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朱棣篡位失败,明朝会如何发展?

众所周知,声名赫赫的永乐大帝皇位是篡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那么如果朱棣篡位失败,明朝历史会如何向后发展呢?

首先朱棣起兵靖难是因为朱允炆上位之后,齐泰、黄子澄两位老臣看到藩王势力对朝廷的威胁向建文帝进言削藩,而后接连削废了五位藩王,废为庶人或使其流放。朱棣作为实力较大的藩王,及时感到了危机,先下手为强起兵靖难。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接连吞并北平周边其他藩王势力,迅速拿下朵颜三卫等精锐部队。实力一下扩充到了二十万兵力,算是有了一些可以与中央军抗衡的资本,但与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百万中央精兵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此时却因建文帝一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使得朱棣进军时有恃无恐,每次打仗是都冲在前面,弄的建文帝军队畏首畏尾,靖难第一年便使得中央军精锐尽损,最后只得兵败如山倒,丢了皇位。

若是朱允炆当时没有说出这句话,任凭朱棣军事才能在厉害,也决计破不掉百万中央精锐军。朱棣的军事才能在五征漠北也可以看出来并非十分突出,每次出征都是大费周章,但达到的效果却不太理想。所以如果建文帝不心慈手软依靠兵力上的优势平掉朱棣,接着向其他藩王发诏共同剿灭燕王朱棣余党,完成之后趁机在灭掉几个不听调遣或出兵不利的藩王,边疆宗室藩王局势可定。接着任用少量武将到边疆镇守,与藩王之间相互制衡,便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武将藩王造反成功的几率。

史书记载朱允炆天资仁厚,亲贤好学。平定军事威胁后,必遵循祖制效仿洪武之治,不重用太监,大力惩治贪官,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并且没有探听官员隐私的需求,切为人宽厚,自然也不会再重新开设锦衣卫这种特务组织。也不会有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的事情发生。

假如后金的发迹是历史的必然,明朝末年也可以据长江天险死守东南,如同东晋南宋一般,继续延绵国祚数百年。占据南方优秀的地理位置,与西方世界大力沟通,通过热武器形成对草原民族战力上的完全压制进而重新完成统一也并非不可能。

只是如果这样便不会有郑和七下西洋,我国的造船业也不会在十五世纪初期就达到郑和宝船那么高的造诣。《永乐大典》这等史诗巨著也不会问世,只能说有好有坏吧。福祸永远是相依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历史的走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或许真的有它的必然性吧。各位对朱棣起兵靖难的做法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棣那么在意名声,还要冒着千古骂名去造反,其实都是建文帝逼的
朱棣起兵时曾承诺与宁王平分天下,那么宁王最终结局如何?
建文帝如果不削藩那朱棣会反吗?他照样反
明史:朱元璋倍加呵护的皇孙朱允炆,跟戍边二十年的燕王朱棣相比,两人的差距在哪?
靖难之役
靖难之变的起因,到底是朱棣的野心,还是建文帝的逼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