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渠“遗珠”重现拍场,一代词臣画家董诰再续传奇
userphoto

2023.01.22 海南

关注

咸丰元年(1851)七月二十三日,太监长禄小心翼翼地朝建福宫静怡轩走去,手里还端着一个从别宫归还的紫檀木套,其上用阴刻填金隶书“董诰画江东撷秀”,里面盛的是清高宗乾隆亲笔御题的董诰《江宁名胜十帧》以及《栖霞十景图》两套册页。

这套乾隆御笔“认证”过的《江东撷秀》,原是宁寿宫乐寿堂的收藏并被著录进了《石渠宝笈》续编。只是后来画册才被转移到了位于紫禁城西北角的“皇家收藏宝库”——建福宫静怡轩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董诰画《江东撷秀》二册 宁寿宫

建福宫是乾隆当年贮藏自己书画珍玩的宝库,其中的静怡轩则专门用来收藏法书名画,大名鼎鼎的“四美具”便藏于此处。《江东撷秀》具体何时入藏静怡轩尚不清楚,不过据《清宫陈设档案》记载,应不晚于道光十四年(1834)。

1923年6月27日建福宫大火后拍摄

但天有不测风云,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宫里庋藏的法书名画也跟着遭殃。这些书画或被外国士兵持向市场换取货币,或被内廷太监趁火打劫窃出宫外售与古玩市场。

《江东撷秀》也许便在此时流出宫墙,并被拆分开来以谋取更多利益。上册《江宁名胜十帧》至今下落不明。而下册《栖霞十景图》被日本藏家林蔚堂买下并带回日本。

后来此作又经旅日侨商、书画藏家程琦等人的递藏后,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在拍卖中以创纪录的天价成交,这件“石渠遗珠”才再次唤起了对二百多年前栖霞胜景的回忆。

中国嘉德2022秋拍

Lot 310

董诰(1740-1818)

栖霞十景图

设色纸本 册页(十开)

39.5x28.5 cm(每幅)

题识:

1.栖霞山。2.玲峰池。3.紫峰阁。4.万松山房。5.天开岩。6.幽居庵。7.叠浪崖。8.珍珠泉。9.彩虹明镜。10.德云庵。臣董诰敬绘。

题跋:

乾隆帝御笔双题,一题于乙末初夏,一题于庚子暮春。

钤印:“臣诰”

藏印:

“乾隆御览之宝”(2次)、“乾隆鉴赏”、“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乐寿堂鉴藏宝”、“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双宋楼”、“程伯奋珍藏印”、“伯奋珍赏”、“可菴庚子五十之后所得名迹”

著录:

1.《石渠宝笈续篇·宁寿宫》,《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册3008-3010页,上海书店,1988年。

2.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陈设档案》第三十三册,第297、450页,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2013年。

3. 程琦:《萱晖堂书画录》(画),第208-209页,香港萱晖堂,1972年。

出版:

《五台山人藏——清乾隆宫廷书画》,第260-279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说明:

1.此册为董诰奉命所画《江东撷秀》二册之下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写南京栖霞十景,每页作隶书各标名,上有乾隆御题诗两首,分别作于乙未(1775年)和庚子(1780年)。

2.另据《清宫陈设档案》道光十四年(1834)和十九年的两次记载,此《江东撷秀》二册装于紫檀木套中,贮藏于内庭外西路建福宫区静怡轩中。

最近这件记录详实、流传有绪的君臣合璧之作——董诰《栖霞十景图》册即将现身于11月23日开启的中国嘉德2022秋拍。观众不仅能一睹乾隆御笔双题的董诰盛年之作,更可以从镌制精工的作品背后领略清宫盛世气象。

01

最特殊的“艺二代”

乾隆对于诗词书画艺术以及古物珍玩的痴迷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状态,在位期间宫廷绘画收藏与创作得到了空前发展与壮大。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他便在全国范围内广罗人才。

清 佚名 《乾隆皇帝朝服像》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人几乎都是通过科举独木桥的成功者,进入仕途后或在中央枢要机关任职,或充任皇帝的文学侍从.....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既能与皇帝诗文唱和,又能奉命创作书画,并在皇宫里留下了不少署有“臣”字款的作品,而这些“诗书画全能型”人才便被后世称之为词臣

词臣中功名最高的是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还有四人是二甲一名传胪,分别是张若霭、董诰、关槐蒋溥,而董诰却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二十四岁会试时就高中探花,因为是“国朝第一手”董邦达的长子,乾隆便把他调为了“金殿传胪”,形降实升。

身为爱臣董邦达的儿子,乾隆对董诰可谓恩宠倍至。不仅对其特加拔擢,让他三年内从编修升任中允,连跳两级。甚至在董邦达病故第二年(1770),直接把他调到南书房任职。

后来不仅担任《四库全书》副总裁,编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还一路官升至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被皇帝钦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之董诰

赞曰:户部尚书董诰。旧例军务,多用清文;兹或用汉,绿营海滨。治以马上,亦颇效勤。堪同福将,阁表书勳。

乾隆四十年(1775)开春,年仅三十六岁的董诰刚从礼部调到工部,便被派往南京主持科举考试。师承家学的他在返京途中一时兴起,用画笔把在南京出差时所见胜景记录下来,绘成《江宁名胜十帧》,回京后便献给了乾隆。乾隆见之甚喜,就在十开画上分别题诗。

大约过了一个月,四月董诰又创作了《栖霞十景图》册,仅在画面边角处以工整隶书写上十处胜景的名称,并在最后一开《德云庵》上写好“臣董诰敬绘”后,便递呈给正在畅春园问安的乾隆。

董诰 《栖霞十景图》册之《德云庵》

此时距离乾隆上次去栖霞游玩(1765)已过十年之久。见到爱臣董诰笔下的栖霞美景,往事便逐一浮现在眼前,于是提笔写下“十载前游想像同,摄山好在付东风”等十首即兴诗。并把它与一个月前敬绘的《江宁名胜十帧》合装为一册,名为《江东撷秀》。

五年后(1780)乾隆第四次南巡来到栖霞山,又一次拿出了《栖霞十景图》册,对景赏画的乾隆不免诗兴大发,再次御题于画。这件董诰盛年力作,乾隆御笔双题的“君臣合璧之作”便由此诞生。

董诰 《栖霞十景图》册之《栖霞山》

乾隆双题

乙末(1775)题诗:

十载前游想像同,摄山好在付东风。幽栖讵恋烟霞表,爱戴民情寤寐中。钤印:掬水月在手

庚子(1780)题诗:

长江为带白山襟,摄养宁因药草寻。幼挈老扶铺跸路,惬予一十六年心。钤印:乾隆宸翰

后来此作不仅被著录在了《石渠宝笈》续编中,并被珍藏于宁寿宫。宁寿宫内收藏数量最多的书画便是乾隆和词臣的书画作品。

据当时档案记载,宫内藏有乾隆御笔书画230余件,历代名画205件,清代臣工作品260余件,此外还有缂丝12件。此外,根据《石渠宝笈》续编、三编记载显示,董诰藏在宁寿宫的作品达14件之多。

董诰 《栖霞十景图》册之《栖霞山》

上钤“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

《栖霞十景图》册除了钤有“乾隆八玺”外,还加钤了“乐寿堂鉴藏宝”。乐寿堂是乾隆皇准备在退位后居住的寝宫,还专门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

虽然乾隆最终都没在此居住,但把《栖霞十景图》册放在自己原本打算颐享天年的居所留作日后回忆往昔,足见其对董诰此作的满意程度。

董诰 《栖霞十景图》册之《栖霞山》上钤“乐寿堂鉴藏宝”

02

词臣中的佼佼者

拥有74件石渠著录品

对于皇帝身边的近臣而言,其书画若能著录进“皇家收藏档案”——《石渠宝笈》是何其荣幸。而董诰不仅直接参与了《石渠宝笈》续编以及三编的编纂、整理工作,更有74件书画著录在《石渠宝笈》中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董诰书画作品8件

其中续编著录了《江东撷秀》册在内的8件书画,三编著录了66件书画。这些作品中的落款大多为穷款“臣董诰敬(恭)绘”的字样,而且字体端十分整秀逸,一丝不苟。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董诰作品

74件作品中的绘画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分为4种:首先是占有相当比重的君臣唱和之作,这类作品要么是董诰绘成后皇帝在其上御笔题跋,《栖霞十景图》册就是此类代表;要么就是奉敕为乾隆、嘉庆书抄录御制诗并绘画,如《咏雪图》《静怡轩梅花图》等。

清  董诰 《静怡轩梅花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是花鸟画,这是董诰绘画区别于父亲董邦达最大不同——董邦达的花卉作品鲜少流传,而董诰却有多件,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四景花卉》册、《二十四番花信风图》;然后便是各类仿古山水抒情山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景花卉》册之《春景花卉(一)》

《四景花卉》册之《夏景花卉(八)》

《四景花卉》册之《冬景花卉(一)》

值得一提的是《栖霞十景图》册的画风,与一同著录在《石渠宝笈》中的《春台益寿》册、《寿春衍庆》册等用笔细腻精致一路的典型宫廷画风格相比,显得更加平淡天真、具有文人画的意趣,这在董诰众多敬绘给帝王的作品中并不是十分常见。

清 董诰 《春台益寿》册之《九如献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诰 《寿春衍庆》册之《松寿延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画中,楷书功力极好的董诰,基本以细笔中锋为主、兼施侧锋,用笔潇洒有力。与父亲善用干笔不同,画中多以湿笔勾勒皴染,营造出栖霞的温润苍秀。

此外王原祁山水画风的影响,他以浅绛、青绿、水墨,烘染山石、树丛和云霭,略以赭红、桔黄点染秋叶,使得水墨色相互交融.......如此种种,使得董诰此作在继承父亲董邦达衣钵的同时,又画出了自己独特的山水面貌。

董诰 《栖霞十景图》册之《幽居庵》

更为重要的是,乾隆御题此作时精力充沛且创作欲高涨。画上的行楷题诗婉转流畅,带有明显的赵体风格,而这与其他词臣代为捉刀的台阁体御题有很大区别,由此可见画中题诗是乾隆亲笔所写,其并非他人代笔。

乾隆五年内先后两次进行亲笔题跋,这种情况在董诰乃至其他词臣的作品中实为罕见。由此观之,《栖霞十景图》册不仅是董诰著录在《石渠宝笈》作品中极为特殊的一件,而且在同时代词臣书画中也实属稀罕。

董诰《栖霞十景图》册

乾隆于1775年、1780年先后两次御笔题诗

03

“石渠宝笈”品牌效应 

成就董诰书画拍卖传奇

万物都有聚散离合,书画亦如此,即使是这些保存在深宫的皇家书画也逃不过散佚的命运。

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圆明园,到1900年再陷北京,再加上期间王公贵族、禁中太监顺手牵羊、趁火打劫,不仅让国家元气大伤,也使得包括《栖霞十景图》册在内、被《石渠宝笈》著录的大部分书画自此流落民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国内拍卖的兴起与繁荣,这些流落民间的“石渠书画”开始相继出现在市场,并成为中国古代书画高价和精品的代名词。

据《嘉德经眼录·石渠宝笈珍品》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有200余幅《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在拍卖市场亮相。

《嘉德经眼录·石渠宝笈珍品》书影

这些作品中由中国嘉德经手书画有99件,将近一半,其中不乏博物馆级别的大名品。

如1995年春拍现身的沈焕《皇清职贡图》、2000年秋拍的宋高宗《养生论》、2002年春拍出现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2010年秋拍中的王羲之《平安帖》等,都堪称重中之重。

东晋 王羲之 草书《平安帖》

成交价:3.08亿元

中国嘉德2010秋拍

除了著录在《石渠宝笈》中的古书画,经《石渠宝笈》著录的清代帝王以及词臣书画亦是拍卖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例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张宗苍《云栖山寺》亮相中国嘉德2012秋拍时,以3967.5万元成交,六年后再度上拍以8050万元成交,创下新高。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在中国嘉德2013秋拍中以5060万元成交,并创下画家个人成交纪录。

清 董邦达 《葛洪山八景》

成交价:5060万元(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中国嘉德2013秋拍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金廷标《听泉图》在中国嘉德2015春拍中以3680万元成交,2021年又以5750万元的成交价成功跻身当年古书画成交榜前十。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在中国嘉德2019秋拍中以7475万元成交,为艺术家个人作品的第三高价。

清 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

成交价:7475万元(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中国嘉德2019秋拍

目前,董诰的书画多被两岸故宫等公立机构收藏,流通于市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是董诰那些体现君臣诗画唱和的“臣”字款作品的市场表现抢眼,其经《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的拍卖价格更是一路高飚。

从1995年董诰作品首现拍场到今天为止,在董诰成交前10名书画作品中绝大多数都为“臣”字款作品,且多为册页形制。

董诰书画作品成交TOP10

拍品

形制

成交价

拍卖日期

栖霞十景图

册页

8378万港币

2019年

万有同春

册页

5807.5万元

2019年

春景花卉·春景山水

册页

5290万元

2011年

合作 临孙虔礼书谱

手卷

1725万元

2016年

合作 仿米氏云山

手卷

1552.5万元

2021年

西湖览胜图

册页

690万元

2011年

御制山庄荷花诗

册页

840万港币

2013年

良月纪典

册页

392万元

2008年

合作 四时山水

册页

391万元

2011年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册页

168万元

2010年

与此同时,董诰成交价格前三名更是均被《石渠宝笈》著录且均属“宁寿宫藏”,分别为:即将在中国嘉德2022秋拍再度亮相的《栖霞十景图》册(8378万港币,约合7564.8万元,艺术家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万有同春》册(5807.5万元)、以及《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春景花卉·春景山水》册(5290万元)。

三件作品之所以能够创造高价,除了画家本人的艺术水平“在线”,还有几点原因不可忽视:首先是石渠著录、乾隆御题以及乾嘉两帝的御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上很大程度是为迎合帝王艺术趣味而作。既有如《栖霞十景图》册这样描绘帝国气象的胜景山水,也有寓意吉祥的《万有同春》;加之,当乾隆见到爱臣敬献的作品通常会满意接受,并会亲自御题。这样作品就不仅艺术价值,更增加了历史、文学价值。

左右滑动即可查看更多

然而同为董诰所作水准相当的作品,因没有入选《石渠宝笈》,其成交价格就与进入《石渠宝笈》作品的价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清 董诰 《秋宇延清》

成交价:103.5万元

中国嘉德2014春拍

例如,中国嘉德2014春拍中董诰的《秋宇延清》以103.5万元成交,并在当时创下了其非“臣”字款绘画册页作品的最高市场成交价纪录。可见“石渠”品牌效应之强大。

中国嘉德2022秋拍日程

预展

11月23日—11月26日

嘉德艺术中心

金茂万丽酒店/璞瑄酒店

拍卖

11月27日—12月1日

嘉德艺术中心

王府井大街1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渠宝笈》主编画的金陵行宫,乾隆皇帝写了20首诗来点赞!|画事
流拍:乾隆真迹也无奈,钱维城的《台山瑞景图》嘉德春拍低于估价
「嘉德秋拍」宝笈珍秘 秋光熠熠——大观中的《石渠宝笈》
【嘉德春拍】皇家气象:四件石渠巨迹汇聚大观夜场
嘉品汇丨石渠漫谈二:书画著录的扛鼎巨帙
董诰典范巨制《金陵十景图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