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祭文 博大精深——祝贺刘君瑞老师《长安祭文》出版

阳春三月,百花竞艳;长安文坛,佳作呈现。

经过长期的积累收集,昼夜的反复编撰整理,刘君瑞老师辛勤编著的《长安祭文》终于出版与读者见面,反响热烈,赞誉一片。

刘君瑞老师编著的《长安祭文》分“编者的话”“题写字画”“朋友的话”“公祭活动”“祭黄帝文”“讣告发布”“生平简介”“告别程序”“悼念跋文”“祭祖父母(祭高堂)”“祭奠名人”“祭奠父母”“祭奠父亲”“祭奠母亲”“祭奠恩师”“祭奠兄嫂”“祭奠夫君”“祭奠贤妻”“祭奠朋友”“祭奠同学”“祭碑祭龙”“致感谢辞”“逢节思亲”“悼晚辈文(白发送黑发)”“礼宾说辞”“孝顺长辈”“贺寿祝寿”“引魂幡例”“七数单例(期服单)”“挽联精选”“有关常识”“碑文范例”等三十多个栏目,然后分门别类,根据栏目编发文章。

“含笑九泉,名留千秋。”“精神永生,风范长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叶老归根,岁逝人白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佛门有净土,道家有仙境。”“天涯地角有穷处,唯有相思无尽处。”……

《长安祭文》有600多页,数十万字。作者有246位,文章的写作发自内心深处,是生者对逝者的深情怀念。字字血,句句泪。就连刘君瑞、吾和其他编校老师看后也泪流不止,泣泣悲哀。长安祭文的作者有写高堂的,有写老师、同学的、有写夫君、妻子、朋友的,更多的是写父母亲的……从养育之恩,悉心照料、工作学习、成家立业、关心子孙等等生活点点滴滴写起,带着深厚的感情,从不同方面怀念亲人,讴歌逝者的生活不易,人生艰难和创业历程;赞美逝者平凡中的伟大,伟大中的不平凡!

“三载麻衣有尽日,百年恩惠无忘时。” 不论是人有病时的端汤喂饭,擦屎倒尿还是倒头后的泣哭哀号声,亲情重如山,恩情深似海。长安祭文段落语句中,无不体现出亲人的为人处世,善人善心,亲朋好友的好口碑,逝者高大光辉的楷模形象在影响激励者后人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争取人生更大的光荣。

祭文就是祭祀或祭奠时用文字表述哀悼或祷祝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其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逝者生前的经历和人生奋斗的艰难历程,颂扬逝者的业绩品德,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性文章,是专供祭祀时声情并茂发自内心来诵读的话语。

祭文是由汉代以后的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长安大部分祭文,都以四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其它文辞也有、但少见。

《长安祭文》都写的是亲历亲见亲闻之事,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恩情、感动人心的点点滴滴,用感恩的文字抒发心中的情感。祭文作为祭祀者对逝者、对先祖、对神灵吟诵的文辞,以严谨深情的笔调,从内心抒发对逝者的追述和怀念。

《长安祭文》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把逝者生前的经历付出用“祭文”的形式表述给读者,从而使逝者欣慰,使健在的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受到鼓舞和激励。在沉痛的思念中,感召后代、循着前辈的足迹上下求索,不断努力奋进。总之,祭文是纪念亲人,教育后代可供参考的家书。

思故深追远,百善孝当先。常见祭文和悼词的区分:祭文可以在逝者任何时候使用,而悼词只有一次,但祭文可以在起灵送埋前,十字路口和坟茔前很多次。悼词只能在葬礼上宣读,但祭文不仅举行葬礼时要唱,而且是逢祭即唱。悼词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而祭文多带有唯心色彩。悼词是表情朗读,可由他人代写,但不可随便任由他人代读。祭文可由他人(主持人、司仪、先生、宗教人士等)代读。祭文侧重叙述逝者往事抒发哀悼之情;悼词除此之外还应阐述事理。祭文可以在灵堂前、墓地等颂唱,亦可以是死者的“正寝;”可以在家祠、也可以在宗庙,还可以在名山大川江河如“泰山”“黄河”等处,范围极广。而宣读悼词,一般在牺牲处、死者单位、大厅,公墓、追悼会场等公众场合举行。

世上万物生,唯人最重情;孝为百善首,愿君有爱心。历史纪念的起点,人生里程的终点。要写好祭文,应注意书写的格式。主要有:1. 标题 写成祭xx或xxx文;xx或x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的关系。

2. 开头 写祭文。一般以“惟”或“哀惟”字开头。“惟”是发语词,无它意。祭文以“哀惟”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说明的问题。

3. 内容 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写死者生平及感人事迹。昔日的祭文,语言文字上要求都押韵。

4, 结尾 常用“伏惟尚飨” 一词结尾。其意思是孝子伏在地上虔诚恭请逝者品尝美味佳肴等贡品。

……

生老病死去,祭文抒心声。青史留英名,美名垂千古。《长安祭文》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部分伟人、皇帝、诸侯将相的文章,以充分体现出本书的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埋人之处称坟、墓或坟墓、坟茔、坟园、墓园等称谓。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其称谓也有不同。如埋“皇帝”“英烈”的地方称“陵”;埋大臣、名人的地方称“墓”或“坟”。如少陵原上汉宣帝刘询的陵即杜陵,大兆街道郭村的张(勇) 侯坟等。

鸦有反哺心,羊知跪乳恩。赴丧吊唁,少不了行跪拜礼的仪式。

行礼姿势:1. 注目礼 是一般的常见礼,与人见面,需面带笑容(吊唁除外) ;两眼平视对方并问好。

2.握手礼 亲朋好友见面,先靠近对方,伸出右手与对方握手摇动致意,表示亲热。同时向对方问好,谈笑风生。

3. 拱手礼 左右手平抱拳,拱手不超过眼睛,向对方摇动2----3次,表示话别致意。

4. 鞠躬礼 立正式,头正体直;最亲长辈,可达90度的鞠躬礼;一般长辈可行45度的鞠躬礼。

5. 跪拜礼 立正式,先行作揖礼;跪,左脚向前跨半步,右脚跪下;再将左脚收回跪下。双手同时伸出,与肩同宽触地;升,平升;腰挺直,左脚向前伸半步,屈膝;右脚起立,左脚收回并靠拢右脚,再行作揖礼。

说明:孝子行跪拜礼叫“稽颡(音啥)” 、 要五体投地(双脚、双肘和头) 。脉侄行跪拜礼叫“稽首” ;堂侄行跪拜礼叫“泪稽” ;客人来宾行跪拜礼叫“叩首”,额头离地约4----5寸的距离。

长安祭文,博大精深。《长安祭文》,图文并茂,书中收录有省市区已故石宪章、吴三大、陈忠实及茹桂、萧焕、王仁志、刘永杰、李文艺、刘喜良等50多位知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绘画、碑文佳作。还有知名司仪、主持人及专家的撰稿246篇。祭文有诗歌、楹联、散文、丧联、讣告、引魂幡范例、碑文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追记逝者,颂扬亲人的业绩和高尚品德。

《长安祭文》这本书是刘君瑞老师多年来辛勤整理,不辞辛苦采集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呕心沥血编撰的一部丧葬民俗文化著作,可收集、可参考、可运用的工具书。资料性、操作性强,有着存史、收藏和研究价值。

大爱无疆,出书留香。十多年来,刘君瑞老师先后自费编著出版了《长安区教育局通讯实录》《远程教育在长安》《长安教师、学生电脑作品汇编》《长安婚礼实用手册》《怀念任雨水》《长安红白喜事纪实》《婚丧礼仪》《长安话(上集)》《长安话(中集)》《贺寿大全》《长安话(全集)》《同学联谊会(纪念册)》《长安祭文(上集)》等13本书,而且是自费编印出版,没收过他人一分钱,而他却昼夜劳神费力,奔波在城乡各地,连同复印,印刷、请作者、编者、校对人员座谈、吃饭招待等花销计31.8万元。

日常俭朴为典范,爱心美德堪称赞!善心善念善壮举,热心热爱存热血。捧读《长安祭文》感慨万千,众多的语言难以表达我和读者大众的心意。来自心底一句话:挚友诚祝刘君瑞老师的《长安祭文》出版!

2022年3月18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办公室副主任 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殡葬服务中的常见概念
祭祀仪式.
祭祖、祭文的起源与演变
【祭文·悼词】向谁诉说
客家族丧葬习俗
龙泉人物之——礼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