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淘書往事

上個世紀的舊版文學老書,因為有了幾十年甚或近乎百年斑駁陸離的歲月附著其上,而歲月是我們人間最神奇的魔術師,於是乎這位魔術師日積月累一時一分不停地揮動它那魔術棒,使得老版書的紙張一天天變得發黃發脆,而鉛印的老字經過歲月的淘洗沈澱,已經牢固地滲透進紙張那薄薄的縱橫交錯的纖維中,此時的文字倒似由紙張於歲月長河中自然生就吐出紙面的一般,一個個方塊文字精神抖擻整整齊齊地排列在紙面上,立時這些文字就好像一個個有了精氣神一般,風採逼人。

還有些老書,因前書主的保存方法獨到而依然還有一種淡淡的油墨和樟腦丸混雜在一起的特殊香味,這種味道對於藏書家與讀書人來說其香之魅力已經遠遠超越了女人香水所帶來的誘惑,藏書家與讀書人可以久久捧著一本老書,呆立於書櫃旁,兩腿交叉站立,久而不覺其累,忘情撫摸其黃紙,盯著其文字,聞著其氣味,這對於藏書家與讀書人來說,就是一種絕大的幸福與無比的滿足。

這是舊版文學老書所本身具有的一種特殊的味道與情調,而這種特殊的感覺是新版圖書所完全不具備的,所以也就有了眾多淘書者對老版文學作品的趨之若鶩,對一本未到手的老版文學作品總是念念不忘,心有牽掛,好似戀人還在遠方,不知其何時可以來到自己身邊。

敝人理學出身,按道理不應該和文學有一點所謂的親密關係或者糾纏不清的瓜葛,糟糕的就是在中學時期有了一點文學的念頭冒了出來,於是這點小小的念頭在歲月這個魔術師的操縱下變得越來越清晰明確,在參加工作的幾年後,竟然貿貿然就混進了舊書這個行當,甚至還茫茫然地蒐集了很多好版本的文學作品,更不可思議的是寫了一些孤芳自賞的所謂的文字。

淘書的歲月,有辛酸,有難過,有不為人道的苦澀,有期盼,有甜頭,更有滿足,有慾分享給人人皆知的快樂,而林林總總的這些淘書過程都要與舊書的賣家發生關聯,沒有舊書的賣家,就沒有藏書人,更沒有淘書過程的酸甜苦辣,舊書賣家就是一座橋樑,通過橋樑,藏書人讀書人可以淘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寶貝,而這些舊書賣家其實不只是圖利,他們還扮演了傳播文學的使者,沒有這些舊書賣家,世界會枯燥得不可想像。

淘書至今接觸到的舊書賣家沒有上百也有幾十,這篇小文字,無法一一對他們有一個記載,於是只好選取三位有特點的賣家作些紀錄,以回憶過往的淘書歲月,淘書過程的酸甜苦辣盡付笑談中。

一、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者,非傳統佛教寺廟中的正殿之稱,而是香港著名的二手書賣家,人稱雄哥者是也。

在香港的舊書圈中,除了神州書店歐陽先生,新亞書店蘇博士這兩位大名鼎鼎的老前輩之外,就數大雄寶殿雄哥盛名在外了,不論在香港的上海印書館,還是在香港旺角的新亞書店,只要說起雄哥者,書店老闆就知道他是販賣二手書的雄哥,也就是大雄寶殿,而不是做水貨客做飯店伙夫的雄哥。

初次接觸雄哥的情形已經模糊不清了,只記得他當初在孔夫子販賣一些武俠小說或奇情小說,那時候我買書還沒有一個範圍,看到看似所謂的好書就買一點,就這樣和大雄寶殿雄哥搭上了線。

在這個斷斷續續和雄哥打交道的過程中,一直感覺大雄寶殿雄哥的武俠小說貨源非常之厲害,那時候好像他算得上是販賣武俠小說的第一賣家,所以對他一直是比較膜拜的,且感覺他有些神秘,什麼武俠小說貨源都可以弄到,這不是一般舊書賣家可以做得到的,沒有十多二十年甚或更長時間舊書行業的浸淫,是達不到這個境界的。

後來和雄哥有了微信聯繫,但是他還是沒有拉我進入他們那個香港舊書群,其後我認識了雄哥的合作夥伴盈林書店老闆,在盈林的幫助下,我來到了那個香港舊書群,在這個群裡,發現很多群友都是孔夫子網站的一些熟悉的暱稱,頓感香港舊書群真是人才濟濟,五湖四海甚至全球各地的各個層次的俠友,不論是嫩頭青還是久居江湖的老油條,都齊齊整整匯聚一堂,有南北武林盟主,有東西掌門人,當然,這個舊書群還有各種拉幫結派,江湖上該有的一切在這裡都可以找到,最後,這個舊書群還有一類什麼書都不買,什麼書都不買,專門搶紅包的「丐幫」,當然這個「丐幫」非武俠小說裡面的丐幫了,武俠小說裡面的丐幫背一個簡單的背包裝一個破碗,扯一根打狗棍,穿一 雙破草鞋行走天下,而舊書群的「丐幫」其實一個個開著豪車月入幾萬呢,我到今天都還在思考,在這些「丐幫」俠友眼裡,紅包是否就是他們的一切?為何進入舊書群卻一本書不買一本書不賣,任何聊天都不參加只搶紅包呢,紅包真的比舊書還要好?

在香港舊書群混久了,才知道還有一些俠友在舊書群成長起來後,翅膀硬了,頭腦也發漲了,於是呼呼啦找來一群俠友佔山為王,另立山頭,雄赳赳也做起了群主大王,所以諸多俠友私下或公開都直接稱香港舊書群為「大群」者也,這個「大群」其實還是一部高分美劇的名字,不信的話各位可以去豆瓣一搜即知。

所以如今來看,大雄寶殿雄哥和盈林書店老闆的香港舊書群就有一種「黃埔軍校」的功能,培養了大批群主大王出來,也算是對舊書界作出了非常積極的一點貢獻。

話說回來,在那個香港舊書群,經常可以看到雄哥發的一些圖片,可以看出似乎雄哥早年為香港皇家警察之一員,其後估計是退休後進了到了舊書圈中,且雄哥在臉書有吳太極之暱稱,即可知雄哥是玩太極拳的高手了,在香港群中也時不時可以看到他發的玩太極拳的視頻,一招一式還頗有一點太極的風範與講究。

雄哥早年專賣一些大陸書友追捧的武俠小說,其後他接觸到香港的藏書家許定銘先生,以較優惠的價格拿下許先生一部分藏書,轉而以文藝小說藏書者的身份出現在舊書界,而開始販賣一點新舊不一高低不等的文藝小說,因此有大陸的武俠小說書友說雄哥叛變了,開始賣起了文藝小說,背叛了武俠小說書友。

不過據我所知,雄哥其實一直是一位文藝小說收藏者,他平時販賣的這些舊書其實就是以書養書,他的藏書寶貝其實多到數不勝數,我有幸見過極少部分,但是他的大部分藏書都無人見過,所以他拿下許定銘那些藏書後,才公開以文藝小說收藏者亮相,這時候亮相也是一個最好的時機,至少無人敢再質疑他的收藏了。

雄哥平時為人磊落大方,有什麼說什麼,他是那種什麼都憋不住的人,所以因此也得罪了一些朋友,他的圖書售價也一向不高,所以混在香港舊書群的一批不管是撿漏的藏家或舊書販賣者均皆大歡喜,撿漏的藏家以低價買到自己喜歡的書,販書的賣家轉手即可幾倍的利潤落入口袋,誰還不開心呢。

大雄寶殿雄哥自從接觸到更多的文藝小說轉變身份之後,他在香港舊書群售書就直接標價而不是以往的拍賣售書了,而標價售書對雄哥其實其中的利是更大的,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盲從買書的,標價售書誰先搶到誰得,所以那段時間我也搶了一些標價售書小說。

但是標價售書的一些小說或文學作品,收到書後就開始後悔,有一些是衝動下買的並不適合我的舊書,所以後來那批書都低價處理算是送給朋友了,所以也不得不佩服香港人的經商頭腦,拍賣的話都是熟人,大家私下聊天圍標,就拍不了高價,所以雄哥他們奮發圖強,積極改革,與時俱進,來了個標價售書,真是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二  曼谷破爛王

曼谷破爛王,這是我對他的一個尊稱,其人姓名隱私起見向不提及,以下亦稱之為曼谷破爛王。

至今想來,也是忘記什麼時候開始結識的曼谷破爛王,只知道他書店有很多香港老書,後來也才知道,他每一年要專門耗費一個冬天在曼谷華人住宅區走家串戶收破爛,他對我說過,收破爛其實是為了收一些小古董,而舊書是附帶收上來的。

這位老闆,年紀較大,脾氣火爆,其嬌妻亦是脾氣暴躁,發起火來直接搶天呼地罵他奶娘,毫無一點矜持,有時候我想,這或許是他們這些江湖人的一大特色吧,江湖人哪裡能講究那麼多,金錢對他們就是唯一的圖騰與崇拜,其他就管他娘的了。

曼谷破爛王長居北方,在某一個天寒地凍的晚上,他突發奇想,一拍腦袋遂決定要去四季都是夏天的曼谷淘寶,其人估計對一些小古董比較熟悉行情,反而對圖書一無所知,這也就導致了他從曼谷收破爛時候收進來的那批存放了多年的三毫子小說統統銀貨兩訖而一箱一箱來到了我的書房。

曼谷破爛王在曼谷街頭確實淘到了很多舊書寶貝,何況更不為人知的是他在曼谷還有一個專門用來存貨的小倉庫呢,他收上來的舊書屬雜誌最多,當時我們在微信聊天,他發過來的圖片花花綠綠,五花八門,什麼老雜誌都有。

早些年我還對雜誌有些興趣,後來有些雜誌在書櫃裡面擺了很久,卻發現這些雜誌的利用率實在太低了,後來也才知道雜誌確實翻閱不便,其使用率確實要遠遠低於單行本圖書,從來以後我就專門收單行本圖書而不碰雜誌了,也才知道很多書友不碰雜誌的原因所在了,當然我最喜歡的《大人》和《大成》雜誌肯定得好好保存與閱讀的,其它雜誌就無所謂了,所以也越來越佩服北京的謝其章,專門收雜誌,然後寫一些雜誌的書話作品來賣錢。

對於我們淘書人來說,我們是希望有更多這種不懂書的曼谷破爛王的存在,有了他們的存在,我們淘書才有各種驚喜,否則淘書之旅總是花高價買一些懂書老闆的書,我們何喜之有。

三  一百老闆

我之所以稱第三位老闆為「一百老闆」,是因為他出售給我的非武俠小說,全部一百一本成交,所以我只好叫他作「一百老闆」了。

一百老闆,六七十年紀,也是一個不懂書的老闆,也是一個我們淘書人非常喜歡的老闆。

一百老闆和曼谷破爛王一樣,他的倉庫有很多小古董,有接近百年的老陳皮,有李時珍商標的同仁堂某藥酒,有沈香,有各種動物的牙齒,甚至在他的倉庫裡,如果仔細找一找的話,你我肯定會找到淘汰下來的波音飛機某個部位掉下來的螺絲釘。

在一百老闆這裡淘書時時會有快樂與驚喜,比如劉以鬯的《第二春》,二話不說,一百老闆當然也是一百人民幣賣給我,比如倪匡的罕見小說《玫瑰紅》,一百老闆也是二話不說,統統打包一百一本給我。

有時候想想,世上多一些這種一百老闆該有多好,處處是五百老闆,一千老闆,難道要榨乾我們藏書人淘書人的血汗你們才肯罷休嗎?一笑。

一百老闆為人也大方,在他那裡買書,數量雖然不是太多,但一百老闆還是會請我們吃海鮮喝早茶,這就不是一般的賣家可以做得到了。

畢竟,老輩人有老輩人的做事風格,年輕一代哪裡學得會呢,年輕一代哪裡會繼承發揚老輩的傳統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 20
抱著最差的心情視察移居地(一)
Eastweek.com.hk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生活感悟-你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活得那麼難】
《与CEO进餐》剧情简介1
出走少年,歸來已是新娘---記泰國閨蜜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