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原文】

陈臻问曰①:“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②;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③,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④;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⑤;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⑥,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⑦。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注解】

①陈臻(zhēn):孟子的弟子。

②馈(kuì):赠送。兼金:好金,它的价格比一般金价高出一倍,所以叫兼金。一百:百镒。古时以一镒为一金。镒(yì),二十两,一作溢,或误以一镒为二十四两。古代所说的金,多是指黄铜,并不是现在的黄金。

③薛:是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封邑,不是春秋的薛国,故城在今山东藤县西南。

④赆(jìn):临别时赠送的财物。

⑤戒心:戒备不测的心。据说当时有人想暗害孟子,孟子为防不测,所以做了必要的戒备。

⑥处:用途。

⑦货:名词动用,跟下文“货取”的意思差不多,是说用财物收买。

【译文】

陈臻问孟子道:“前些日子在齐国,齐王赠送给您质好价高的黄金一百镒您却不接受。近来在宋国,(宋君)赠送七十镒黄金您接受了;在薛地,(薛君)赠送五十镒黄金您也接受了。如果前些日子的不接受是对的,那么,今天的接受就不对了。如果今天的接受是对的,那么,前些日子的不接受就不对了。先生您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做法中,一定有一个是

做错了的。”

孟子说:“都是对的。在宋国的时候,我将要远出旅行,(按照惯例)对出门旅行的人一定要送点程仪,宋君当时说是送程仪,我为什么不接受呢?在薛地时,(听说有人想暗害我)我得有所戒备,薛君当时听说我要有所戒备,因此送点钱给我购置武器,我又为什么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就没有说明是什么用途,不说明用途却要(无缘无故地)送钱给我,这无异是想收买我。哪有贤德君子可以用钱财收买的呢?”

【雪峰先生曰】

孟子没有接受齐王那一百镒黄金,却接受了宋君的七十镒黄金与薛君的五十镒。有的人觉得这孟子是不是傻啊,是不是他老人家数学不好;有的人觉得孟子装清高;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孟子对于人情世故的老练处理;更有的人觉得孟子这人属于风险中庸型的投资者,接受这齐国这没有要求的黄金,相比后面两者明确标的物的黄金,风险太大了。

不管那种说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就是规矩。破坏规矩不难,隐藏也不难,但是内心那一关实为最难。所以才有那些高处不胜寒或身处黑暗幽闭的人性扭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海说27: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孟子·受财有道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十九:当受则受,当辞则辞
孟子是如何面对“糖衣炮弹”的?
取财要有道
《孟子》第37讲【公孙丑章句下】(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