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季驯

  在江南水乡,河道和桥梁或许是城镇历史最为恒久的记忆体。人们沿河而居,凭桥来往。一座江南城镇的历史画卷,多半由 小桥流水,叶叶 飞舟,民居错落,桥宅相连的市井图连缀而成。而画卷中最绚烂、最让市井图中人自豪的画面大概是:白墙黑瓦夹道的水巷中,摇出一艘乌蓬的航船,年青的举子站立船头,一袭 青衫似乎在 满腹经纶的鼓沛下随风而动,炯炯的目光穿过一座座 石桥的圈拱,飞鹜 远方。多年之后,昔时的英俊才子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者,载着满船的书籍和声誉荣归故里。江南水乡的灵气造就一代又一代名流显宦,这些人中的竣拔者又以自己的才华和声名为家乡增光添彩。而他们曾经走过、曾经泊过的桥梁,伴随着代代相传的掌故,与他们一同享着后世的景仰。

  湖州城北苕霅两溪汇合处的 潘公桥,就和湖州的一位历史名人潘季驯紧密相关。

  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湖州市区环渚乡槐 溪村)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进入仕途。

  十五年后,潘季驯被委任为右佥都御史,首次参予黄河河道治理,主持开辟新河使黄河分流减患,因功加副都御史,不久即离职。

  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在邳州(今 江苏省邳县)、雎宁 (今江苏省雎 宁县)决口,任右副都御史,再次负责治河。潘季驯采取堵河口、整河道的办法,次年完成治河工程,又遭劾罢官。

  万历五年(1577年)黄河在崔镇(今江苏省泗阳县)境内决口,河水改向北流,使 清河口淤塞,淮河南迁,高堰湖堤坝被冲毁,淮扬、 高邮、宝应一带均被淹没。次年夏,朝廷命潘季驯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第三次负责 治理黄河。潘季驯认为,黄河故道久已湮没,虽可修复,但其深度、广度不如新河,建议以今道为基础,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以防溃决。又认为淮河水清、黄河水浊,淮河水弱、黄河水强,应筑高堤,籍淮河之清水以冲黄河之 浊流,使二水并流,则海口自浚。这一建议经朝廷批准后得以实施,于次年冬,完成对黄、淮两河的治理。万历八年(1580年)春,任太子太保,晋任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又先后改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不久又被削职回乡。

  乡居期间,潘季驯见湖州北门雪、苕两溪汇合处水势湍急、交通不便,联想到自己殚尽心智治理黄河,有功天下朝廷,却屡遭物议,屡被罢官,如今罢官回乡,理应为家乡民众尽一己之力,何况建桥也是潘父宿愿。于是捐银2500两,发起建桥,从选择桥址到施工均亲自过问。从万历十三年(1587年)破土动工,历时5年竣工,参与建桥的乌程县令 杨应聘命 名为潘公桥。清道光年间重建时改五孔 石梁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长57.5米、宽6.6米,高9.5米,两坡各设踏步50级,两堍原有一对石品质、也有人叫它“驮龙”,力大无比,据说是 让它们在洪水来时驮负大桥的。该桥结构坚固,工艺精湛,风格古朴,气势雄伟。

  万历十八年(1590年),潘季驯再次出任右都御史,总督河道治理。次年,黄河水位暴涨,洪水冲入 夏镇(今江苏沛县东北),毁坏田地房屋无数,众多居民被溺,季驯及时筑堤阻塞,才避免更大损失。次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潘季驯先后四任河道总理,主持治理黄河,长达27年,从增筑堤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帚,无不费心操劳。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等一系列治河措施。著有《 河防一览》、《两河经略》等。

  潘公殁后归葬故里,墓在 升山三墩村,毁于“文革”,但形迹可辨。这里四水环抱、仅—木桥连通,墓垒土起封,坐东朝西,意在遥奉 弁山祖坟。其祖父潘癸之墓位于弁山 太史湾,墓穴及部分石人、石墓表、长长的墓道仍得保存。当地人称“笠帽坟”。至今 潘氏后人常来祭奠。

  在潘季驯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兴致勃勃地向当时的清政府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堤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 颇为自得地撰写成 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 一片关注。不久以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一位中国古人理论与实践的翻版。世界 水利泰斗、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 “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高傲的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在 中国科技史上,湖州人占据着重要的篇章。除了以潘季驯为代表的数十位治水人物外,在农业、数学、医学等领域,也都有湖州人各领风骚。

  农桑之盛,遂有佚名的《养鱼经》、 《沈氏农书》、 沈练《广 蚕桑说辑补》、 沈秉成《蚕桑辑要》等农书;潘季驯 《河防一览》、姚文灏《浙西水利书》至今仍是治水经典; 顾应祥《人代纪要》、徐养原《周髀解》当是历算佳作;朱肱《类证活人书》、 陆岳《红炉点雪》堪称中医名著;陆羽《茶经》以后,又有朱肱的《北山酒经》;……

  延及近现代,湖州涌现出一批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科学精英,他们抱着“科技强国” 的理想,留学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章鸿钊、梁希、 陆学善、任鸿隽等在地质学、林业学、物理学、科学学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开创性贡献;在“两弹一星” 功臣中赫然列着三位湖州人的名字,他们是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运载火箭总没计师屠守锷;在兰天和碧海间留下惊世手笔的还有:飞机总设计师徐舜寿、舰船总设计师 潘镜芙。在中国科学院历届160多位学部委员中,湖州籍学部委员就有10人,他们是梁希、陆志韦、 叶桔泉、陆学善、赵九章、钱三强、 蔡昌年、丁舜年、邱式邦、 王仁。在800多位两院院士中,湖州人又占据了其中20个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潘季驯传
明太祖朱元璋认定的风水宝地,最终竟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潘季驯:明代河工第一人
地方史考:敢入青波擒蛟龙——潘季驯与邳州黄河缘(作者 崔学法)
《明史·潘季驯传》原文及翻译
廉洁文化 | 潘公桥下清风拂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