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原祁的画学思想是什么样的,与“仿”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原祁把南宗正脉视为自己的绘画之道,而更是把黄公望看成是南宗山水全部精华之所在,再加上从小便遵从祖父王时敏的教导,一心一意地宗法黄公望,所以师法黄公望的过程对其画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王原祁将黄公望山顶多巩头山脚多卵石的构图特点,发展成整个山体皆为碎石垒砲,形成“积小块为大块”的创作原则,这一美学特点成为王原祁画学思想和绘画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山水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王原祁自谓“笔端金刚杵”并追求“毛”的境界和效果,“笔端金刚杵”与“毛”的笔墨质感同样是在师法黄公望的过程中有别于黄的自我创新。

《雨窗漫笔》全文共十则,基本上综合了王原祁的画学思想,并与他的创作实践互相印证。其中第四、第八、第九则主要以构图、笔墨、设色方面进行论述,可以说这三则也是王原祁对文人山水画的发展所作出的独有贡献。《雨窗漫笔》第四则中提出了“龙脉”的概念,并指出山水画中的“龙脉”和“体用”的关系。“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出。石谷阐明,后学知所铃式。然愚意以为不参体用二字,学者终无入手处。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幵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有时结聚,有时淡荡,峰回路转,云合水分,俱从此出。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有时高營,有时平修,鼓侧照应,山头、山腹、山足铢两悉称者,谓之用也。若知有龙脉,而不辨开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势。

知有开合起伏,而不本龙脉,是谓顾子失母。故强扭龙脉则生病,开合逼塞浅露则生病,起伏呆重漏缺则生病。且通幅有幵合,分股中亦有幵合。通幅有起伏,分股中亦有起伏。尤妙在过接映带间,制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龙之斜正、浑碎、隐现、断续,活拨拨地于其中,方为真画。如能从此参透,则小块积成大块,焉有不臻妙境者乎!”王原祁认为山水画的构图分两个层面,一为“龙脉”,一为“开合起伏”,幵合起伏主要是为龙脉服务的。在山水创作中表现山体之源头气势即龙脉,就要有幵合和起伏,合有宾有主,有回有转,有分有合;起伏以有远有近,有向有背,有高有低。

他还指出幵合不可闭塞浅露”,起伏不可呆重漏缺”,一切要配置得宜,和谐自然,此外还要关注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即“通幅有开合,分股中亦有幵合;通幅有起伏,分股中亦有起伏”和“过接应带间,制其有余,补其不足”,则笔下之龙脉必然“斜正浑碎,隐现断续,活拨泼地于其中”。王原祁《雨窗漫笔》第八则谈到用笔问题:“用笔忌滑,忌软,忌硬,忌重而滞,忌率而溷,忌明净而腻,忌丛杂而乱。又不可有意著好笔,有意去累笔。从容不迫,由淡入浓,晶落者存之,甜俗者删之,纤弱者足之,板重者破之。

又须于下笔时,在著意不著意间,则觚棱转折,自不为笔使。用墨用笔,相为表里,五墨之法,非有二义,要之气韵生动,端在是也。”第五则画论认为只要开合起伏得法,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而“不必拘泥于草稿”;第六则画论探讨如何临画的问题,主要指的是看画后要有更多的思考,看而思之,更能深入就理,既求精神上与古人相合,又使自己“有一出头地处”。第七则从“南宗”、“龙脉”角度论董巨和元四家之间的承传关系和不同处。第十则王原祁提出了作画要以理、气、趣兼到为重的原则。

这一标准的树立,是对创作主体提出的全面评判,也兼顾到画家的理论修养。《麓台题画稿》是收录王原祁画作上的题践,也是王原祁绘画理论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往往与其绘画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多是在作画中由所感而题的。因此综合《雨窗漫笔》和《麓台题画稿》的内容,一方面是王原祁谈到绘画的感受、创作的经历、对画家创作存在问题的批评、对古代传统的自我认识和总结,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他的绘画主张,其主张主要体现在《雨窗漫笔》中,也融贯于《麓台题画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水画与风水学
王原祁之画学思想
【图】略论娄东“三王”的画学思想及绘画艺术
王原祁《雨窗漫笔》(一)
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王原祁《湖山闲居图》
清 王原祁名画赏析(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