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伟长:有一种专业叫国家需要

钱伟长先生,相信学习力学专业的同学一定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这位创造中国力学系的大师,本是“文科状元”,“理科学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931年,他以中文、历史双科两个100分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历史系的陈寅恪、中文系的朱自清和闻一多都喜欢上了这个文史知识积累都不错的“才子”。

当年他考清华时,有一道历史题,要写出二十四史各卷的名称、卷数、作者和注校者等,考生中仅他一人全对。他的作文《梦游清华园记》令阅卷的老师击节赞赏。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他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要求转系。

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从此,这个身高只有1.49米的小伙子拼了命,开始恶补数理化。

经过旁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他直接从数理化加起来不到25分的“理科小白”,摇身一变成为了“清华物理系一哥”。

四年后,他更是成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出色的学生,完成了从文科到理科这条“鸿沟”的跨越。

这位入学时身高仅1.49米的“文科状元”,曾是“国足主力”。


清华大学越野队合影,左二为钱伟长

清华大学越野队合影,左二为钱伟长

钱伟长开学后去学校报到,在经过体格检测的时候,由于他家境贫寒,营养跟不上,身体瘦弱,只有1.49米高。标杆起点是1.50米,钱伟长站在下边,尚且够不到标杆,险些被判定为体育不达标。

甚至连老师都说: “啊,来了一个清华历史上身高不达标的学生!”

还好体育教授马约翰说:“没关系,可以锻炼嘛!”

于是他申请加入了越野队,接受非常艰苦的训练:每两天跑一次到颐和园,来回约四千米;每两周跑一次到西直门,来回约八千米;每月跑一次到天安门,有一万二千米。

在训练中,钱伟长不仅坚持苦练,还注重方法技巧。他个子小,如果按照大个子的步伐跑,跨大步就带着跳跃的形式,既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在马约翰的启发下,他不跨大步,而是提高频率,大个子跑四步,他跑五步,同时学会调节呼吸,速度一样很快。他还掌握了变速跑、在内线和直线段超人的技巧。

1933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爆出冷门:清华大学的小个子钱伟长以13秒4的成绩获得100米栏项目季军。

不仅如此,钱伟长身体灵活速度快,而且脚法很好,曾是清华大学足球队的主力左前锋。1937年,钱伟长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并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运动会,这位国足主力一脚突破对方门将防守,球从门将的胯下直接攻入球门,为中国队赢得胜利!

从清华毕业时,钱伟长身高已达1.66米,全面掌握了跑、跳技能,以至有实力参加全国大赛,这正是他苦练加巧练结出的硕果。马约翰的教导带给他强健的体魄,获得在漫漫人生路上承担风雨、克服困难的本钱,这些也成为他倡导体育教学、惠及后代学子的宝贵财富。

2002年,钱伟长亲自创意举办了“钱伟长杯”上海大学生足球邀请赛,并亲自挥笔制定了比赛章程和规则,打造了“钱伟长”奖杯,激励了更多大学生朋友们加入到体育运动中。

这位“国足主力”,解决了困扰爱因斯坦多年的问题。

钱伟长先生在学术上,为后人也留下了非常大的贡献。

1939年,他以高斯坐标张量表达的微积分几何来表示变形和应力分析的创新思想,打破了当时国际力学界关于弹性板壳理论的混乱局面。

1940年1月,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改派至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学。

1940年9月中旬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辛吉用宏观的内力素张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壳的张量平衡方程,称之为宏观方程组,而把钱伟长的方程称为微观方程组。辛吉认为虽然两种理论所用的力学量和符号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等同的。辛吉教授提出把两种理论合在一起,钱伟长写成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冯·卡门教授祝寿文集之中。爱因斯坦看后说:“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1941年,提出了“板壳内禀理论”。

1941至1942年,研究雷达波导管内的电抗、和A.温斯坦(weinstein)合作研究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

1946年5月,钱伟长学成归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钱伟长博士毕业照

钱伟长博士毕业照

更是站在教育一线的终身校长。

1983年,钱伟长调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84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钱伟长重视教学改革,提出“拆掉四堵墙”、 “短学期制”、“学分制”、“导师制”等。这些有远见的教学改革,直到今天都广泛应用。

身为校长的钱伟长每年都要前往各学院调研,听取基层教师的意见。他主张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亲自召集艺术教育老师开会,讨论如何开展新校区学生的艺术教育和社团发展。校长亲自出面抓艺术教育,当时并不多见。

但是,自从来到上海,钱伟长一直是一名义务校长,他在上海大学不拿工资,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是世界上最年长的在位大学校长,在任期间依旧站在教育改革第一线,并且将一个组建时间不长、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大学,带入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

所以他的专业到底是什么?

“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国家遇难时他毅然决定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科学救国;

归国后国家缺少人才,他就投身讲台,教授青年学子自己毕生所学;

国家需要火箭、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他就研究火箭和导弹、计算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国家需要他研究坦克电池,不懂电池的他跑遍北京查了三百万字的资料,花了一年时间研制出了比美国通用公司产品性能更高的电池;

国家需要他做上海工业大学的校长,他就埋头认真做,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无限光阴;

国家需要发展中文计算机输入法技术,他担任中文信息研究会理事长,提出宏观字形编码法,被命名为“钱码”;

……

钱伟长曾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钱伟长不仅活到老学到老,更是一生为国而学。大家甚至可以相信:只要祖国需要,就没有他做不到的。

最后,将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不怕没天分,就怕不勤奋

—— 钱伟长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一个偏科生,文科接近满分,理科全是个位数,可录取第二天,他就对系主任说:“我要转到...
钱伟长:科学巨子 传奇人生
纪念钱伟长先生逝世8周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高考,物理只考了5分,为何却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一个学生数理化总分25分,英语0分,可奇...
钱伟长:身高1米49却入选国足勇夺冠军,文科出身却成为力学之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