥来源于生物固氮作用,生物固氮有硝化细菌、豆科作物根瘤菌、克氏放线菌和蓝藻等微生物的固氮(见注①),这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疏松的土壤环境是固氮微生物的必需环境条件,地表有连续不断的有机质补充源是土壤保持疏松的前提。
菌根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生长需要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质、温度和湿度三条件。菌根的作用主要是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见注②)。菌根真菌菌丝体既向根周土壤扩展,又与寄主植物组织相通,一方面从寄主植物中吸收糖类等有机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另一方面又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供给植物。某些菌根具有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如合成维生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植物生长激素、酶类以及抗生素等)(见注③),不仅能促进植物良好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力,而且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减少空苞率。
“清耕法”耕作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化肥有杀菌的作用,促使土壤板结,土壤板结抑制了锥栗根部需氧型真菌生长,切断了锥栗根与真菌的共生组合关系,致使锥栗生长所需要的微生物环境遭受破坏。是锥栗早衰和减产的首要元凶。
4.锥栗与水土保持的实践论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我们用近百棵锥栗树,进行了近二十年的对比实验论证。
实践地点:吉阳镇紫龙山。
论证时间:1996—2011
4.1实践概况
4.1.2锥栗林依地形及土壤肥力等特点分成四大实践论证地块。
4.1.2实践标准:四大实践论证地块都选择在适合锥栗生长的紫龙山顶坡新开垦的缓坡开阔地,每块实践地栽培近20棵锥栗;立地条件是阳坡、光照充足;统一于1996年春天栽培,穴深、基肥等条件相同;每个地块的品种都选择黄栗,乌壳长芒和圆蒂长芒三大品种杂合分布,以利锥栗的正常授粉和结果。
实验地块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实验地块一
实验地块二
实验地块三
实验地块四
地块特性
坡地正下方,向阳、光照足,土壤仅表层含有较多的原生性有机质,渍水,土层深厚沾重,通透性差。
缓坡开阔地,向阳、光照充足,排水性良好,土层肥力中等,较多砂石,土壤较为疏松,肥力中等。
缓坡开阔地,向阳、光照充足,排水性良好,砂壤土,较多砂石,土壤较为疏松,土层肥力中等。
缓坡开阔地,向阳、光照充足,排水性良好,砂壤土为主,土层肥力中等,土壤较为疏松,肥力中等。
地表植被管理
地表栽培有决明子,人字草等豆科植物和其他杂草,一年仅用一次草甘磷选择性除草,并配合人工锄草。
两年后采用“清耕法”耕作,每年两次草甘磷全面除草,完全施用化肥。
没有决明子,人字草等豆科植物。
栽培决明子,人字草等豆科植物,每年仅用一次草甘磷选择性除草,并配合人工锄草,有的年份不喷除草剂,全面人工锄草。
栽培决明子,人字草等豆科植物和其他杂草,一年仅用一次草甘磷作选择性除草,并配合人工锄草,有的年份不喷除草剂,采用“覆草法”耕作。
施肥方法
栽培过程全程都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混施;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方施用。
栽培第1、2年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混施,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方施用;两年后全面使用化肥。
栽培第1、2年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混施,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方施用。两年后全面使用化肥。
栽培过程中,每年都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混施,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方施用。
4.2实践结论分析
4.2.1果树生长状况
实验地块一:枝叶瘦小,果树生长缓慢,嫁接后只开有少量的花,且全是空苞,不结果,有些树体甚至死亡,生长状况极差。
实验地块二:前十年果树生长茂盛,较早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每年株产量10——20斤,十年后产量下降。盛果期后,果树多空苞现象,果料变小,产量逐年下降,且产量大小不一。
实验地块三:果树生长茂盛,较早进入盛果期,近十年高产期,每年株最高产量约30斤。盛果期时间长,十五年左右果树也出现产量不稳或下降的迹象。
实验地块四:果树生长茂盛,树干的外表皮光滑,枝叶繁茂,较早进入盛果期,每年株产量保持30斤。产量和品质持续稳定,且随树势生长持续增产势头。
4.2.2与水土保持关系
实验地块一因土壤沾重、通透性差,栽培的决明子和人字草两种豆科植物及地表植被长势不良,水土保持状况差。
实验地块二因两年后采用“清耕法”耕作,地表裸露,水土保持极差。
实验地块三的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决明子和人字草生长良好,土壤疏松,土壤肥力较好,水土保持良好。因两年后全面施用化肥,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肥力有所下降。
实验地块四的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决明子和人字草生长良好,土壤疏松,土色变深,土壤肥力增加,水土保持良好,果树生长环境日渐优化。
4.2.3结论分析
实验地块一的土壤条件是沾重板结且渍水,土体含氧量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不利于锥栗根的生长和养料的吸收,故锥栗长势极差④。植被覆盖率低,保水保土保肥功能低下。
实验地块二的“清耕法”耕作,致使土体中的微生物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锥栗根的养分吸收功能受到限制,施到土壤中的肥料少于自然分解及水土流失的肥量,土壤的肥力下降,果体因缺失养料而很快衰退,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实验地块三的地表有较好的植被覆盖,且人工栽培了豆科植物,锥栗的营养较为充足,盛果期较长,产量较高。但由于后期仅施用化肥,土壤肥力下降,锥栗根系所需要的微生物环境条件变差,因此果树的产量难以长时间稳定持续。
实验地块四地表有较好的植被覆盖,且种植了豆科植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方施用,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良好,锥栗林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锥栗生长所需的养料充足,长势健壮,产量稳中有升,品质良好。植被覆盖率好,保水保土功能好。
5.总结
通过多年不同地块不同的管理探索,我们得出锥栗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论断。
5.1从地块一到地块四,锥栗的产量和质量逐渐变佳。锥栗为忌渍水作物,无论在自然或者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当立地条件适合,管理措施得当,锥栗的产果期和盛果期皆能达到长寿和经济效益良好目的。
地块二是农业中最普遍最常用的耕作方式,这种违背科学的粗放耕作制度必须得到纠正。地块四的耕作制度最为科学,是值得人们大力推广的耕作制度。
5.2实践地块四的微生物条件极佳,微生物生存的优良生态环境是保持菌根作物正常生长的根本,锥栗等树种对菌根菌的依赖尤其突出。
5.3用违背自然规律的“清耕法”耕作制度,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当锥栗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遭到破坏后,锥栗的早衰、空苞、产量下降等现象突显。
5.4合理的耕作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的施肥制度是保证菌根植物甚至于整个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另外,柑桔、毛竹、锥栗是南平地区并重的三大经济林。柑桔也属菌根类植物,柑桔对微生物条件不如锥栗敏感,毛竹又次之。“覆草法”耕作对柑桔和毛竹等作物的高产稳产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6.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南平市锥栗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近五年来的萎缩,可谓其盛也乎,其衰也快。
人类尊重自然,自然则同样地尊重和报答人类。我们若只求索取,不遵从自然规律办事,任何产业都可能是昙花一现,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锥栗产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警示人们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原则。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相处之路。
实践表明,“覆草法”耕作及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方施用,锥栗可达高产稳产目的,经济效益显著。锥栗林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是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科学举措。
参考文献:
注①《生物固氮与固氮作用》:http://wenku.baidu.com/view/b828e44633687e21af45a96d.html
注②《简明施肥技术手册》第105—106页  金盾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
注③《锥栗栽培新技术》 作者:江由  第35—36页  福建科技出版社  1998年5月第一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拯救东北黑土!
阳光玫瑰葡萄土壤管理
免耕法:阿根廷和美国都在用,产量不降反增,我国能大力推广吗?
追梦——把绿种成海洋
课程报告
矿源黄腐酸钾铵厂家,黄腐酸钾对植物的作用,黑金晶矿源黄腐酸钾抗旱抗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