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朝帝师、一代书家翁同龢书法欣赏



在晚清的官僚中,有一位状元出身,又子承父业,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曾执掌朝廷多部门的大权、两次担任军机大臣,并一手促成维新变法的重臣,他就是翁同龢。

 

翁同龢,清朝大学士,同治皇帝师傅翁心存的幼子。1830年生于北京,字声甫,一字均斋,号叔平,又号瓶生,晚号松禅、松禅老人。

 

翁同龢在担任帝师的同时,还被朝廷委以要职,先后担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等,并两次入清朝的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处,直接参与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决策。在担任刑部右侍郎期间,以参与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为后人所传扬。

 

翁同龢在授读光绪帝期间,从经世思想出发积极引导光绪帝关心现实政治,留心中外大事,学会独立思考,启发光绪帝关心洋务新政和海防建设,启蒙了光绪帝的改革思想,并力劝光绪帝变法。


1898年,翁同龢起草了《国是诏》和开办大学堂的折稿,由光绪帝颁布,从此宣布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因此,康有为盛赞翁同龢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翁同龢授读光绪帝的方法,与慈禧太后希望翁同龢把光绪帝培养成绝对顺从她的儿皇帝、政治傀儡的想法,大相径庭,致使“戊戌变法”发生后,慈禧迁怒翁同龢,于18981021日下了道懿旨,将翁同龢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严加管束。这便是“两朝帝师”的政治悲剧。

 

翁同龢在京为官40多年,办事细致、为官严谨、治学不辍。

 

翁同龢的书法源自欧、褚、颜、柳、赵,而颜书的功底最深。早在游文书院读书时,他常去曾担任过内阁学士的钱泳府上讨教工书的道理和门径,钱泳的书法曾得到过成亲王永惺的亲授。


钱泳的指教,对翁同龢的日后书法造诣影响较大。而游文书院的同学中还有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杨沂孙等人。


在苏州紫阳书院学习时,翁同龢还结识了吴大澂、陆润庠、俞樾等一大批书法大家,临帖研碑,讨论交流书道是自然的。


翁同龢三十岁以后,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加重,接触的书法家、真迹、碑帖越来越多,对书法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尤专攻颜体,取其厚重,又兼学苏轼、米芾,是清朝学颜体最成功的一位书法家。

 

1898年,翁同龢被罢官返乡后,借诗书排忧,“日临汉碑数十字,寒暑不辍”,他对前辈书家何绍基特别推崇,专心研究,还吸收刘墉、钱沣、赵子昂和董其昌的流畅、柔和风格,在晚年形成了独特的“帖底碑味”的“翁体”书法,被称为“乾嘉后一人”、“同光间天下第一”。


翁同龢返乡后,在亲朋、侄辈的资助下,在虞山西麓鹁鸽峰祖坟丙舍旁构筑“瓶庐”而居。翁同龢的晚年由于政治失意、精神紧张、生活清苦,健康每况愈下,于190474日逝世。终年74岁。

 

难能可贵的是,在腐败的晚清政府中,翁同龢廉洁自爱,是位清廉的高官。被革职返乡后,因被断了生活来源,生活异常拮据,除了亲友、门生接济外,为了应付日常开支,翁同龢只好变卖收藏的部分字画来维持生计。


他逝世后丧仪也极其简朴,后辈将其安葬于父亲翁心存的墓旁。


翁同龢书法欣赏:








(本文摘自《收藏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晚清第一书法家,身为两代帝师晚景为何如此凄凉?
打通颜字和北碑的书法家是谁
翁同龢:奇肆率意-打通颜字北碑
晚清官员、书法家翁同龢颜体楷书书卷欣赏
翁同龢其人其书
清代翁同龢书法 手札墨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