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巩义宋陵探秘——宋仁宗永昭陵和元德李后陵的考古发掘记

摘要:1984年到1998年,在河南省巩义市南郊,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北宋皇家陵园中的一座后陵、一座王陵和一座帝陵。根据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文物部门还对帝陵进行了复建。百年内不动帝王陵是全体考古工作者的共识,可北宋皇陵为何被接连发掘?发掘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些什么?显赫的皇家陵寝又随葬了哪些文物?

1981年秋天,由于连降暴雨,巩义市北宋皇陵陵区部分帝后陵台,也就是保护地宫的封土堆接连塌陷,甚至一些深埋在地下的地宫都暴露了出来。

巩义宋陵陵区,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15千米,范围涉及西村、芝田、回郭三个乡镇及部分市区。北宋时期的九位帝王,除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所掳,其余七帝再加上宋太祖的父亲,被追谥为宣祖的赵弘殷都埋葬于此。因此合称“七帝八陵”。

另外,前后延续了167年,堪称经济繁荣、文化卓绝的北宋,还有数量庞大的后、妃和宗室亲王、皇孙以及赵普、高怀德、杨六郎的功臣名将死后也葬在这里。让陵区仅高等级墓葬的数量就有近千座。

皇陵受灾的消息很快被汇报给了国家文物局,汇报中,巩义文物部门趁势提出能否借机对帝陵开展发掘。

当时国家文物局批准了一个,发掘一个帝陵,但当时我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感觉到没有经验,说先发掘一个皇后陵积累经验

经过多次考察,考古队最终还是向国家文物局提议,先发掘一座规模较小的后陵积累经验。这个方案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1984年10月,由时任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的赵青云担任领队,宋陵考古队最终将发掘目标确定为元德李后陵。

发掘前的元德李后陵

李后陵在西村镇滹沱村东北,是宋太宗赵光义永熙陵三座祔葬后陵中的一座。

李后陵封土

1981年的暴雨,造成李后陵陵台南部大范围坍塌,陷坑长10米,最宽处足有8米。坑底直达地宫顶部。

塌陷的坑洞

宋陵从北宋灭亡以后,金兵来了之后就进行了盗掘,金兵撤了以后,又建立了一个伪齐政权,伪齐政权他们专门有一个叫淘沙宫,当时有专门的一个职位专门对宋陵进行盗掘

元德李后陵虽然屡遭不幸,但考古队员却发现永熙陵的三座祔葬后陵中,只有它最特殊。另外两座后陵不仅规模小,而且形状也不规则,相邻的两条底边长度,甚至存在着一到两米的误差。

查阅史料后,考古队员发现,这是因为李后陵的主人身份非同一般。

元德李后陵是宋真宗的生母,母以子为贵,她就被封为皇太后,因此她埋葬的时候是按皇太后的身份在这儿安葬的

发掘场景

1984年10月15日,李后陵发掘正式开始。考古队员兵分两路,一路深入地下,通过墓道寻找地宫开口;一路清理地表,发掘陵园地面建筑遗存。

李后陵的发掘一开始非常顺利,距离陵台外围3米左右,考古队员很快找到了地宫的长方形墓口。从墓口南北长25米,东西宽22.5米的范围来看,地宫建筑规模不小。

李后陵规模

墓口范围确定,根据宋陵葬制,考古队员又在墓口南侧34米处找到了隐藏在地层下的墓道开口。

但是发掘难度太大,因为它太深,深15米,而且塌陷又特别严重,因此我们采取了加固的措施,后来连续发掘将近了一年

李后陵墓道宽3.8米,自南向北持续向地底倾斜,地宫入口就在墓道的最深处。在相当于五层地下室的地方清理墓葬,即使对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来说,也是一种意志力的考验。

在清理墓道填土的漫长过程中,地表工作很快有了收获。宫城、神墙、神门、神道、乳台、阙台的位置被一一确认。

与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450米的永熙陵相比,只有250米长、110米宽的李后陵,陵园面积还不足前者的二十分之一,但形制大致相同,布局依然统一。发掘这样一座后陵,在降低难度的同时,一样可以深入了解宋代陵寝制度,为了解整个巩义北宋皇陵,甚至绍兴的南宋六陵提供宝贵的资料。

与现存的北京故宫、西安明城墙一样,李后陵同样是一个对称式的建筑群。陵台和地宫四周是由四道长110米的神墙围城的宫城。神墙开有东、西、南、北四道神门,南神门外延伸出一条长140米、宽38米的神道,同时也是整个陵园的中轴线,神道自南向北,两侧分别有阙台、乳台、望柱各一对,石像生则依次是四位控马官、一对石马、两对石虎、两对石羊以及武臣、文臣各两名。

值得庆幸的是,历经千年岁月,尽管陵园早已变成农田,建筑也不复存在,但石刻却依然挺立在风雨中。

因为到元代,宋陵都尽礼为墟,因此地面的建筑基址现在都全部毁掉,就剩了个废墟,但是每个陵除了地面的神道石刻保留以外,就是它的阙台、乳台、角阙、门阙、陵台这些都存在

阙台

阙台,又称“鹊台”,考古发掘证实,这种最初只是起瞭望、防御等作用的军事建筑自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演化成了彰显威仪的礼制建筑。

李后陵阙台地面部分早已消失,只剩深埋地下的夯土基址,但阙台北侧约70米处,同样呈对称分布的两座乳台却依然保留有高出地面大约两米的夯土

残存地表的夯土

乳台也是阙台的一种,根据文献记载,这种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建筑又叫“三出阙”,因为外形酷似乳房,才有了这个名字。但不要以为乳台只是俗称,《宋史·礼志二六》中就详细记载着“大行皇后太后山陵,乳台二,各高二丈七尺”。

由于宋尺的长度与今天大致相当,也就是说李后陵的乳台高九米左右,庄严肃穆,应该是一座复杂的多层建筑。

在摸清地面建筑遗迹保存状态的同时,墓道填土的发掘在不断进行。1985年春天,考古队员终于接近了地宫入口,发觉过程之所以长达数月,除了土方数量惊人,还因为自地表向下3米之后,他们就遇到了一层又一层,由青石片、河卵石或碎砖块铺设的防盗层。

墓道中由青石片、河卵石或碎砖块铺设的防盗层

从盛唐到南宋,用类似方法填充墓道的例子很多,但每一次墓葬被盗,盗墓贼都不是从墓道进出,而是直接用暴力破坏穹顶,让墓主人的这项防盗措施形同虚设。

地宫入口宽4.3米,高6米,顶部是砖砌拱形结构。考古队员发现尽管墓道本身没有被盗扰的迹象,但原本用来封堵入口的封门墙,却只剩下了靠近地面的一两层,明显是有人从内侧拆除。封门墙后的地面上,还有两扇倒塌的石门。

倒塌的石门

墓门的后边就是甬道,甬道后边就是墓室,宋陵的墓室,就是我们发掘的这个元德李后陵的墓室,它是个相当于蒙古包的形状

与汉唐帝王空间巨大,形制复杂的山陵不同,贵为皇太后,陵墓又营建于儿子登上皇位之后,但元德李后陵地宫,依旧只能用简陋来形容。跨过封门墙,在灯光的照耀下,甬道尽头圆形的墓室一目了然。

李后陵墓室平面是一个直径约8米的圆形,墓顶凸出,做穹窿状,最高处距离墓底足有12.26米,如果不考虑甬道部分,陵墓地宫更像是一枚竖立着的圆头炮弹。

李后陵地宫对地面建筑的模仿,不仅仅体现在外形上,走进墓室,考古队员发现围绕墓室一周,立柱与立柱之间共有11个壁画,其中正对墓门的北壁,布满了立体砖雕,引人注目。

它下部的墓壁都是砖雕的一些仿木建筑的形制,比如北边有墓门,两侧有窗,窗两边还有桌椅,包括灯架、衣架等一些细节

砖雕仿木建筑

砖雕仿木建筑

砖雕仿木建筑

来不及仔细查看墓壁砖雕的细节,考古队员就发现了三处触目惊心的被盗痕迹。墓室穹顶南部的坍塌,正对着陵台陷坑的位置,东部和北部也各有一个盗洞。三处盗洞中,北盗洞曾经被人填实,说明它应该形成于第一次盗扰。盗扰发生后,还有人进行过保护;东盗洞上口淤塞,应该是自然形成;南部的坍塌明显时代最晚。

尽管被多次破坏,但置身于幽暗的墓室中,抬头仰望12米高的穹顶,考古队员还是觉得十分震撼。

墓顶星空图

墓顶是星象图,就是用蓝灰刷了以后,上面点的白灰这种就是星星,另外还有银河,就有一道银河横穿顶部

三次严重盗扰过后,李后陵地宫主墓室内堆满了淤土,淤土上部甚至还残留着不少近现代瓷片,应该是盗墓贼用来照明后遗弃的碗、盏。进入地宫后,处理这些淤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考古队员不仅要清理塌落在里面的墓砖,还要对每一捧泥土细致过筛,寻找每一块哪怕很细微的包含物。

筛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不少瓷器残片,并据此复原了一批器物。

瓷器也出土了几十件,几十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越窑瓷器,越窑瓷器出土有几件,但最好的一个是比较大的龙盘;第二个我们叫套盒,还带盖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越窑青瓷明澈如冰,温润如玉,釉色青中带绿,其中的精品又被称为“秘色瓷”,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越窑生产延续千年,自东汉一直到宋,盛唐时期开始居全国之冠,五代时更是成为御用贡品,臣、庶不得使用。

李后陵所处的北宋初期,恰好是越窑青瓷登峰造极的时刻,为太后随葬的这几件青瓷更是优中选优的精品,因此。尽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损,但在藏品丰富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库房依然被纳入了珍品的范畴。

套盒

残存青瓷

破损青瓷碗

躲过劫难,幸存于墓室淤土又被一片片比对,黏合,发掘结束后修复的数十件瓷器,除了珍贵的越窑精品,还有不少是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定窑烧制出的瓷器。

定窑瓷器

与其他名窑相比,定窑白瓷因为存世数量最多,一直被认为主要是供民间使用。但李后陵出土的这些白瓷,却颠覆了以往学术界的认识。

带“官”款

在白瓷器物的足部附近,发现了刻有“官”字的款,发现了有十几个带“官”字的文字,说明这个等级肯定是皇家等级。

越窑瓷器

十几件白瓷都带有“官”字底,恰恰就是所谓官窑最直接的体现,这个发现不仅让人们需要重新认识定窑,还意外解开了陶瓷史上的一段公案。

今天,官窑瓷器价值惊人,已经成了所有人们的共识,官窑这个概念,虽然是泛指历朝历代由官府烧造的瓷器,但过去人们一致认为,最早的官窑开创于北宋末年的徽宗时期,而且窑址无从寻觅。因此只有在南宋高宗之后才有真正意义的官窑。

但李后陵的发掘证实,官窑至少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出现,人们以为早已熟知的定窑不仅仅是用来烧制民用瓷器,它才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官窑、御窑。

在筛查淤土、寻找瓷片的过程中,考古队员还陆续发现了一些晶莹剔透,表面经过打磨的长条形玉片。

玉片

更加让人惊喜的是,在这些长短不一的玉片上,还有不少曾经用金粉修饰过的文字。一边继续清理淤土,一边解读逐渐丰富的文字内容,考古队员很快意识到这些玉片就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文书--玉册。

李后陵玉册上的文字内容,是以宋真宗语气哀告天地、缅怀慈母。

1985年8月20日,北宋巩义皇陵的第一次发掘正式结束,尽管只是一座祔葬帝陵左近,规模小了很多的后陵,但这毕竟是人们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发掘宋代皇陵,同时它依然是已发掘的宋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李后陵形制复杂,纪年准确,堪称为宋墓发掘树立了一把标尺。同时,对李后陵的发掘也表明北宋皇陵的确经历过多次盗扰,其他帝陵暂时没有发掘的必要,巩义北宋皇陵又一次沉寂了下来。

1994年,整个陵区的全面调查结束后,考古队出版了一本名为《北宋皇陵》的专著,虽然没有对任何陵墓进行发掘,但他们依然根据钻探资料及文献记载摸清了帝后陵寝地宫的大致情况。

北宋的地宫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发掘的元德李后陵,就是宋太祖、宋太宗,前三个帝陵都应该是砖砌的单室墓

尽管规模大了不少,但与元德李后陵一样,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地宫也只是一座砖砌的单室。北宋帝陵的第二个阶段包括两座帝陵(宋真宗的永定陵和宋仁宗的永昭陵),在经历咸平之治,经济繁荣之后,这两位皇帝也仅仅是把砖砌的墓室改成了石砌。第三个阶段包括后来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和宋哲宗的永泰陵,这三个帝陵墓室应该是双层墓室。

众所周知,因为国破家亡,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北狩而去,在巩义只留下后人建立的衣冠冢,没有被计入七帝八陵。

1995年春天,一直在思考对宋陵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的巩义市政府,也筹措了部分资金,向国家文物局提出要对北宋帝陵进行修复。经过慎重思考,这一年夏天,国家文物局最终确定了宋陵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当时国家文物局批的是把宋仁宗永昭陵可以复原一下,这样的话就是让现在的观众能够看到当时宋陵的一个当时的面貌,当然要复原就要进行地下的考古发掘

面对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方针政策和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禁止发掘帝王陵寝的规定,考古队决定这次发掘不涉及帝陵地宫,仅仅对地面建筑进行了考古发掘。

永昭陵建筑基址的发掘波澜不惊,人们发现尽管从占地面积看,永昭陵比元德李后陵大了将近26倍,但基本布局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考古队员按图索骥,很快在相应位置上发现了或被岁月磨平或依然有夯土堆积的建筑遗存。只是在25万平方米巨大的陵园范围内,要对这么多目标展开发掘,需要移除的土方数量惊人。从1995年5月一直到1998年6月,考古队用了4个年度对宋仁宗永昭陵的上宫进行了全面的发掘。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之所以选择永昭陵作为发掘目标,是因为这座帝陵处在整个宋陵的最北端,已经深入了巩义城区。在巩义市政府的计划中,对它进行修复,可以方便市民就近感受北宋帝王陵寝的庄严肃穆。

1998年6月,永昭陵上宫建筑遗存发掘宣告结束,连续工作四年,考古工作者对北宋帝陵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宋陵的研究和认识,可以对汉陵或者唐陵有一个认识,宋陵继承了汉唐陵寝的一部分,但是又有它自己独特的一种面貌

与汉唐帝陵类似,北宋帝陵同样面南背北,但进入汉唐帝陵地势越走越高,让人肃然起敬。可是在巩义,一切却都是反过来的。那么这个违背人类心理规律,打破以往传统的设计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它是完全按照堪舆学说建造的

古人历来崇尚堪舆学说,汉唐时期也不例外,但为何宋陵的堪舆格局差异明显。原来,北宋皇室执行的是一套全新的堪舆学说,就是《五音姓利》学说。

这套学说把人的姓氏分成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又和阴阳五行的土、金、木、火、水相对应。

四方、五行、阴阳、姓氏、五音利宜、山水凶忌,北宋唯一官修阴阳术书《地理新书》就详细记载了这套复杂的堪舆术。根据这个原理,最终又结合巩义的地形特征,才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帝王陵寝堪舆格局。

公元1127年,曾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北宋政权却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图景中轰然倒塌。今天,重现世间的帝陵依旧庄严肃穆,但不同的是,每一位游人都能走进其中去碰触历史那依然颤动的脉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皇陵【永熙陵 定陵】
河南巩义:宋陵结构简释(北宋陵01)
为什么宋陵没有考古价值?
【FENG说】丰台史话(99)| 金中都的前世今生:避暑之地大葆台(下)
解密北宋皇陵:从不可一世到无人问津
【秦始皇陵地宫的秘密 】(图文+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