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老农挖出白骨,揭开北宋惨烈一战,数万禁军全部战死

在河北省河间市境内,有一座名叫君子馆的村庄,在村北六公里处,有一座土台,显得格外醒目。当地人相传这是点将台,可是就是几十年前,因雨水冲刷,村民们在土台附近挖出了累累白骨。原来这座土台背后,隐藏着北宋初年一段悲惨的历史,数万人丧命于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986年,即北宋雍熙三年,当时的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即位后,一直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在979年、986年进行两次北伐,但都遭到了失败。特别是第二次的雍煕北伐,曹彬率领的十万精锐在岐沟关之战几乎丧失殆尽。消息传来,宋太宗十分忧虑,他预感情况不妙,辽军必然会进行军事报复。

宋太宗在进行军事防御部属时,不得不重新启用一些“退居二线”的老将,“帝虑辽必入边,命张永德知沧州,宋偓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张永德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女婿,曾在赵匡胤之前担任殿前都点检。宋偓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女婿,他还是赵匡胤的岳父,也是一员老将。

在这些老将中,宋太宗最看重的还是刘廷让!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年轻时与赵匡胤等人结成异姓兄弟,时称“义社十兄弟”。刘廷让在北宋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赵光义即位后,因其是赵匡胤的党羽,于是让他“退居二线”。此时辽军大军南下,宋太宗不得不让刘廷让出马。

刘廷让先是担任雄州知州,后来又被调往瀛州,担任兵马都部属,统率北宋最精锐的数万禁军。986年11月,宋太宗得到辽军南下的消息后,居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让驻守河北地区的各路宋军主动出击,想来个先发制人。刘廷让接到命令后,率领数万(一说六万)宋军北上,同时派李继隆率一万人作为增援。

虽然刘廷让声言要直取幽州,但他明白自己手中的力量有限,于是就在君子馆摆开阵势,准备与辽军决一死战。十二月初九,宋军与辽军主力在君子馆展开了一场血战,战争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战况十分惨烈,但宋军逐渐处于下风。原来当时天气寒冷,宋军克敌制胜的强弓硬弩都无法拉开。

这支精锐的宋军被辽军团团包围,而李继隆率领的援军迟迟不到。最终这场战斗结束了,数万宋军全军覆没,只有刘廷让和几个骑兵逃离,“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消息传到东京汴梁,朝野震惊,因为至此赵匡胤苦心经营的禁军精锐丧失殆尽,北宋彻底丧失军事上的主动权。

不过宋太宗没有并处罚刘廷让,因为他知道此战李继隆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李继隆也不能处罚,因为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大舅哥。君子馆之战结束后,取得胜利的辽军收集宋军的尸体,将其筑为“京观”,也就是堆成尸山。如今在君子馆存的土台,应该就是当年辽军用宋军尸体筑成的“京观”。

参考资料:1.《宋史》;2.《辽史》;3.《续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老农挖出白骨,意外揭开北宋惨烈一战,数万精锐埋骨此处
北宋军事元气大伤,赵光义有多大责任?
千年前,宋辽在这个村庄发生一场恶战;千年后,尸山被雨水冲出来
远观近鉴宋朝人•121·不故作威严、宽厚对待部下:刘廷翰
唐末五代的河东现象(5)
历史故事——赵匡胤的统一战争(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