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人书法写的如此之好,康里巎巎《述笔法》赏析

康里巎巎是蒙古人中能在书法艺术上独树旗帜者。《述笔法》是康里巎巎39岁时书,全文1000多字,3米多长。此年龄段的精力、笔力都在上升阶段,气盛力强,通篇充满了气势的跃动,还有青春光洁的华美造型。从形态上看,似王羲之草书,也与唐人孙过庭的《书谱》十分接近,所不同的是康里巎把字形的安排美化了。这似乎是大多元代书法家的心意,喜美观,恶残缺,注重于外在的形象,摒弃那种粗服乱头的草草了事。

这当然是一种美感的需要,它的源头可以追到东晋的那些潇酒倜傥文人身上,追到王羲之的笔下。美观、洁净、意气风发,此时的康里巎巎做到这一点,他的字里行间也就都是晋人韵味。《述笔法》中,技法娴熟是一目了然的。康里巎巎是么灵活自如地使转着笔锋,走笔天成而妙,其速也多暗合古人。他用笔十分精细,没有因娴熟而出现残破,或者萌生烂熟的市井气味。在兔起鹘落的敏捷中,笔、墨的交替和谐,看不出耽搁、犹豫。这给欣赏者一个很深的印象,从情绪上看,畅达情思,感发志气,因而笔不停辍,文不加点,可谓心手双畅。

康里巎巎笔法的娴熟可以从草法中看出。草法是写草书的大法,严格遵循草法,除了无误之外,草法的掌握使书写更有秩序、更加顺畅,通常一笔而过,一字就在瞬间完成了。从《述笔法》中,我们看到康里噯巎对草法的谙熟,用笔先后、短长、虚实,都在一个连贯的动作中完成,快捷、简便,草法要诀已尽在其中。因此我们是完全可以相信他日书三万字的说法,严格的依照草法,举笔似宿构,毫无舛误。康里巎巎在元代要有自己的书法风格,才可能不落赵孟颍的门径。那么,他在哪方面与赵孟類有所差别呢?我们从前人的一些评说不难看出,康里巎巎自有一种风采

陶宗仪认为:“笔画遒媚,转折圆劲;”瞿知董认为:“子山平章书似公孙大娘舞剑器法,名擅当代;”康有为则直说:“惟康里子山奇崛独出。”这些评说都比较接近。以“舞剑器”喻康里巎巎书,是何意?唐代的舞蹈分为健舞、软舞两大类,剑器舞属于健舞之类,舞起来有一种雄健刚劲的姿势和顿挫淋漓的节奏,满堂旋转,骖翔龙舞,结束也特别利落,雷霆收怒,江海凝光。具有力量。这就是康里巎巎与赵孟的差别。二人在书写速度上不分伯仲,都很迅疾飞动,但赵孟類更圆转,也更小心翼翼,严謹有加,康里巎巎则是落笔大胆、直率,一笔而下,力在其中。

述笔法》的章法也有特色,康里巎巎书写很快,每字俯仰尽态,但字与字之间的牵丝联系几乎没有,字字断开。整幅字距、行距都比较密,却不相互碰撞,诸字在迅疾之中互相激动,整幅处于高度融化的情境之中。基调始终一致,不像有的书家在运动过程中改变节奏韵律,忽行忽草或诸体驳杂其中。

这说明康里巎巎的把握,无论是情调、笔调,都是非常稳定的,没有激动阵慵懒一阵,狂驰一阵缓行一阵的突兀。这样,在欣赏者的感觉上,这件作品是高度协调的,时间与空间,意趣和笔趣,都在绵绵不绝地释放着,不是一下子涌出,而是持续、均匀,以致能够长久。因此康里巎巎草书的迅疾与唐人张旭、怀素写草书时的能量释放大有不同,张旭、怀素二人激情易起易收,方才暴雨旋风,转而风平浪静。康里巎巎则如涧水激荡,源远流长,能量充沛,对于书写长篇,毫无倦怠。方孝孺认为:“子山善悬腕,行草逸迈可嘉,所缺者沉着不足。”

这也说出了康里巎巎创作上的不足。《述笔法》也存在这样的缺点,线条时有飘忽,迟涩不足,就显出轻滑,溜了过去。这与他一贯善于疾驰有关,其实,凝重对于草书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慢的、摩擦的、艰涩的,可以救迅疾之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蒙古人一天能写3万字,书法史上无人可比,被誉为“元代张旭”,他的字比黄金更贵!
历代章草经典 大观
元代康里巎巎草书《渔父辞》欣赏,书法与赵孟頫齐名
明·宋克《七姬志》
元代康里巎巎草书《张旭笔法卷》书法欣赏
元代书法大咖康里巎巎《草书张旭笔法卷》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