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住历史的“佛村围子”

来源:淄川发布

佛村围子

作者:李先进


 佛 村

 

      淄川城东约25里有一村,名叫佛村。地处王宝山西麓。现有人口8000多,是淄川区东部三大村庄——井筒、蓼坞、和尚庄(佛村)之一。据《淄博市地名志》载:“佛村,约建村于元代。据考晏姓为明代以前世代户,村初以东山上三教堂之佛寺移于村内,命村名和尚庄。清初以位于夏禹河北岸山坡上改称河上庄。清后期更称佛村。后因村大不便管理即分为北佛、南佛、仙佛。建国后又将仙佛分为南仙、北仙,统称佛村。”古代该村位居淄川县的东部边缘,是重要的集镇,村东濒临青州府益都县交界。村庄地处东部山区一个十字路口上,古代淄川至青州的大道穿村而过,向南可去南峪达太河、莱芜,向西北可达千峪、罗村、张店。

        到佛村考察,一进村头,看见一搞维修的门头,上前打听情况,老板叫王继明,是一位热心人,原籍是井筒。他拿出了家里珍藏的《孙氏家史》,热情作介绍,并放下门头上的工作,义务当向导,带我到村里找围子墙和门,找人了解情况。

        据《佛村孙氏家谱》载:佛村孙氏至九世就成为名门望族。九世洙,年高德劭,蒙恩准授乡饮耆宾,八品顶戴,寿八十六岁。九世涧,字乐泉。万千之四子。品行端方,蒙恩准授乡饮耆宾,赐给八品顶戴,匾额奖励。自古耕读传家,教子义方,寿八十四岁。其长子景宁,字衡元,品行端方,允协乡评,蒙恩准授乡饮耆宾,赐给八品顶戴,匾额奖励。寿八十一岁。

        万千之三子涷的二子景选,年高有识,蒙恩准授乡饮耆宾,赐给八品顶戴。十一世宏照,清光绪元年举乡饮耆宾。

        因村庄地处淄川、益都两县交界,是管辖薄弱的地方,故盗匪出没频繁,活动猖獗。明代至清末、民初是盗匪横行时常出没,官军、义军、盗匪经常路过。为躲避战乱和盗匪的袭扰,经常拖老带小举家和全村人逃荒避难。那时老百姓有一句常用的话“逃荒、逃难、逃反”,村里逃得空无一人,家中值钱的东西被抢劫一空。一旦跑得慢一点,碰上盗匪就掉了性命。一次,北佛村得到盗匪来了的消息,全村家家户户仓皇外逃。有一户人家,已逃出到庄头上,忘了拿吃的东西,男主人急忙回家去拿,拿上后急忙从屋里往外跑,刚到院子里,就碰上从大门口闯进来的盗匪,他急忙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盗匪举枪就打,一枪就把他打死在院子里。此类事情不止这一家。

        据《佛村孙氏家谱》载:“十一世宗英,于(清)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同父避难时,在庄东团山子被反贼搜山,公硬与贼战,后被贼伤害。十一世宏志,于同日因避贼乱,逃奔庄东团山子,贼至搜山,顺说投降,公不应允,(贼)将大旗频摇,俄顷反贼大队蜂拥而至,遂将公废命于乱枪之中。十二世光深之妻吕氏,本庄人。避战乱,怀抱女婴,奔逃庄东团山子,贼匪蜂拥而至,将吕氏抢至蓼坞庄,她瞥见道旁有水池一个,回顾贼匪远离,将女婴抛至池旁,猛投水中而死后,女婴遂饿死池旁。”老百姓人心惶惶,担惊受怕,民不聊生。

        清代末年,全村人为了生存,自发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奋起自卫。为全村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开始修建村围子。因村子较大,自愿结合,就近联片,义务修建。

        佛村庄共建有五个围子,庄南山上的围子叫南山围子,庄东北山上的围子叫东山围子。村内的围子守不住了,就逃到山上的围子避难。村内建有三个围子,东南部的一个围子最大,叫南围子,在今南佛村的位置;西北部的一个围子,比南围子略小,叫北围子,在今北佛村的位置;在南围子西边,北围子的南边,还有一个小较小的围子,因它比南、北围子都小,村人都习惯的叫小围子。



        据《佛村孙氏家史》载:“孙成文,贫农,本人是个石匠,我村围子的北门、西门和东门都是他修的。因为他力气大,用的都是大石头,所以村里的人们都称他大力士。”只知道孙成文修围子门,却不知道孙成文出生何年,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时间。

        佛村庄西有孙氏的茔田,墓碑上没有出生时间,只有“卒于光绪二十五年腊月十二”的记载。另有他的长子孙士宗的墓碑上有:“生于庚申年七月,卒于民国十年正月二十六”的记载。从民国向前推算,庚申年是清咸丰十年(咸丰1851——1861年),即公元1860年。这既是孙成文长子孙士宗出生的时间。古代结婚较早,按孙成文18岁结婚,20岁生子。从孙士宗出生向前推20年,即1840年,是清道光二十年(道光1821——1850年),就是孙成文出生的时间。18岁开始学石匠,七八年后,至25岁成为青壮年,石匠技术也就比较熟练了。这时他修建围子门,应在1865年前后,即同治四年(同治1862——1874年)。根据以上情况推断,建围子的时间,上限在咸丰末年,下限至同治初年,至今也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据王继明先生介绍,南围子东西长,南北短,南北约有一华里,东西约有一华里多。沿着住户的外墙,虽不规则,基本是一个椭圆形。当年修围子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青石(石灰石)砌筑,围墙高5—6米,随地势高低不等;底部厚约1.5——2米,顶上厚约1米多。建有共五个门,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和一个小西门。东门去井筒、蓼坞、西门去寨里、淄川;南门去槲坡、南峪、太河;北门去千峪、罗村。因淄川去青州的古大道经过村内,所以大门都是石拱门,修得坚固、高大、宏伟。1958年修淄川至黑旺的公路,依照原来的路基,从村内经过,所以拆开了围子墙、拆除了大东门和大西门。以后村人盖房子,陆续拆除了其他的门和围子墙。现仅存一段西围墙、一段南围墙和小西门。

        小西门的东面都盖上了房子,门两侧的墙都被占去,只剩拱形门洞;小西门的西面,门北侧的墙已被房子占到门洞边,门南侧的墙及一小段原来的围墙还存在。                        

        小西门为石砌拱门,原来高约7米,宽5.2米,券拱门洞宽2.4米,高3.2米,进深4.75米,其中东面墙厚1.6米,门洞墙宽1.45米,西面墙厚1.70米。原门上有二层,现已塌陷,只剩一层的门洞。门洞里边是石拱券顶,至今没有变形,非常坚固,可见当年砌磊得技术和质量非常好,匠工是多么的用心。因上层塌陷,在门楣上方留有一横长方形框的下半部,可能是当年门上的石匾。一般石匾内通常是记载门的名字和建设的时间,可惜上层塌陷,石匾遗失,是一大遗憾。一个小西门上都有石匾,都如此重视,以此推断,当年围子门上都有石匾,都有名字。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考证。

                    

        据北佛村85岁的孙在田介绍,北围子在蓼坞白大凯造反(1930年)以前就有了,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围子四周随地势和住户院墙的走向,虽不太规则,但基本是个圆形,东至西,南至北各约300余米。石砌围墙高7——8米,随地势高低不等。底宽约3米,顶宽约2米。顶上建女儿墙,高1.5——1.7米,女儿墙上的缺口宽约1米,间隔2——3米、4——5米不等。女儿墙下里边留有1米多宽的墙顶,供人行走巡逻站岗。

        北围子建有西、东、北三个大门,一个小西门。全是石砌券拱门,坚固高大,门洞宽敞。上面是平顶,有女儿墙。门高约4——5米,宽约5米;门洞宽约3米,高约3.5米,进深约5米。建国后,村民盖房子,陆续拆除围子墙和门,现在村内随处还可看见原来一段段围墙的痕迹。围子门拆除约有2——30年的时间。

        当年村围子时有被盗匪攻破,就又在村东北和村南山上建了围子。村里待不住了,就逃到山上围子里避难。

        村东北的围子建在村东北的一个小山顶上,村人叫东山,故村人叫东山围子。乱石干砌的围墙,厚1米,现残存的围墙有1.5米——2米高。四周留有瞭望孔。围墙里面在墙根有40公分宽0.8——1米高的护墙,人可在上面走动,站在上面可对围墙外面进行观察或打击。围子呈圆形,直径30米。围墙上在南部有一间石屋,里边与围墙平行,外边向外突出2——3米,朝南留有一个窗户,屋内的值守的人可通过窗户对外瞭望。朝北建有一个北门,现已坍塌,从两侧墙基上可以看出门口1.56米宽。围子内较平坦,在东北和北面有大小不一的六间石屋,都已坍塌,只有几间残墙矗立。围子外东、南、西三面坡较陡,唯北面连接一座小山丘的一道山梁坡度较缓,是防守的重点。在北门外的山梁上现在还散落着六处过去战争年代建的射击掩体。

        南山顶上建了一个比东山围子大的围子。围子呈椭圆形,东北至西南长65米,宽45米,占地3000平方米。乱石干砌围墙,围墙周长约300米,厚1——1.2米,高4——5米。建有东门,为石拱门,宽4.2米,高4.5米。据本村王继明先生讲,原来,围子门上横一石石匾,上有围子的名字,后来遗失。门洞宽1、8米,高2、4米,进深4米,其中外墙1.1米,中间墙1.2米,里墙1.7米,门洞中间南墙上有三个方形石孔,北墙上有一个25公分×25公分的方形石孔,是用来插门栓用的,门洞地上有一条长约1.4米,厚约12厘米的门槛,门槛两端外墙和中间墙的墙角处各有一个圆形,深6公分,直径14公分的门轴窝,用于固定和方便门轴转动的。证明原来有大门。里门洞宽1.74米,高2米。东门两侧有多个瞭望孔,门南侧的围墙顶上并排六个方形孔,用来瞭望和打击用的,每个相距1——2米。围子建在山顶上,围子东、西、南、北四面山势陡峭,人难攀爬,只有东南方向连接一道山梁较为平缓。故东南方向的围墙高约5米,作重点防守。围子里面是高高抬起的山头,山头的南部满是卧牛石,卧牛石上随处可见古时候人工开凿石材的痕迹。卧牛石的东、南、西、北面散落着多间坍塌的石屋。是当年人们避难的地方。

        我考察南山石寨回来后,过了七八天,热心的王继明先生说,他找到了石匾,是村主任怕被人破坏,运回村里,存在他家的大门楼里了。石匾宽1.10米 ,高0.60米,厚0.22米,中间大字“佛山寨”,左侧小字“同治二年正月”,右侧小字“閤庄公立”。南山石寨是清·同治二(1863)年建造。

        在古代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凭借易守难攻的有利的地势,大家同仇敌忾,日夜齐心防守,躲过了一劫又一劫,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围子也发挥了作用。据《淄川简志》载:“1936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派张天民到洪山矿区恢复党的组织……他以后又深入佛村、洪沟一代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10月,根据省委指示,以洪山煤矿为中心成立了矿区工作委员会,下设洪山、洪沟、佛村三个支部。”佛村党支部成为淄川地区较早的党支部。受党的教育影响佛村孙氏中许多人较早的加入了共产党,先后有一百多人参加了革命队伍。

        1937年12月2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淄川。其后派3个日本兵和部分日伪军利用佛村南山上的围子设了一个据点,以控制佛村地区及这一交通要道。一次,村北山上一看山的人夜里点着了灯,南山上的日本鬼子看到了以为发生了情况,瞄准就是一枪,就把看山的人打死了。

        当时,益都界内日本人相对统治薄弱,是抗日队伍活动的地区,时常借着夜色到佛村围子里来活动。

        1938年6月,淄川县委在佛村成立。

        1938年8月,淄博矿区职工抗日联合会的基层组织在洪山、罗村、佛村一代广大农村相继建立了十四个分会。

                                        

        是年秋,我山东军政机关之一部分和淄川县动委会二、九区动委会在佛村被日伪军突然包围,在突围中受到严重损失。

                             

        至1944年底,在军民的齐心配合下,拔掉了日寇据点。我军解放了佛村地区。

        佛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村庄。佛村围子小西门和及东山、南山围子遗迹的存在,依然见证着那段历史,记载着佛村人民的创造、智慧和力量,及团结互助、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留下了古代村落、围子建设的实物资料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般阳文化研究中心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访淄川石门村白衣阁,般阳西门外的国道,现仅剩一座门楼子
刘桂堂的巨匪覆灭
南苑历史有哪些易错点|北京大学
【每天老照片】-1万-2071-1938年日寇屠刀下的悲壮,母亲身中6发子弹保全了自己的女儿
组图:莱阳这个村保留了一座老辈的“寨门”,看看是啥样
石岭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