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间分配
userphoto

2013.09.30

关注

探究我们的时间分配

  用时光锻造人生资本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春节的时候,回家或者外出游玩,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坐火车,为什么你们不坐飞机呢?很简单,因为没有钱,从深层次上看,其实这里涉及到人力资本或者说人生资本的问题。当你处在没有挣到钱,还需要花钱的阶段,也就是人力资本正在成长的过程,你的时间价值相对还比较低。有人坐软卧,有人坐飞机,还有人坐头等舱,每个人的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那么实际上他们在用钱去买时间,而且他们的时间价值比较高,所以会有这种现象。

  用时光锻造人生资本。生活时间分配在经济学界的研究中非常热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至少有三人,是因为研究时间分配,或者说用时间分配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经济学问题而获奖的。我举一个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人——贝克尔,他在把时间分配的东西来研究非经济问题,比如说家庭、婚姻等等。他说在家庭当中,从经济学上来讲,一个家庭也像一个厂商,或者说一个企业,投入的是感情、时间、金钱,也就是资本。那么他把获得的这种产品或产品形态当作一种福利、一种满足感。贝克尔还研究了恋爱和婚姻持续长度的关系,他说恋爱的时间越长,这个婚姻的质量越高,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时间分配在宏观经济上的应用,我做过一个全国的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的调查,调查显示,30%的时间是休闲时间,也就是说有30%的支出要花在休闲上。一个社会出现这种现象,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休闲经济的时代,或者说休闲社会。美国未来学家曾预言,在2015年美国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紧接着一句话,叫“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实际上我们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这种休闲趋势,而产业供给却没有跟上。

  在微观上,时间分配也在应用。我举个例子,“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喜欢购物”这种规律。比如说男性喜欢上午出去购物,而女性喜欢下午去购物。在女性中,十五岁到十九岁的少女,又喜欢在下午三点出动。老人呢,他们没有周末的概念,只是因为喜欢上午购物。那么,如果企业、商家重视这种时间规律的研究,适时调整货物的摆放,就会产生某种作用。这种时间的应用,在管理上是很常见的。时间还可以研究人的价值观的变化,比如说人到底追求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从小我们就开始讨论,到现在呢,也各有各的说法,到底追求什么呢?我想首先应该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个应该追求休闲,人生下来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玩好休息好。

  可能许多人不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人都去休闲了,那谁来工作呢?那么我们用很高的生产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像西欧现在一些国家,都已经将价值观转变成由工作轴心转变为休闲轴心,形成以休闲为轴心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周末打电话去谈工作的话,对不起,他会不理你,并且认为你很不礼貌。所以,这种变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从个人的生活时间角度考虑效率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研究我们的一生,这里边涉及到个人一生怎么来分配时间的问题。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个叫松田幸义的教授,他研究了一套模型:这一辈子你究竟想达到多少财富?他会根据你的金额给你设计一套模型,要求你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些财富,包括必要的玩乐,消费尺度,减少一些闲暇时间等等,这个研究也在很多国家开展过,可以研究一年的生活时间分配,也可以研究一周的时间分配,甚至一天的时间分配。

  研究时间分配的四个时期

  回顾历史,在农业社会,谁也不会去考虑时间分配的问题,因为春夏秋冬就是计量的标准,春天播种,秋天能收获就可以了,所以他不会计较时间问题。到了工业化时代,人类的活动或者说人的时间价值提高了,节奏加快了,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大概分为四个时期,启蒙期即萌芽期。号称管理之父的泰勒,他研究工人的劳动时间,主要通过用照相机、录像机录下工人的生产活动,然后分解出哪些活动时间是必要的,哪些活动时间是不必要的,这实际上算是启蒙。

  真正开展生活时间的研究是在创始期。在创始期,这个研究没有出现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出现在前苏联。前苏联社科院有一个叫斯特洛敏林的教授,做了一个工人的时间分配调查,人们认为这个研究从那时开始,所以把他称为生活时间分配研究之父,他的研究主要还是侧重在劳动和休闲的比例上,实际上更侧重于劳动这方面。

  而拓展期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科研技术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有助于生活时间分配的研究。因为生活时间分配的研究非常复杂。调查表很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想像一下,人类有多少活动,然后有多少时间。纵坐标是32项活动,横坐标是24小时,每隔十分钟一个时间点,那么做了两天的研究,一个是工作日,一个是休息日,处理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是很复杂的。

  应用期,实际上就是现在很多产业在应用时间分配的资料,然后做自己的工作。比如说中央电视台做收视率的调查。个人时间分配主要跟人力资本以及水平有关。

  例如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的获得,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投入,一个是货币投入,一个是时间投入。通过这种投入,获得这种资本。这里有一个效益问题,这个投入有没有效益?如果平均来讲,它是十倍的效益。资产的投资就是如此,比如说我买一栋房子,或者说我造一个工厂,投资也许会换来十倍的收益。

  再谈到精力经验资本。我告诫大家,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到公司去实习、去锻炼,这就是精力经验资本,有时候它比知识资本更重要。作为提倡讲精力经验资本的人,我就提倡多到不同的地区去,不要在一个地方呆着,“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你看,如果你将你现在所在地的文化与新的地方的文化结合起来,这种文化是非常强大的。

  接下来就是先赋资本,先赋资本是没有办法的。然后人际关系资本,人际关系资本也一样,把人际关系搞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中国,在美国、在日本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样。有一个八千万失业工人的调查,调查的结论,当然不能说你人际关系搞得怎么样,我是通过间接指标去问,80%的人人际关系搞不好。所以,人际关系非常重要,需要投入时间、投入感情、投入货币。还有健康资本,健康资本照样要投入时间和货币,还要锻炼。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健康当做“1”,把其他的比如说家庭,包括知识资本、经验资本都是零,如果没有这个“1”,后边那些零都不起作用。

  时间分配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时间分配跟性别的关系,这个差异是很大的。我们看一下这四类时间: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即吃喝拉撒睡的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在中国,前面两类女性所需时间多于男性。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女性多于男性,在许多大陆国家,都存在这种规律。但在一些岛国像日本,典型的就是男性多于女性,特别是在睡眠时间上。在日本有一个习惯:妻子不能比丈夫早睡,也不能比丈夫晚起,所以这样的话,女性的睡眠时间比较少,睡眠时间可以压缩,其他的时间都是刚性的,不太容易压缩,饭总得要吃吧。而家务劳动时间,日本跟我们国家是一样的,女性多于男性,而且相差非常悬殊。在日本,女性的家务劳动要花四个半小时,男性只有17分钟。中国情况好一些,男性的家务时间比女性少一半。

  在中国,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资本投资越来越少,健康资本的投资越来越多,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投资都要讲究一个效益,年龄大了以后,再进行教育投资,他后期的收益是比较少的,所以投资越来越少。而健康投资比重肯定越来越大,当然也不排除“学到老活到老”的情况。年龄越大,家务劳动时间越多,闲暇时间也会不断增加。

  我把中国人大致分成五类人。一个叫工作多忙型,这个群体大部分是私营企业主,他们基本没有休息日;第二个就是学生型,他们的特征是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时间是比较多的。在休息日充分享受闲暇,也没有家务劳动。第三类叫忙闲兼顾型——公务员,上班时候去忙一阵子,然后休息的时候就单纯地休息,也做点家务。还有一个工作家务多忙型,主要是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女性,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确实是两头忙,既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又是家庭的主力,她们的睡眠时间非常少。最后一种类型叫闲暇过剩型。主要是退休老人和下岗工人、失业者,这些人都是工作日和休息日没区别。

  我们再看一下时间分配跟收入的关系。收入越高的人,他的劳动时间越长,表示他的在业时间比较长,不会失业,可以持续工作。它跟学历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讲,学历越高的人,他的收入越高。

  中国人时间分配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就是工作时间在不断地减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生产力的提高,用不着那么多时间生产我们必需的产品了;第二个就是说国家劳动制度规定。当然国家劳动制度也是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不是说我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现在我们已经实行双休日了,休息时间多了,工作时间自然就减少了。

  接着是家务劳动不断减少的趋势。家务劳动社会化,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睡眠时间增加之后再减少的趋势开始出现,因为人的时间价值提高了,人们在计较时间,在计算时间。比如说我能不能挤一点时间去玩,舍弃一点睡眠时间去逛街,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睡眠时间相对会减少。

  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趋势。大家想一想,工作时间一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一减少,自然剩下休闲时间了。

  然后是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的趋势,随着健康状态如医疗条件、经济状况、生活质量的改善,寿命就在不断增加。随着寿命的增加,现在老龄化的现象就比较严重。

  接受正规教育时间延长的趋势。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提高,会使得人们受教育的时间延长。在个体的家庭当中,家长也会注意这方面。有的家长就讲,“穷不能穷教育,穷不能穷孩子”,他明白教育很重要这个道理。像日本这种国家,它已经到了“全员入学时代”,而且是全员入大学的时代。

  社会成员劳动价值不断提高的趋势。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价值也在不断地提高,我们也会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今天,不过是昨天的明天,同时也是明天的今天,那么明天的结果,今天可以左右,愿大家把握好今天。

关于工作时间分配
最近老是感觉任务完成的不是很及时, 虽然晚上走的也很晚, 但是时间都去哪了呢?

与项目组的人沟通
进度/需求会议
内部/外部讲座分享
RTX/邮件骚扰
早上看RSS订阅, 读书时间太长
google时看到个技术点就发散开来到处搜...
饭后游戏时间太长
看到段不爽的代码, 然后控制不住改掉
写文档
指导新人工作
晚上BBS/新闻网站看多了
等等
对应的解决方式:

尽量保持沟通的高效, 可以在沟通完后记录下来, 延迟处理
时间分配中预留出这部分时间
能不去的就不去了吧...
邮件关掉, 只在晚上或早上看. RTX放另一个显示器上, 有急事建议打电话
这个尽量早起一点吧, 不要超过半小时
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间, 要不装个难用的浏览器?
太沉迷了. 另外家里尽量不要玩, 占用休息时间会影响一整天的效率
多想结果, 忽略过程
这个可以专门找时间补充
每天上午拿一段时间指导
回家再看


关于时间的分配 

2008-06-07 14:54:13|  分类: 记事本_美文收集 |字号 订阅
各位好,今天我讲的话题"用时光锻造人生资本"。实际上呢,这个话题是一个近年来,特别在经济学领域当中一个热点话题。那么在开始之前呢,我想问大家点问题:“你们在春节的时候,或者回家、或者出去玩,你们都用的什么交通工具?”我想坐过飞机的有多少?好;坐火车的有多少?全举起手来了,好的,为什么你们没有坐飞机呢?没有钱,其实这里边涉及到人力资本或者说人生资本的问题。为什么没有钱?现在还要花钱,不仅没有挣到钱,还要花钱,这个正在人力资本成长的过程当中,你们的时间价值相对还比较低,为什么?还没有到我真正非要坐软卧,非要坐飞机的时候,还要坐头等舱,这就是每个人的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那么实际上他们在用钱去买时间,而且他们的时间价值比较高,所以会有这种现象。

  好了,我把这个话题引入之后,我想切入我的正题。生活时间分配在经济学界最近呢,应该说是一个热点问题之一,至少三个人获诺贝尔奖的,是因为研究时间分配、或者说用时间分配的研究,这种方法去研究经济学问题。我举一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人,贝克尔,他在把时间分配的东西呀,来研究什么呢,来研究非经济问题,比如说家庭、比如说婚姻等等。那比如说他说在家庭当中,这个呢,从经济学上来讲,一个家庭也像一个厂商,就像一个企业,投入的是什么?投入的是感情、金钱,就是资本。还有什么?还有时间。那么获得的是什么呢?他把这种产品或这种产品形态,把它当作一种福利、一种满足感。所以现在就是说包括生儿育女也是,是为了一种满足感,才去做这件事情,后来发现这种满足感是越来越少,那也就是说,好多不再生孩子,所以就出现了这个社会现象。

  那么他还研究了恋爱和婚姻的这种持续长度的关系,他讲就是恋爱的时间越长,持续的这个婚姻的质量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那么现在宏观上怎么样来用这个问题?在宏观经济上现在你比如说现在我们讲,我调查过北京市或者说我也做过一个全国的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那么30%的时间是休闲时间;那么支出呢?有30%的支出要花在休闲上。那什么意思呢?一个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什么时代?休闲经济的时代,或者说休闲社会的来临。美国未来学家在讲,在2015年美国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紧接着一句话,叫“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那么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的大城市呢,这种休闲趋势已经出现了。那我们的产业供给怎么样,你供给怎么样,供给不怎么样,我们特别是在我们国家计划经济的那种时代,这种对休闲的这种考虑,那种价值观,认为这是浪费,是一种颓废,人们讲玩是一种颓废,不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东西,他不认为休闲也会创造生产,所以这个错误的观念至今还存在。那么在微观上呢,也在应用。微观上,你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喜欢购物这种规律。

  你比如说这个男人,男的,男性喜欢上午出去购物。你们有没有发现,女性喜欢下午去购物。十五岁到十九岁我们叫她少女吧,这一段,她们喜欢在下午三点出动;那么老人呢,他们没有星期天星期日,然后只是喜欢上午购物,所以这就是一个特征。那么如果企业、商业如果它重视这几个研究,它货物的摆放都会有一个作用,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子?那么我讲呢,这种时间的应用,在管理上应用的是非常之多的。那么时间呢,还可以研究人的价值观的变化,比如说人到底追求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从小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到现在呢,也各有各的说法,到底追求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一个;第二个应该追求休闲,这是人生下来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玩好休息好。那么这种观念,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多少人能赞同,赞同的举手,好谢谢大家。

  那么多数的同学非常赞同,大概反对的可能说“大家都玩谁干活去?”那我告诉大家,我们用很高的生产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像西欧现在一些国家都已经价值观转变成由工作轴心转变成叫休闲轴心,以休闲为轴心的生活方式。你星期天、星期六你如果打电话去,去谈工作的话,对不起,你很不礼貌,他会告诉你,不允许,他会不理你,他认为你很不礼貌的。所以这种变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这个还有个纬度,就是说从个人的这种生活时间角度考虑,这个效率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研究我们的一生,这里边涉及到什么呀?个人一生怎么来分配时间?你比如说我有个观点,有个什么观点呢?35岁之前呢,你要把你的两项资本要打住:一个是知识资本,还有一个呢,叫经验精力资本,要打住。那么后边呢,要把健康资本打住,为什么?你看一下从各种研究我就不用说了,你先看一下现象,你看在报纸上经常是35岁以下,是不是?做个广告招聘人的时候,35岁以下,都是这种概念。所以35岁之前呢,一定要把这两项资本要打住。那么在七八十年代,有个叫松田幸义的教授,他研究了一套模型,你究竟你自己想你这一辈子想达到多少财富?来,我帮助你设计实现这些财富,然后你怎么样做你才能达到这些财富,包括必要的玩,你要减少一些闲暇时间等等,它都有这个设计,包括你的消费怎么样,他都给你设计一套模型,那么这个研究在很多国家也在开展,那么也可以研究一年的生活时间分配,也可以研究一周的时间分配,一天的时间分配。

  下面呢,我想把这个简单历史还要回顾一下。在农业社会呢,谁也不会去考虑时间分配的问题,因为春夏秋冬就是计量的标准,然后你春天只要播种,秋天能收获就可以了,所以他不会计较这个时间问题。那么到了什么时候?到了工业化时代,这个人类的活动或者讲人的时间价值提高了,节奏加快了,这样的话就是有必要来研究。这里边我列了四个时期。在启蒙期呢,也就是说呢,萌芽期呢,这一段实际上我在考虑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大家知道,号称管理之父的泰勒。他研究工人的这种劳动时间,他通过用照相机的办法、录像机的办法来录下工人的这种活动,然后他分解出哪些活动时间是必要的,哪些活动时间是不必要的,实际上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认为这个就算启蒙。有一个萌芽期,实际上真正的这种开展生活时间的研究是在创时期。创时期呢,这个研究呢没有出现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出现在前苏联。苏联社科院的有一个叫斯特洛敏林的一个教授,在那个城市做了一个什么呢?做了一个工人的时间分配调查,实际上人们认为,这个研究从这儿开始,所以把他称为生活时间分配研究之父,所以也有一个任何的也有一个开端,就认为在这儿开始。那么他的研究呢,主要还是侧重在劳动和休闲的比例上,实际上更侧重于这种劳动这方面,这是创时期。

  那么拓展期发生在应该讲呢在五十年代以后,二战之后。那么大家该发展生产发展生产,该生活生活,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在科研技术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呢,应该说计算机的出现,帮助了生活时间分配的研究。为什么,我也告诉大家,因为生活时间分配的研究非常复杂。因为这张调查表,我跟你讲怎么样去做调查,调查表就很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人类有多少活动,然后有多少时间,所以你想像一下。那么我在研究的时候呢,我是这边是32项活动,这是这个坐标,这个横坐标是24小时,每隔十分钟一个时间点,那么做了两天的研究,一个是工作日,一个是休息日,这个调查是不是很复杂?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呢,是非常困难的,没有计算机的帮助呢,是很难的。我们国家82年做调查的时候,我们北京市统计局那些工作人员非常辛苦,拿什么?拿算盘一个一个地加加起来完了之后,一下一下地算,加班算,非常费事,而且好多数据没法开发。所以计算机的发展呢,促进了这项研究的发展。那么这里边一个标志性的,我叫它拓展期呢,是因为这项活动在60年代已经拓展到进行若干国家的比较。

  那么到应用期,实际上就是现在,我讲的,那么很多产业在应用时间分配的资料,然后做自己的工作。比如说我们中央电视台做收视率,这里边广告定价等等。那么下边呢,我想涉及一些个时间分配跟什么有关系,主要跟人力资本以及水平有关,这里边会涉及到我们个人的一些,每个人亲身的一些事情。

  例如知识资本,实际上知识资本的这种获得呢,实际上就是我们讲投入,一个是货币投入,一个是时间投入,实际上就是教育。那也就是说呢,通过这种投入呢,获得这种资本。那实际上这里边呢,有一个什么问题?有一个效益问题,这个投入有没有效益?如果平均来讲,是十倍的效益,十倍于什么样的效益?这个讲什么呢?讲资产的投资。你比如说我买一栋房子,或者说我造一个工厂,这个投资相对于这个来讲它是十倍的收益。

  那么还有呢,精力经验资本。这里边呢,实际上呢,我告诫大家,就是说大家尽量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尽量去到比如说到暑假的时候,利用这种业余时间,到公司去实习、去锻炼,这就是精力经验资本,非常重要,我认为有的时候呢,比知识资本更重要。那这里边呢,再一个呢,作为提倡的讲精力经验资本的人,我就提倡多到别的地区去,不要在一个地方呆着,“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因为什么呢?你把你现在所在地的文化,你再结合你到新的地方的文化结合起来,那是非常强大的。我告诉你,你要到美国去,你保证比美国人强,因为什么?隔一段时间是真的,不是说你马上去了就会怎么样,你只要把语言学好,适应了那么一套生活方式,中国的那一套东西,再加上美国那一套东西,你说厉害不厉害?是不是这样子?所以呢,我就讲呢,多移动,所以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都要出国这个现象。是不是?

  然后再接下来呢,先赋资本,先赋资本是没有办法的。然后人际关系资本,人际关系资本也一样,把人际关系搞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中国,在美国、在日本这些发达的资本国家怎么样?照样。有一个八千万人的调查,就是对我们叫下岗工人他们叫失业,我们现在也开始用这个概念,八千万失业工人的调查,调查的结论,当然不能说你人际关系搞得怎么样,我是通过间接指标去问,80%的人人际关系搞不好。所以,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投入时间、投入感情、投入货币。还有健康资本,健康资本照样要投入时间和货币,还要锻炼。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健康当做“一”,把其它的比如说家庭,包括这些知识资本、经验资本这些都是0,如果没有这个“一”,后边那些个零都不起作用;只有有了这个“一”才会起作用。最后一个呢,还有一个诚信资本。诚信也要投入的,这里边比如说你必要的损失:我记得在唐朝有一个县令,这就是在看历史的时候看到的,有一个县令他做了一个什么呢?就是用这种叫“大斗出小斗进”,实际上大斗借小斗还的这么一个策略富民,富民政策实际上取信于民,这就是一种投入、诚信。

  下面我想进入第二个话题了。第二个话题就是看我们中国人时间是怎么样分配的。我做一下分析,大家看一下我上边讲的一些理论,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第一个呢,就是看一下这张图“学历与家务劳动时间关系”,你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什么?学历越高的人,家务劳动时间越低,是不是?你不想把这个时间花在家务劳动上,你可以叫替代劳动,你可以比如说,用很少的你挣的那个钱的很不少的比重,的一部分支出,然后购买一个比如说其他人的劳动,比如说请一个保姆,这是最简单的,所以他的家务劳动时间是低的。

  我们再看一下时间分配跟性别有什么关系,这个差异也是很大的。有什么关系?我们看一下这四类时间:个人生活必须时间,吃喝拉撒睡的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不用解释了;工作时间不用解释了;闲暇时间,三块之后的就是闲暇时间。那么在中国,前边两块女性多于男性。个人生活必须时间,这个呢倒是怪怪的,女性多于男性,这个在好多大陆国家,都是这种规律。但在一些岛国,比如说,举个例子,像日本典型的就是男性多于女性,特别是在睡眠时间上,为什么呢?就是像日本还有韩国也是,在日本有一个什么习惯呢?不能比丈夫早睡,不能比丈夫晚起,有这么一个习惯,是不是?所以这样的话,她的睡眠时间,女性比较少,那么相对来讲睡眠时间一压缩,它实际上其它的都是刚性的,所以不太容易压缩,吃饭总得要吃饭,那么家务劳动也是。家务劳动,不过家务劳动在日本跟我们是一样的,女性多于男性,而它就比较多。像我们呢,差不多二比一的概念,什么意思?就是男性的时间比女性少一半这么个概念。在日本呢,就是相差非常悬殊。在日本,女性的家务劳动要花她四个半小时,然后男性只有17分钟,这个相差非常悬殊。下面不用说了,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都是男性多于女性,这是在中国的状况,我是讲城市。

  再看一下我做了一个图,就是中国人的一个中国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里边,这是北京的资料,2001年的。大家看一下呢,很有意思,是一个W形:随着时间的刻度,你看从零点,然后开始就是,入睡得很深,然后六、七点钟开始起床,这是一个睡眠率,当然这是用人数表示的,然后再下降,然后中午有一个午睡。我在做国际比较的时候,我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图形像这样,都是U字形。我们是W形,我们有午睡,这个是北京的资料,如果拿全国城市那个资料拿来,那个W尖就更高,40%有午睡的习惯,这是休息日的。

  那么时间分配跟年龄的关系,在中国是什么样子呢?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资本投资越来越少,健康资本的投资越来越多,这很自然的。因为投资都要讲究一个效益,年龄大了以后,再进行教育投资呢,他后期的收益呢是比较少的,所以投资越来越少。而健康投资肯定越来越重,这是肯定的,当然也不排除叫什么“学到老活到老”。那么第二个年龄越大,家务劳动时间越多,后边还有一个年龄越大,闲暇时间就会不断增加,这是肯定不工作的时候,闲暇时间都是闲暇。然后年龄越高,生理时间越长。这里边还有跟职业有什么关系,大家看一下,这个很明确了,这个图大家看一下就非常清楚,你看下岗及待业工人的那个工作时间很少,那个蓝色线,对吧?很少;然后红色的线呢,是个人生活时间是最高的,那我们看一下私营企业主他的工作时间呢,是最多的;他的黄色线,闲暇时间比较少,但是你要知道,他的闲暇时间的那种单位时间内的花费是比你高多少倍,比如说他可以打高尔夫球,你呢只能打乒乓球,所以这个是有差异的。

  下面看一下这个图,很有意思,我是把刚才讲的四类时间,把它用不同的比如说这个脸的长度、脸的宽度来代表每一项时间,这样我组合一下,就把中国人呢,分成五类人。这五类人,我起了五个概念。一个叫工作多忙型,实际上就是这个群体,大部分是私营企业主的群体,他没有休息日,工作日和休息日没什么区别,这是一类,当然不是全是企业主,包括这是一种类型;第二个就是学生型,学生也不全都是学生,他的特征就是:在工作日呢,读书也好工作也好,这个时间是比较多。然后呢,在休息日充分享受闲暇,再一个他没有家务劳动,这就是一个特征。第三类叫忙闲兼顾型,忙闲兼顾型这个大家一想知道了,公务员,上班时候去忙一阵子,上班,然后休息的时候就单纯地休息,也做点家务,他是跟学生型有所区别。还一个工作家务多忙型,这个是在30岁到40岁的女性,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这些人员,这确实是两头忙,所以又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又是家庭的主力,所以呢,是非常忙的,她的睡眠时间是非常少。最后一种类型叫闲暇过剩型。闲暇时间过剩型,这个呢实际上你看很老态龙钟了,就知道了,是一帮退了休的和下岗工人、失业者,这些人都是这种工作日是这样的,休息日是这样子。

  我们再看一下时间分配跟收入有什么关系。那么看一下收入越高的人,他的劳动时间越长,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呢,他表示他的在业时间比较长,不会失业,可以持续工作。这里边呢,跟什么有关系?实际上我们再回到前面,跟学历有关系,我发现学历越高的人呢,他的收入越高。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学历越高的人,我们的收入越低。这个我也做过研究,叫脑体倒挂,现在早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97年研究的结论呢,是大专毕业的,他的年收入是一万块钱;本科毕业的年收入平均是两万块钱;硕士毕业的他的年平均收入是三万块钱;博士毕业他的年收入是四万块钱。多少有点差异,讲平均数,当然你不能说我博士,我这一年就四万,我可能比四万多也可能比四万少。但是现在这个收入在增加的,这个我是在97年的数据,已经有结论,这里边实际上就是时间跟收入也有关系。

  时间跟婚姻状态也有关系。结婚之前,你看,家务劳动比较少,那么因为结婚之后,黄颜色的这一点,大家看一下就明白,马上就增加了,所以好多人不愿意结婚,跟这个也有关系。我们再看一下从总体上来讲,我们一辈子时间分配得怎么样,一生的时间是怎么个分配法?一生的时间分配大家看一下呢,实际上呢,我们大部分时间,将近一半45%,都用在吃喝拉撒睡上了。其实大家要不看这个呢,可能不会想到怎么用这么多时间,就是用这么多时间;然后闲暇时间占30%,这是最新的调查;工作时间占多少?你才10%。平均来讲,女的少一点,9%,男的是11%;读书的时间一生只有7%的时间。那么这里边呢,大家看到这是一个男性的平均的时间分配,黄色的代表是家务劳动时间,然后绿色的呢是闲暇时间,轻松一点,闲暇时间,蓝色的呢是工作时间,红色的是生活必须时间。我们看一下在不同的年龄上,这个四类时间的分配是不一样的。男性在60岁的时候,大家可以看这个蓝色的这一条曲线很迅速地下滑;我们再看女性的,女性的是在55岁就迅速下滑。

  下面我想讲一下中国的时间分配有十大趋势。一个呢就是工作时间在不断地减少,这是一个趋势。事实上呢,这里边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生产力的提高,用不着那么多时间生产我们必须的产品了;第二个就是说国家劳动制度规定。当然这国家劳动制度也是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不是说我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现在我们已经实行双休日,大家看一下90年时,工作时间是平均职工的劳动时间是7小时19分钟,平均数,然后97年的时候是5小时37分,所以下降了将近两个小时。

  第二个趋势呢,就是家务劳动不断减少的趋势。这里边呢,就是家务劳动社会化,这个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那这里边有数据支持,比如90年的时候呢,女性职工呢,平均家务劳动时间是4小时23分,男性是2小时10分。到97年的时候,你看,女性下降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男性呢,从两小时到一小时四十三分钟,下降的幅度稍微比女性少一些。我们看一下男女之间的差还是有,这个差在不断地缩小,这个差的缩小我把它归结为,实际上是知识资本的贡献。什么意思?学历提高的贡献。那么睡眠时间增加之后再减少的趋势,这个很怪的,我只是从这个统计上得到的一个结论,有些东西很难用理论去解释。那么这个在做研究的时候呢,一般来讲是先增加,然后到八百美金、一千美金收入的水平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顶点,然后再不断地减少。恐怕我讲就是说在这个之后呢,人的时间价值提高了,人们在计较时间,在计算时间。比如说我能不能挤一点时间去玩,舍弃一点睡眠时间然后去玩去,这个也有可能。所以人们在把自己的生活怎么样把质量提高一些,所以这样的话它有这种变化。

  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趋势。那这个不用解释了,大家想一想,工作时间一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一减少,自然剩下那块时间。睡眠时间坦率地讲你很难挤动,你说我再怎么挤挤不动的,你总是要睡。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的趋势,那这个我想随着健康状态,比如说医疗条件的改善,那么寿命在不断增加,也是一个趋势,就是接受正规教育时间延长的趋势。

  那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它的经济状况提高,会使得人们受教育的时间会延长。实际上呢,这种其实在家庭当中、在个体的家庭当中,他也会注意这方面。有的家长就讲,“穷不能穷教育,穷不能穷孩子”,他讲的是教育很重要,他知道这个道理。那现在呢,就是说,像日本这种国家,它已经到了叫“全员入学时代”。全员入什么学?全员入大学的时代,已经到这个时代。

  性别差异不断缩小的趋势。这个呢,就是我用一个指标叫不平等指标,就是用一个差数来表示的,就是各类时间它的差数的绝对值加在一起是这么个概念,不管它怎么计算,反正这个差越大越不好,说明这个差越大。那么这里边在86年是158分钟,到96年的时候是149分钟,它在下降。实际上我刚才讲了这个贡献来源于教育。

  在宅时间减少的趋势。实际上随着这种叫“夫妇就业”,就是同样就业这种情况下,这种家庭比较多,现在是越来越多。这样的话,父母他不会整天在家呆着。还有呢,另一个原因,比如说休闲的户外化,大部分都到山里边,到其它的地方去,不在家里边休闲,这种户外化趋势呢,造成了在宅的时间减少。这里边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这个时间是不断减少。我做过这个调研,就是说你在跟谁一起活动,就是每项活动我都有这个,我发现就是说很少人愿意跟家里边人在一起活动。最喜欢跟谁一块活动?最喜欢跟朋友,特别是男女朋友,然后接下来是单位的同事,然后自己玩,然后跟家里人,这么个顺序。

  上下班时间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实际上呢,这个问题呢,它在我们叫经济高速成长期,现在我们国家正好处在这个时期,高于6%,我们把它可以这么定义:高速成长期。在高度成长期的时候呢,它会怎么样呢?就是说在进行基础建设,这个时候呢,到处都堵车,就是现在我们状态到处都堵车,那么现在就知道该修路了,那么修路完了,还是堵车,这个状态在我们国家的城市,我讲城市,要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减少?到2015年、到2020年的时候,会达到减少的这种趋势。

  第十个趋势呢,就是社会之成员们,劳动价值不断增加的趋势,不断提高的趋势。那么现在呢,我们讲随着人力资本的水平的提高,讲教育,比如说教育水平的提高,然后呢,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价值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是说,讲的是这么一个规律,我们也会缩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这种距离。

  那么进入第三个话题,就是时间分配在商业当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就是说好多人会问我“你这个讲了半天,你这个东西在现实当中有什么用处?”我现在呢,给大家讲一个实际当中应用的例子,我们先了解一下基本的情况,然后再讲在商业当中怎么应用。首先呢,比如说居民的这种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休闲化趋势。现在呢,我们讲,出现了一些矛盾,在商业上出现的一些矛盾,比如说假日经济里边出现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大家看到旅游,然后叫“快了萝卜不洗泥”,就是说这种供给、这种服务质量下降、大打折扣等等,这些现象都出来了。我提倡什么呢?实际上你集中休假,你那个设施就破破烂烂,然后再加上一集中休假这个矛盾必然激化,那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像搞那个叫“三连日休假”。什么叫“三连日休假”?就是说像日本呢,经常来点什么劳动感谢日、什么父母的日、什么花的日、春的日等等,动不动就休息。我有的时候在那儿上课的时候,因为他们知道,我有时候真的记不清,我就自己夹着包上那去上课去,到那一看一个人都没有,后来我一想这是罢课,还是怎么回事。我自己还觉得,我讲课有问题,我说不至于这三百多人每次都是来得很多呀。后来一问别人,说今天休息日你干嘛呢?所以经常这种事情,它怎么办呢?它是这样子,往往把星期五和星期六,再加上一个礼拜一,尽量安排在礼拜一,然后叫三连日,因为在全年比如说一个月来一次三连日,你看看是不是分散化了,你共时化的解决问题肯定是分散化,而不是再集中,所以我讲这个道理。

  那么现在举个购物的例子。实际上在购物里边呢,我发现还是跟时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第一呢,就是大家说什么最重要?时间距离最重要。多少?大家对期望的距离是五百米,我不想多走路,最期望是五百米,在我楼下也不喜欢,为什么?太吵了,我希望五百米是最好。最大忍受的距离是多少?是一千五百米,不能超过这个。因为我在北京做调查是一千三百二十米,不能超过这个,超过这个我不去了,我宁可在下边小卖店完了之后买个价格贵一点,我也不跑那么远,这就是人的这种心态。然后距离实际上我们可以换算的时间是15分钟,因为超过15分钟的地方,我就觉得不太想走,就是这样子。那这里边还有其它的问题,你比如说价格问题、营业时间问题。营业时间呢,我就讲北京的好多的商场,我这儿下班它那儿也下班,好多都是这个问题。然后还有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也有服务态度问题。还有什么呢?商品的质量问题、商品的品种,还有环境卫生。

  我们看一下北京人的购物习惯。首先我跟大家讲一下他们的购物时间是什么样子的,购物时间大概占整个家务劳动四分之一。花多少时间?花了平均是30分钟。那么购买商品的时间集中在双休日,一般来讲呢,它是双休日的购买时间要比平时是它的三倍,不是多三倍,是三倍。然后女性的购物时间比男性差不多就是多一倍这么个概念,这是具体时间,然后年龄越大购物时间越长。

  我们下面看几张图,看工作日这个购物的时间,上午呢,一般是老年人。一会我们看,看到老年人都是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去购物,然后下午呢是五点到六点,都是上班的这个时间点,下午的集中度也比较高一些,休息日差异不是太大,而且上午应该说比下午要更集中一些。

  我们下面看一下男性的购物,我刚才讲一个结论,男的喜欢上午买东西,你看是不是这个比率比较高?你再看女性呢,她的下午比率比较高。我们再看一下少女,下午从12点开始,就有了,然后你看她一般从下午3点,你看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这是她的购物区间。那么这是老年人的,它不分工作日休息日。那么在交通上的应用,实际上呢,大家看一下在马路上挤的时间,像北京,就是在上午的七点半到八点半之间是最拥挤的,达到高峰,下午相对分散。我们再看一下休息日,休息日它就没那么集中了,一般早晨比如说出去玩可能稍微集中一点,回来的时间它也不会集中在一个点上。

  那这里边我提这么几个建议,你比如说错开上下班时间。比如有一部分公司我们建议他八点上班,有一部分让他九点上班,然后呢,就是把时间错开之后呢,它就会把时间分散一些,不是集中、共时化吗?我给你分散化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移动道路标志。比如说我们发现上午从北往南,比如说北城,从北边进来的人也比较多,南城也是进城的比较多,好了,我把这个道路标志那个中间现在没搞隔离带,死的没办法了,隔离带如果是活的话,我用光的原理,然后把线给它移过一格来。然后不是进城,这边出城的人少一点,进城的人多一点,下午呢,反过来,就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上海已经做了这个事情,它已经接受这个建议。还有就是建立多元的劳动制度,那就是说大家比如说三日工作制,不过现在欧洲呢,你像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开始实行四日工作制,它是普遍的,不像我讲的,是一部分的企业。比如说在IT企业的,这些人可以在家里工作,能不来你可以让他不来,没有必要大家非得到这个办公室一块办公,所以这就是多元的劳动制度,解决这个问题。再有呢,利用价格机制。比如说你正高峰的时候,我们就把价格,本来是三块,我让它五块钱,然后呢,通常工作的人我给他月票还是不变的,其他人什么意思?你能不这个点走的时候,你本来是三块钱,你可以在比如说九点出发吧,九点票价就成两块钱,那当然我肯定我要没什么急事的话,我肯定也不跟你凑热闹,所以这也是一些人的办法,所以从时间分配这个角度来看,怎么来缓解交通。

  那么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比如说在电视行业。其实我呢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研究,研究了一些各台的这种状态。你比如说儿童节目的时候,当然这个群体是儿童,你不应该放这个比如说成人的一些广告。应更侧重于儿童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卡通片里边一些个东西,比如说现在蓝猫可以在这里边做广告,所以这样的话,就是在不同类型的这种受众群体你做不同的广告,这是一个研究。再有广告的定价,收视率的高低那价码是不一样的,你在新闻联播前面你播几秒钟,可能几万块钱就出去了,是这样讲的。当然你不要跟他们去挤,放新闻联播的时候,儿童不去看那个东西,所以你没有必要去播,你像儿童广告你上那儿去打这是错误的。再一个就是你这广告时间的长短,比如说在一个电视连续剧当中,插播量应该占多少,你插播多了之后人家就烦了。现在好多说法叫什么呀,“广告当中插播电视连续剧”,而不是电视连续剧插播广告;还有这种说法,你插播量大了之后,人们的心理忍耐是有限度的,“算了算了,我不跟你志气,不看了还不行?”所以就是说涉及到广告时间的安排、电视节目的制作。然后时间的安排,同样你三点钟你播放那些经理喜欢听的那个节目,你比方说讲管理,谁会在那里听?比如下午三点,就是说比如包括这个时间,那些经理不会来听你这个,肯定不会,所以这个时间的安排非常重要,所以我研究过这些东西,然后像娱乐行业、体育产业都会涉及这个问题,还有旅游产业,都涉及这个问题。教育产业,那么在节假日的时候,实际上教育产业是一个非常火的一个产业,大家知道就考研什么之类的,有人甚至把它叫做考研经济什么之类的,反正它形成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我想叫它经济也没有关系。

  我们看一下电视的收视率情况,收视率呢大家一看,19点的时候什么意思?新闻联播,是不是?“噌”一下子收视率就上去了,这是工作日。休息日也一样的,这是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差别。那我这个讲座呢,我想到此把它结束,那么在结束之前,我想用一个哲人的语言,来结束我这个讲座,他讲什么?他讲“今天呢,不过是昨天的明天,同时也是明天的今天”,那么明天的结果呢,今天可以左右,我愿大家把握

关于时间分配的文章
作者:enlifor 提交日期:2006-7-8 14:53:00  | 访问量:429


文章一、


一、学习时间的标准
     要确切地说出学习时间的标准是很困难的,因为学习效率并不是靠时间而是靠方法来决定的。一个有好方法的人可能花很短的时间学习,而效果要比有些整天坐在桌前学习的人好得多。当然,又要预习又要复习,得按时完成作业,还有模拟考试,把这些加在一起考虑的话,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而且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学习能力、将来的志愿等都会影响学习时间的长短。据调查,现在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时间,初中生为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高中学生为三个半小时以上。各毕业班学生的家庭学习时间就相对地更长一些。当然这也有个人差异、学校差异。


二、学习时间安排的原则
     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制订一份时间安排表也不例外。下面的这些原则是不是可以用到安排时间表中去呢?
  (一)消除无所事事的时间。使每一小时都变成富有成效的时间单位。(其实用不着,无所事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发一下呆,无聊一下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二)利用白天时间。研究结果证明,白天学习一个小时等于晚上学习一个半小时。
  (三)背诵性课程在课前要进行预习。(严重支持)
     (四)理解性课程在课后温习。(同上)


       (五)按事情的重要性排出先后次序。
   (六)弄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睡眠。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特别困的时候,如果可能,在那段时间短睡20到30分钟。(其实可以调整一下,我总是在要自习的时候想睡)


       (七)弄清自己应该学习多长时间。学习时间因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人而不同,但你可以从上课一小时复习两小时开始,在你搞清了做完每门作业需要的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时间。
  
        (八)安排好时段。每一小时你可用5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不要这样,学出激情之后不要强行停下来,人的注意力最多可以坚持1.5小时,好好把握珍贵的状态。但不要搞太久,眼睛要休息,因为学习把眼睛搞近视的是最无药可救的)


        (九)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学生来说,每天最少应有8小时睡眠。(说实话,可能性不大,少一点习惯就好了)
   (十)保证均衡进餐。
        (十一)加倍估计时间,费时的事要提前做。不要到交作业前半小时才匆忙去做。(我就是前车之鉴)
   (十二)别把时间安排得太紧。


文章二、     


      对于正在学校学习的同学,虽然学校已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对每天的学习、活动、休息、睡眠等都作了科学的安排,但是,不等于每个同学对一天时间的利用就自然地科学了。由于种种原因,时间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仍然处处可见。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味苦读,不注意锻炼,不注意休息,打疲劳战。其结果,轻则影响学习效率,重则搞垮身体;另一种则与此相反,学习时经常走神"、"开小差",或者是偷工减料,马虎应付,学习与娱乐本末倒置,无谓地浪费了学习时间。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应当充分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必须有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不仅影响时间利用的效率,还会破坏人的身体健康。

      凡是劳动,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俗话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弓弦拉得过满,弦必断。学习,工作长期过分紧张,必然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导致英年早逝。
     不要走极端啦,做自己的事,列自己的计划,不要抄袭,不要过度模仿...........


   文章三、   


    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和分配时间。
    要掌握知识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练习、复习……。而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限度的使用它。所以时间的利用与分配对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看来,利用时间首先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学习时间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知识,进行技能培训,解除疑惑。抓住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就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要靠“投入”。学生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不受外界干扰。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仔细听教师讲课,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地思考每一个问题,而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神游物外。学习重在专一,上什么课就干什么事,这样才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利用时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抓紧课余时间。
    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利用好课余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并且及时的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和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科目越多,对时间的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我是一名理科学生,学习的五门主科是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数学。我认为对于这五门学科应该尽理“公平”对待,不应明显的偏科。五门主科的均衡发展可以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和经常复习的学科。学习英语要持之以恒 ,每天都要给英语一定的学习时间。在这段固定的时间内,我总是复习当天的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并且做一定的练习进行训练。这样日积月累我的英语成绩便有明显的进步。
    语文和英语一样需要不懈的积累。无论现代文的字词、文学常识,还是文言文的字句都需花大量时间来积累整理。我一般是在双休日抽一定的时间完成这些工作。另外每节语文课后我通常将课堂内容较快的浏览一遍使所学内容得以巩固。
    学习数理化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所以我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来完成数理化的练习。做题一不能图快,二不能间断。做题时应该周密思考,将思路扩及到题目以外的范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必要时应该记下做题思路和心得,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题目,更好的理解知识,并且使思路日益清晰。做练习还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使成绩有所提高。切禁某几天突击某几天无题可做。
    当然在均衡的基础上也要努力培养某项专长。这样培养个人的专长对整体的前进和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这门学科可以投入较多的时间以促成这门学科的提高。
    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是建立在对学习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上的。只有以严肃的态度对学习才能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老师的言论,但是很可取,但是真正能够被采纳并运用的不多。


有效分配时间 (2012-03-07 10:32:50)转载▼
标签: 杂谈 
有效分配时间
 对时间的分配,很多人有不同的处境。有人说时间过多:每一天,我真正工作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个小时,有时连两个小时也没有,其他时间就发呆, 用 MSN、聊天等等来消磨时间。有人觉得时间太少:工作忙得天昏地暗,我快疯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开不完的会议,都不能按时下班,甚至经常加班,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贡献给了公司!
你每天真正工作的时间有多少呢?你属于哪一类呢?你是否在时间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不管你是世界级富豪或是贫穷人,每天都是24小时,没多没少。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等待,或超越,时间是无情的。
对于每个成功人士来说,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时间是最重要的资产,每一分每一秒逝去,就不能回头,那你要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呢?
时间伴随我们一生,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然而我们许多人都忽视了时间的存在,我们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一个不懂管理时间的人,不是有效的管理者;你连时间都管不了,就什么也管不了,有效的时间管理,是一切工作管理的基础,那你要成为时间的主人,还是时间的奴隶?
一个人一天有24小时。扣除睡眠时间8小时,一个人每天只剩下16小时。其中8小时工作,剩下8小时;一般上,我们上下班待在车内时间为2小时,那我们仅剩下6小时;洗刷、打扮等等,花1小时,剩下5小时;下班回家后剩余的时间,我们不是在发呆就是想着工作,那我们还有时间吗?我们懂得时间管理吗?
时间管理原则
●明确的价值观
如果你的价值观不明确,那你就不知道什么事是最重要的,当你的价值观不明确,那时间分配上肯定不好。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你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
  ●明确的目标,做你计划的事
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实现目标。比如,你今年有10个目标,那你必须将目标写出来,找出核心目标,再依次排列其重要性,然后依照目标,设定详细计划,照计划进行。我们经常计划做某件事,但往往都做了些不曾计划的事,别浪费时间做不是计划内的事情。
  ●改变想法
一般上人们持有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其一是“这工作必须完成,可是我很讨厌这工作,所以我就尽量拖延”,二则是“这工作必须完成,虽然我很讨厌这工作,可是为了让自己能尽快摆脱它,所以我立刻行动。”当你有了动机,立刻踏出第一步很重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必须强迫自己,先完成最不想做的事。
  ●优先法则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立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天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那意味着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一个时间做一项任务
你不能在同一时间做不同任务,不过你能拥有多种技巧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你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不同任务,到最后,肯定会出现问题。
  ●严格制定完成期限
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完成一项工作,那你就会花一天完成;如果你只有一个小时完成这项工作,那你就会在一小时内完成,所以,你必须严格制定一项工作的完成期限。
  ●时间日记
你花多少时间在做一些事情,把它详细记录下来,包括换衣、早餐、上网、开车等等花了多少时间,都一一记录,那你就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多少时间,这基本上和记账是同一个道理,找出浪费时间的根源,那你才能改变。
  ●列清单
把要做的每件事写下,你将能明确知道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千万不要轻信自己的脑袋可以记得每件事情,当你看到自己的任务清单时,你将会产生紧迫感,同时也会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同一类事情,一次过完成
如果你在思考,用一段时间只做思考;如果你在做纸上作业,那段时间就只做纸上作业。当你重复做一件事情时,熟能生巧效率也会提高。
一般性的浪费时间:      
  ●多做不必要的事情及干扰
你之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你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干扰。干扰是无可避免的,每个人总是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但你还是可以做一些防范工作。
各种干扰必然分散注意力,导致效率下降,唯一的方法就是与干扰隔绝。
  ●当烂好人
不论别人有什么要求,都照单全收,为了顾客各种无理的要求,做了太多超出工作范围外的事情。你应该设定界限,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要有清楚的原则。
  ●重量不重质
工作效率的衡量并不是看你完成了几件任务,而是任务的价值。
  ●缺乏对突发事情的应对机制
当我们遇到突发事情需要立刻处理时,我们总会丢下手头的工作,去处理紧急的事情,不过,往往在仓促之间,我们不能作出最好的判断,而处理紧急事件后,又难以进入状态。
  ●对任务的轻重  把握不当
我们往往认为,紧急的事情,怎能不早早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但是能让自己满足的琐事,怎能放弃?所以,这也致使我们浪费很多时间在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上。
 
参考资料:
Time Management  by Dr. Venga Kalacula
Tim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by  Asian Efficiency
Managing Your Time  by  Academic Skills Center
Time Management  by New Link College    
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Workshop  by  The Berrant Group


人的一生时间如何分配

作者:Summer724 提交日期:2006-8-23 0:54:00 
  人的各种生命活动时间累计起来是惊人而有趣的,不妨统计一下,以使自己在物资配备与精力投入上有所侧重.因生活习惯、地域、气候、工作性质、遗传基因等方面原因,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有高达八九十岁的长寿者,有六七十岁就辞世的人。这里取一个平均值——70岁,看看你自己在70年里生命活动时间是怎样分配的。
   人一生站立的时间最长,在不知不觉中站了30年。可要准备几双好鞋子哟!
   睡卧的时间居第二位——23年,为此,不要忽视你的床榻、休息环境与条件。
   准备一把合适的椅子吧,坐着的时间居第三位,人一生要坐17年。
   看来鞋子至关重要,因为走路还要消耗你生命中的16年。
   尽管劳动是生活的必需,可人用于工作的时间总共才10-12年。
   人补充能量的时间竟是工作时间瓣一半——一生要在饭桌上度过6年。
   等车的滋味难受吗?人一生花在等车上的时间要用3~6年,这要由家到工作单位的远近而定。以等一次车10分钟计算,人一生要在站点上度过170个昼夜。
   长嘴就要说话,人一生用于交谈的时间需要2年。
   看电视已是当代生活的一部分。且不说那些整天泡在电视机前的人,仅以《新闻联播》开始时间计算,至政党的就寝时止,人一生就要在电视机前度过2128天(昼夜),约6年多。
   其余的内容我们以天计数,一天当然是24小时。
   人一生要笑——623天。
   做饭——560天。
   感冒——500天。
   调情——504天。
   学习——440天。而且,这440昼夜是指学校以外的学习。
   接受中小学义务教育——405天。
   节日活动、家庭聚会、学友联谊——375天。
   书信往来、填写各类表格——305天。
   书报阅览——250天。
   打电话——180天。
   女性一生用于穿戴打扮的时间约531天;男性大为逊色——177天。
   刮胡子是男人的“专利”,一生要为它付出140天的时间。
   在洗澡的时间分配上亦是男女有别:男人一辈子用在洗澡的时间是117天;女人则得多——531天。
   正常性生活对于夫妻来说时间应是均等的,它要占据一生中的110天。这当然也是净时积累。而且,既不包括梦遗,也不算“第三者插足”之能事。
   梳头——108天。
   刷牙——92天。
   流泪——50天。
   时不时会有人轻叩你的房门,他们或许是物业管理人员来收小区管理费;或许是查电表的;或许是收水费的;或许是收缴煤气费的;若你开个小买卖,也许是来收税的……总之在你的一生中,你的房门不间断地被敲响了3~6天。
   积水成潭,积土成山,连你一生看表的时间加在一起,还要3天呢。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摘自《科学大观园》)
  
我如何安排时间(译自陶哲轩博客)
引自 Liu Xiaochuan’s Weblog--八月 8, 2008 at 9:53 上午 | In Maths(数学), life(生活) | 5 Comments
(原文:On time management by Terry Tao)
受到一些评论的鼓励,我最终决定在这里写一些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的建议。其实,我有这个打算已经一段时间了,可是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这方面也还在做着探索(读者应该看看我等着写的论文排了多少!)而且很多想法未必成熟。(已经有一些经验写在advice on writing papers,比如page on rapid prototyping)而且,我的一些个人经验恐怕也不能对所有人通通适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类型以及工作状态。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啊,经验啊,或者建议在评论中写出来。(其实,即使我自己的经验,我有时候也不能严格的遵照,挺遗憾的。)
这些经验并不系统,我慢慢的叙述如下。首先,我足够的幸运,自己的很多优秀的合作者都在我们合作的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比如最近我的博客大家看到的论文,很多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我的合作者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一般来讲,我觉得几个人合作的时候,虽然常常要花费的时间要多一些,但是每个人实际花费的力气却令人吃惊的少,而文章的质量却更高。我发现自己可以同时与很多人在不同的工作中合作(因为常常他们为主,或者该工作实际上在等待进一步发展。)可是在我独自写论文的时候,我却只能同时只做一件工作。
由于一些学院时间的规定,在夏季很多的工作要做结,数量要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多。这些工作都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比如,很快就要有一篇文章完成了。在这篇文章上,我们已经花费了三到四年;从2000年开始,我在关于波映射的全局正则问题(the global regularity problem for wave maps problem)上已经时断时续的花费了8年之久了。)所以说,当一篇论文一个星期就出现,这可不是说,从怀有这个论文的想法,到真正写出来,仅仅花费了一个星期。其实往往整个漫长过程多是不被世人所知的。
另外,我解决严肃数学问题的能力常常上下变化,甚至每天都有区别。有时候我可以在一个问题上连续想一个小时之久;而有时我更适合去把我和合作者们的草稿式的想法给具体到细节的写出来;另外一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只能收收邮件,改改错误,甚至打个盹,散散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应该根据自己的状态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如果我有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同时又有很好的状态,我可能就会关掉办公室的门,关掉网络,静下心来写这篇苦思已久的论文;而状态不行的时候呢,我就看看这一周的e-mail,投几篇篇论文,写写blog。总之我要做些跟精力的热情的高低很相配的工作。做数学够幸运的一点就是,你可以把大部分的工作在时间上做非常自由的调整(但是讲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外,我们必须围绕讲课的固定时间来做安排)。能够准确的判断自己在某个时段的工作能力以及对接下来的时间(比如这一天剩下的时间)做估计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太过自信,还是太不自信,在选择具体的工作内容的时候都会带来低效的后果。(我在这两方面可以说都有反面的经验。)
类似的。我有时会有一大堆事情,在长度,复杂度,困难度都非常不同。这一堆问题写在我的“要做”清单之中,如果其中有某个需要很细致的思考的话,我会完全排除掉其他干扰,只将注意力放在这一个问题之上,其他的能拖后的拖后,能放弃的放弃掉;我只有在各项工作都不会耗费我很多时间的情况下,才会同时在各个方面工作。(而且,我还在这些工作中都没有什么灵感。)常常发生的情况是,这些任务要比我预想的难,需要更多的精力,时间或者是耐心才能够完成。这时侯,你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休息点”(比如,证明一篇论文中的关键命题;写下讨论中的一个想法,写出来黑板上的某个灵感,或者把一个论文草稿具体完成到细节。)使得这件工作可以放下来不想一段时间,等到回来的时候依然能够很舒服从断开的地方直接继续原来的工作。应当避免在一件工作完成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没有找到合适的“休息点”。结果要么这件工作半途而废,要么留在脑袋中不能彻底忘掉,以至于影响其他的工作,而当你把这个问题捡起来的时候,常常要从前面的什么地方重新开始思考,浪费了时间。但是也无必要拿到一个任务就一次完全的完成,只要找到合适的暂停的地方就好。举一个俗气一些的例子:我在写信的时候(一般都是我工作状态较差,不能去做严肃的数学问题的时候),我会写完并打印好,装到信封之中,然后就把它们放在固定的地方,而一般不会马上就邮寄出去(包括很多类似的东西都放在一起)。直到我“固定的地方”堆满了文件,而我有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好做的时候,我会统一的把他们一起处理。(比如当我的电脑出点问题的时候,就是个不错的时机。)
一般的讲,有些不需要很集中精力处理的问题最好能够成批的处理,而那些需要集中精力分别应对的任务,就不要被杂事分散了力量。
跟所谓的“休息点”的寻找相关的一点就是要会把又大又长的任务给切碎,让他们变成若干的小问题,而且每个问题又能够有很好的独立性以及自洽性。最好不过的就是每个小问题都能有他自己的意义。举一个例子就是,我是完全不大可能一次性完整的写出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而当我把它们分成了19个部分之后,这些部分都相对可以很好的处理,而且又能够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且,我还发现,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上也常常很有效。我提前宣布要讲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这给我带来很多动力,不至于半途而废。)
(译者注: lectures on the Poincaré conjecture 是陶教授今年的一门博士课程,课程参考著名的Perelman的三篇论文,田刚的500页的书,以及朱熹平,曹怀东的300页的论文为教材。由于课程非常艰深,因此上课的具体要求十分简单,只要坚持听课就好,没有任何的作业或者考试要求。这门课的主页以及所有讲义在陶教授的博客上可以看到,链接在这里。)
现代文字处理的优点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间断下来,将草稿保存。又很容易找个时间继续。这个blog就是这样。我非常惊叹于在计算机时代之前的那些数学家们,他们居然能够写出如此高质量的论文甚至是厚厚的一本书。而我即使有秘书的帮助,也会觉得这件事相当的困难。
有时候应当花费大段的时间来学习某种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将会在未来不断的被使用。这其中一个好的例子就是数学中的latex编辑软件。如果你打算写很多的论文,那么就应该花费些时间仔细研究一下这个软件,给自己将来带来方便。好好的学习一下譬如怎么画图怎么做表等等。近来,我试图利用宏定义的方法将标准的latex码(如\begin{theorem} … \end{theorem} \begin{proof} … \end{proof}等等)简化,节约了击键次数。每次的时间节约当然很少,但是累计起来,效果就会不同。而且,在工作的时候如果有效率很高的感觉,人也会精神抖擞,士气高涨。(写长论文的时候就能有体会。)
而在另外的一些情况下,却反而可以对一些任务进行推迟,延误,甚至放下去做些其他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同样的重要。面对一个给定的任务,如果一个人等到自己的技能更强悍,或者是发生了某件事情使得这个任务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那么这个工作显然就变得简单了。比如,我目前关于波映射的论文( papers on wave maps)被延误了好些年,主要是因为我自己没能坚持。然而回想起来,我看到把论文放在那一段时间也有不错的方面。当初我计划中的方法在技术上简直是个噩梦。真的很有必要等待合适的工具出现,等待对这个领域的理解的加深,然后在对问题有更深刻更有效的处理。  
我的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要制定一个计划之后要尽最大努力坚持下去,一个不能全心投入的计划还不如干脆没有计划。我的计划包括我自己的PDA和笔记本,我的e-mail同步。我的各种计划和办公室中其他的设计好的东西保持一致。我还有一个“保留的”黑板,上面写得东西也许只有我自己能完全明白。我并不想很详细的在这里把这些写的很详细。总之,我已经很习惯于我的这些计划,而且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非常好(尽管我可不希望有人把我的黑板擦干净!).选择怎样的计划显然是一个非常隐私的事情,我当然也不大可能对每个人给出最好的建议,只能讲讲自己正在实施的方法.我认为这些方法给我赢得了很多的时间;我不用花费精力去考虑自己在周二下午3点钟该做些什么;为了目的A,B,C,在X,Y,Z方面都需要做些什么也不用再操心,这样我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理解数学本身,抑或证明一个有难度的命题,或者什么其他的的工作. 
哦,最后还有一条:有时又需要及时放弃自己的规则而容许有效地调整。比如说,当我在午饭时(随便抓些东西吃吃)为下午的工作做计划时,有时会被同事或某个访问者所打断,结果要出去吃饭。结果常常发生的情况是,在这顿饭上我得到的比在办公室中更多更好(在数学上或者在其他方面),尽管不是按我事先所预料的方式。而且这个过程常常更令人愉快 (有时候,脱离会议讲座甚至脱离会议本身去做自己的论文也会有相同效果)

合理分配时间 

2012-10-14 20:50:33|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时间与金钱一样也要吝啬试用,否则难成大器。当然钱失去以后,还可以想办法赚回来,可是时间一旦失去就再也追不回来了。想重温一次青春岁月,绝不可能,所以我们对时间一定要吝啬地加以使用。
怎样可以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中得到最大的回报呢?下面的办法值得一试。
(1)       确定每天的目标,养成列出每天工作安排的习惯。
奏效是指把一项工作做合适,效率是指把一项最关键的工作做好。
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按其重要性大小编成号码。明天上午头一件事是考虑第一项,做,直到完毕。在做第二项,如此下去。如果没有全做完,不要于心不安,因为照此办法完不了,那么用其他办法也是做不了的。
(2)       最充分地利用有效率时间。
如果你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你就能花最小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何时做事最有效率?因人而异。
(3)       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事。
重要的不是做一件事花多少时间,而是有多少不受干扰的时间。全力猛攻,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零打碎敲,往往失败而归,一次只能考虑一件事,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4)       不要做完人。
不要求万事完美,如书信中有几个错别字,改一下即可,不必重誉。
(5)       利用做事的时间
如将看病、理发的等候时间,用来定计划、写信,甚至考虑写作提纲。
(6)       区别紧迫性和重要性。
紧急的事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不一定紧急。二者无必然联系,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把我们的一生花费在叫紧急的事上,而忽视了不那么紧急但比较重要的事情。
当你面前摆着一堆问题时,应问问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把它作为最先着手之事。如果你听任自己让紧急的事情左右,你的生活中就会充满危机。
(7)       要有条理。
如笔记要分类,以便查找。不可乱放一气,浪费时间找东西。
(8)       学会说不行
事半功倍之道是学会拒绝。要砍掉一切不必要的义务和约会。
(9)       尽量利用简便工具
 如电话通话信息,只需几分钟,而写信却要好几天。
(10)   分配家务
  做父母的如果不把一些家务分配给孩子做,那是对双方都有害。
(11)   适当的休息
  一种工作做久了可以改换另一种,从事一些休闲活动以消除疲劳,换得新的精力。
 
人生真谛
“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说的不对,一寸光阴一寸金也难成交易。金钱从指缝中掉出可以捡起,而时间,一旦流走便再也无法找回。


时间的划分 (2009-04-26 16:55:18)转载▼
标签: 励志 马拉松比赛 学习的重要性 睡眠 休闲时间 杂谈 分类: 销售人生
 
 
时间可以花费在不同的事情上,因此就有了工作或学习时间、休闲时间、家庭时间、个人时间、思考时间等。
 
1.工作或学习时间
时间用在工作,或用在学习上,称为工作或者学习时间,它是为了谋生以及充实生活。
学习是谋生前的准备,或者是工作时的进修,也是为了充实生活。工作并不是你生命的全部,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来临。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每个人都必须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或者熟悉新事物。
 
2.休闲时间
休闲时间包括休息、睡眠及体育活动。人生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你别一开始就猛冲,浪费甚至透支了你的体力,要懂得放松,要养成一种良好的睡眠、休闲以及运动的习惯,才能把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3.家庭时间
家庭是你休息最佳的避风港,只有家人与你没有所谓的利害关系。你要跟家人真心地相处,不要到了需要时你时才回家,你才懂得去珍惜亲情。
 
4.个人时间
个人时间是用来修身养性、充实自我的,是完全属于个人独自享受的时间。个人时间就是自己跟自己约会的那种时间。每个人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甚至在家中,都有一种不允许被侵犯的个人时间,利用这些时间人们可以充实自己。
 
5.思考时间
    思考时间就是思考未来的时间。思考时间可着重用在计划自己未来的发展,也可用在反省以前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是不是值得等。思考如何再改进,如何再调整,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必特别为了什么目的思考,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想象,可以胡思乱想,如果发现了一些好的想法,或者是一些好的理念就应该立刻把它记下来。

时间的运用 (2009-04-26 16:52:42)转载▼
标签: 弹性 一大部分 首要时间 零碎时间 固定时间 杂谈 分类: 销售人生
时间运用分为几类时间:大块时间、首要时间、零碎时间、固定时间、安静时间、弹性时间、交通时间。
 
1.大块时间
你每天都要用一大部分的时间来完成当天重要的事情,大块的时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其实也可以分散地安排大块时间,这样安排时间你便会觉得身心愉快,且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2.首要时间
一日之际在于晨。
首要时间与大块时间接近,它指每天早晨的那段时间。有人把早晨的时间用来进修,有人把早晨的时间用来运动,有人把早晨的时间用来做一些重要的思考,因人而异。
 
3.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要,但是这种时间如果能够把它积少成多,化零为整,把那些小块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很少的时间来做一些小事,坚持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零碎时间称为时间的存储器。
 
4.固定时间
如果觉得某项工作在某个时段内进行效果最好,把它固定下来,就称为固定时间。
 
5.安静时间
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是否能够专心有效,环境的因素是很大的,不少办公室都感觉到非常吵闹,工作经常受到干扰,这时可以由大家互相来约定,安排一段安静的时间。
 
6.弹性时间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时间,最好是留有弹性,即预估的时间应该稍微宽裕些。可以在两三项工作之后,安排一个弹性时间,来弥补以前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者说是留作被干扰以后的调节时间。弹性时间不能够太长,10分钟甚至20分钟是比较适当的。
 
7.交通时间
一般人对交通时间都是用两个字来形容:抱怨,特别是居住在大城市或者都市里的人。
所以要工作有效率,就要学习如何去缩短或利用你的交通时间,例如早点出门,晚点回家,选择走哪条路线,坐车的时候你还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充实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习时间管理自我总结
如何削减工作,同时提升业绩
美国父母怎样让孩子爱上家务活
2018.11:家务劳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田童等)
【有声】当家务劳动纳入小学生作业,12个诀窍让孩子爱上做家务
家庭心理百科,一本值得所有人收藏的百科全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