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中期没骨设色山水

在技法日趋纯熟、流行日益热络的中期山水画中,除了青绿山水、水墨山水外,还可看到另一种迥然不同的画法。这类山水画,以目前存世画迹看来,仅见于敦煌佛教壁画中,多数作为经变图中的衬景。这种画法与前述两种山水画明显不同,在于树石景物不用笔线勾勒轮廓,直接使用石青、石绿、赭红之类的矿物颜料画出,因此画面景物形体不借线条纯用颜色面块构成,就像今日的油画绘画一般,颇具实质感。这种画法,根据南宋人楼观的说法,最早创始于南朝梁的张僧繇,其画法是“不用墨笔,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没骨法”。敦煌现存中期石窟中,绘有着色山水并且表现凸出的作品颇多,归纳可分两类:一类画法为结合笔线和敷色,也就是一般的青绿山水画,代表作品有第103窟《幻城喻品》中背景;一类画法为不用笔线纯以颜色涂绘,便是属于这种没骨绘画,代表作品有敦煌第320窟壁画《十六观》,其中所画日想观中的山水景致;第172窟的壁画《文殊变》,画中所作的山水背景,表现那层叠深重的山巅,缥缈浮动的云霞,辽阔深远的平原,蜿蜒迤逦的河流,以及河中激起的波澜,都能出以实景绘画的观点,形象不借线条勾勒只用颜色画成,具有强烈的实体感;尤其是画中描绘那由近而远的原野景致,令人产生无限深远的空间感,表现得十分成功。唐代中期山水画的发展,无论思想和技法俱已十分成熟,由此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证明。


唐代 十六观中之日想观 壁画(局部)甘肃敦煌第320洞窟内

唐代 没骨山水景致 壁画 甘肃敦煌第172洞窟内

至于擅长绘画这类山水画的画家,画史不见记载,或与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绘画思想,便以使用笔墨为中心,即使重视颜色的绘画也必定辅以笔墨,如上述的设色青绿山水,仍得依赖墨笔线条勾斫来定形。唐代绘画山水的画家遵循此一思想作画,这种来自西域的纯然颜色的画法,视需要偶尔为之,无心作为专业攻习,所以没有以此成名驰誉者,后世知名的历代也仅限一二人而已。唐代能作没骨山水画,只见杨昇一人。


杨昇

过去画史著录历代流传画迹,唐代流传的山水画迹中,笔者见诸著录记载与亲眼所睹,没骨设色山水作品出现仅有两件。现今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为南北朝南朝梁张僧繇画《雪山红树图》,另一便是唐代杨昇《画山水》。


南北朝南朝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设色

118×6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杨昇,见载于《唐书·艺文志》《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中。为玄宗时人,籍里、生卒时年均不详。曾任开元馆画直。善写貌,尝绘明皇、肃宗像,深得王者气度,也曾写过《安禄山像》。又画山水亦妙,得张僧繇之没骨法。

他的作品传世,据北宋《宣和画谱》著录,徽宗内府收藏中,仅有《唐明皇真》《唐肃宗真》《望贤宫图》《安禄山真》《高士图》等件,均为写貌与人物作品,已不见流传今日。唯存世古画迹中,题名他作品的有《画山水》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仿周文矩宫中图》卷(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关山蒲雪图》轴(原美国纽约顾洛阜藏)、《王子乔遇仙图》轴(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藏)等。其中的《画山水》卷为所谓的没骨法山水,较为特殊外,其他因无可信作品比对,真赝难以鉴识,此处拈出皆以供参考。


唐代 杨昇 画山水 青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的这件《画山水》,为手卷,绢本,高30.3厘米,长184.2厘米,设色画法。内容绘画白雪覆盖两岸群山的大江景色。画法则是所有景物不作笔线勾画,山石没有皴纹,悉以粉白、青、绿、红色画成。画幅无画家落款。由于杨昇没有其他作品堪供比对,难以确认是否杨昇真迹。但是此画自南宋以降,多有名人题跋印记,流传有稽可考,证明是件重要的画作。根据卷后拖尾南宋赏鉴家楼观题跋,说明此画画法原委,谓:

梁天监中,张僧繇每于缣素上,不用墨笔,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抹(没)骨法,驰誉一时。后唯杨昇学之,能得其秘。此卷颇有出蓝意。烟云吞吐,楼阁参差,元气浑成中,天机自然流出,令人不可端倪。米氏父子擅写无根树、懵懂山,所谓五岳在掌,宇宙在胸矣。独于此法,不能着一笔,庸史可知也。览者勿轻视之。


唐代 杨昇 画山水(局部)

唐代 杨昇 画山水(局部)

唐代 杨昇 画山水(局部)

文中阐述了没骨山水画的意涵,也说明了杨昇画学的由来。至于杨昇能画这项山水画法,笔者认为与其说是学自南朝梁的张僧繇,不如说是就近观察当时佛教壁画中这类没骨山水画作获得直接启发,来得更为合乎情理。由于当时的山水画家,有的本身原是绘制这类佛画壁画的画家,原本就兼能这种配景的没骨设色山水;有的是专事别类山水的画家,经常看到这种佛教经变图壁画中的没骨山水,颇为新奇,见猎心喜也偶尔摹拟绘画一二,不无可能。否则,何以时间久远的唐代留下的敦煌壁画中这类作品,今日的我们尚能看得到。所以当时能够绘画这类山水的,相信尚有其他人在,只是画史记载画家时未曾特别指明,加上其他绘画这项山水的画家作品流传极少,于是造成世人对于这项没骨设色山水画陌生甚至不晓。而张僧繇与杨昇恰好留有作品存世,于是也附会产生杨学张画法的流传说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九):唐代士人画----1
蓝瑛《白云红树图》没骨青绿重彩山水画
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技法初探
邵彦:明末清初的红树青山图
古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1
基于山水画传统的渍彩法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