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融让梨”典故中孔融,长大后既非孝子又非能臣!结局惨淡收场

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道德教育的典故:“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说,孔融在四岁的时候,与兄弟们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一个吃,父亲感到奇怪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理应拿最小的。家人们听到后都感到很惊讶。《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那么长大后的孔融是怎样的?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年少勤奋好学,能诗善文。长大后成为东汉名士,文学家。在汉献帝即位后,任过北军中侯、北海相,太中大夫等。喜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由于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解放,孔融常常有出格的言论和行为。

孔融为人放荡不羁,时常不穿官服,不带头巾,便衣出门,在他心中所谓的孝道也是可以不遵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知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父子之间又有什么亲情可言?归根结底不过是父亲情欲发作的本能罢了,儿子和母亲同样来讲又有什么感情?就如同放在瓶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竟然出自孔圣人子孙之口,也是醉了。而且孔融多次抨击时政,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孔融对他们父子的讥讽,还问出自什么典故,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建安十二年(207年),当时连年用兵,又赶在灾荒,军粮短缺,百姓民不聊生,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多次上书给曹操不要禁酒,言辞中多有傲慢之礼。因此曹操早就对孔融的行径不满,只是因北方政局不稳定,孔融的名声太大,没有对他下手。到建安十三年,曹操见北方政局稳定,为了统一大业,要清除内部不安定因素,开始对孔融下手。

曹操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有“谤讪朝廷”、“欲图不轨”、“不遵超仪”等罪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曹操下令把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孔融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建安七子,曹操也赏识他们,引领文学的潮流
孔融让梨,童年孝顺的典范!谁曾想他最后却是死于不孝的罪名!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后面的事情,老师却没有告诉你
这些历史典故相信你都听过,但是主角的结局你了解吗?
[历史漫谈]孔融让梨的虚伪与卑劣——有孩子的家长都看看
历史的教训如此深远!这些典故主角的最终结局发人深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