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感于《书法和奥数》一文
读此文,亦有同感。是啊,在一个书法故乡的泱泱大国,当下的书法,已经多被当做功利化的工具,甚是可悲可叹。书法的传承依靠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最要紧的是责任和义务。

书法与奥数

 2013042315:13 来源:新民晚报 A5版)

方翔

  近日,“汉韵和风:青山杉雨的收藏与书法作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从日本专程赶来的400多位“粉丝”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书法源于中国,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书法艺术最有发言权。日本的书道是融合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与中国书法不可比,进入近代以后,两者更是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书法的理解和展示都不同。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表示:“日本的书道会与中国的各级书法协会不同,书道会还肩负有推广和普及书法的责任,书协则强调其中个人的创作。从这个角度上看,或许日本对书法的重视与训练超过了中国。”今年日本举行的“书圣王羲之”特展,虽然票价高达1500日元(约合100元人民币),但参观人次达到了20万,最多的一天约有8000人,因为人实在太多,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20多分钟才能进场,看完整个展览需要耗时4个多小时。

  近年来,我们对于书法推广的力度不可谓不强,像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在国内,书法培训班不少,但充满了“功利化”思维,比如作为考试加分的依据、赚钱谋生的手段,甚至是通往艺术院校的敲门砖,但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能有专程出国去看一场书法展览的“痴迷”呢?

  当一种爱好披上功利色彩,成为一项任务、一种目的之后,它就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书法如此,奥数也不例外。奥数作为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为选取富有数学天分的孩子,而特别创立的一种竞赛形式,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许多优胜者后来成了杰出数学家,如沃尔夫奖获得者卢瓦兹、菲尔兹奖获得者德林菲尔德等。但是在我国,中小学“奥数班”却过于火热,并且日趋功利化和低龄化。奥数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现他们的数学才能。如果这一工作没有预先做好,在低年级就大搞数学竞赛,拔苗助长,多数人将会逐渐失去解题本领,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无论是书法,还是奥数,在现实中不断地被我们功利化、职业化,它们不再是休闲范畴的一种爱好,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玩”的过程比结果重要,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一旦改变了目的,过程也将变味,那种先天的乐趣就消失于无形之中了。不要让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沾上功利的色彩,提升个人涵养重在内部的素质,不是外在的需求。只有脱离功利观,才能让生活通过它们回归到幸福快乐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如果去了功利还有几人真的喜欢爱好
天涯问答:中国书法批判
王镛 | 通过艺术去谋求功利,肯定就耐不住寂寞
崔寒柏:那么多书法展赛,究竟有何意义?!
把奥数功利化是对奥数的歪曲和亵渎,而盲目否定则是愚昧的表现
【文化艺术】黄成书法作品展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