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兴

宜兴在宜兴湖洑镇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宜兴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7000年前左右,宜兴地区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骆驼墩类型文化”。

5000年前,以制玉和原始宗教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在本地获得了较大发展。商代时期,以几何印纹陶和原始青瓷为代表的“广富林文化”在此流传。

西周时代至 春秋末期,宜兴属 吴国。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灭吴,宜兴改属越国,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国兴兵灭越,宜兴改属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推广郡县制,公元前221年,宜兴正式立县,定名为 阳羡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阳羡县令尹灵常因功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为阳羡侯,阳羡县改称为阳羡侯国,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复称阳羡县。东汉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阳羡县城一度南迁荆南山下(今铜官山风景区附近)。

三国·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在荆溪河(今蛟河)畔重建阳羡县城,从此奠定了后来宜兴县城的空间位臵和发展格局。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阳羡人 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平定叛乱,因功封威武将军、吴兴太守、乌程侯,朝廷又特为之设“ 义兴郡”,郡治在原阳羡县城,下辖义乡、国山、临津、阳羡、平陵、永世六县,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又增臵绥安县归义兴郡管辖,至此,宜兴达到了历史上行政管辖范围最为广大的时期,地跨约包括今常州、无锡、湖州、宣城等地的部分地区。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义兴郡,将阳羡、国山、临津三县合并为 义兴县,属 常州。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义兴县被分臵为阳羡、 临津二县,并在此臵鹅州,县城改为州府,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鹅州又改称南兴州,次年撤州复称义兴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名讳,改义兴县为 宜兴县,属 常州。南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宜兴一度改称南兴军。

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直至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宜兴县。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宜兴县为宜兴、荆溪二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宜兴县。

1949年4月,宜兴县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政区。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属 常州专区,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属 苏州专区,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属 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

1983年起属于 无锡市。

1988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证:琅邪王氏王僧达,后代迁徙义兴(今宜兴市)
江苏省一县级市,人口超120万,诞生了4位状元!
华东名城-陶都宜兴
腾讯新闻
苏轼在宜兴的遗址遗迹
有关宜兴的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