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谬制谬断其后路
以谬制谬 断其后路
《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5月2日
宋桂奇
日常交际中,面对他人的谬论,如果我们一本正经地摆事实、讲道理,多费口舌不说,倘若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主儿,他还有可能胡搅蛮缠、大讲歪理。因此,一种极为可取的方法是,我们先不妨姑且“默认”对方的谬论,然后再以此为前提,用同样荒谬的言论对其反戈一击;如此这般,则不仅大出对方意外,取得一种诙谐幽默之效,而且还可以断其后路,使对方陷入一种无言以对的尴尬境地!这便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以谬制谬”术。至于以谬制谬为何能取得如此之大的功效,个中原因似乎并不难理解:毕竟,对方己“荒谬”在前,即使我们“荒谬”于后,他也失去了指斥的力量;因为,一旦他指斥我们荒谬,即意味着他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谁又愿意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呢?
据笔者观察,“以谬制谬”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放大式。即是将对方的谬论予以引申放大,使其变得极为醒目,以致令对方也觉得其荒谬可笑。
一天,齐景公问晏子道:“东海里面有一处水是红的,水中还有一棵枣树,只开花不结枣,这是为什么呢?”晏子知道,景公又想从自己这里找乐了,于是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以前,秦穆公曾乘坐龙舟了解天下的地理形势,到东海时,便用一块黄布包了一些蒸熟了的枣儿扔进海里。那是块黄布,所以水是红的;枣子是蒸过的,所以长出枣树后只开花不结枣。”觉得自己反而被晏子戏耍之后,景公始实话实说:“我是胡乱问问您罢了。”晏子应答道:“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对胡乱问的人,也胡乱回答他。”
作为一国之君,不问国计民生,却拿这种荒谬且无聊的问题来玩笑取乐,这对贤相晏子来说,无疑心存反感的;但国君至高无上,故晏子便“一本正经”地回答:他先是说着“故事”,让景公信以为真,接着便以更大的谬误对之——黄布怎能使水变红?蒸熟的枣子又怎能长出枣树?枣树既无,只开花不结枣云云岂不都是“空中楼阁”?有此“以谬制谬”之妙语,景公亦只能承认其开玩笑的初衷,但晏子却“不依不饶”,又假借他人之言(“我听说……”)予以含蓄地批评,巧妙地劝谏,由此自可见晏子的智慧乃至忠诚。
二、类推式。即是以对方的谬论作为前提,再运用类比之法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以此来显现“前提”的荒谬。
王安石与苏东坡同朝为官时,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一些学术问题。某日谈及古人造字这个
话题时,王安石说:“古人造字都是别有深意的,比方说你苏东坡的‘坡’字,左边是土,右边是皮,所以,‘坡’字的本意就是‘土的皮’;再比如‘波’字,左边是‘水’,右边是‘皮’,故而它的本意就是‘水的皮’。”苏东坡知道,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非常固执,于是,他也就不去正面反驳,只是含笑说了一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滑’字的本意岂不就是‘水的骨头’了?”听到这话,王安石随即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王安石从字的结构入手,认为“坡”和“波”都是会意字,其本意为“土的皮”和“水的皮”,对这种“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之说,苏东并没有直接指出其荒谬,而是以此为前提,再借相类之例“滑”予以推导,进而得出“滑”即“水的骨头”这一结论——“滑”之本意为“光滑、滑溜”,它与“水的骨头”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更何况“水”又哪来的“骨头”呢?由于这一“结论”的荒谬性显而易见,因此,其“前提”的荒谬也就自不待言!有此,王安石的满脸通红、无言以对也就是一种必然了!
三、仿用式。即是在仿拟对方语言及思维之后,再将其运用于对方本人,以使对方在“自取其辱”之后,认识到自己言行的荒谬。
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歧义问题,对“真正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这个表意十分明确的句子,一贯调皮捣蛋的吴名突然一脸坏笑地大声说道:“老师,这也是个歧义句。”“是吗?愿闻其详。”老师当然不能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无一’,不可以是个人名吗?”这个匪夷所思的回答,自然引来哄堂大笑。短暂的尴尬之后,老师面带微笑说:“似乎有道理。这样吧,我也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说是三个人在打麻将,警察来了,抓走了四个人,怎么回事?”等吴名无奈地摇着头之后,老师仍含笑道:“‘麻将’,不也可以是个人名吗?”此言一出,掌声四起,吴名自然是一脸尴尬。
对故意捣乱的学生,老师如一本正经地解释或苦口婆心地教育或疾言厉色地批评,不仅效果有限,说不定他还会因此而笑话你迂腐、调侃你弱智:因此,最好的办法便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使其认识到你确实高他一筹进而赢得他的由衷敬佩。上例中,面对颇有些小聪明的吴名的故意捣乱,极具智慧的老师先是巧妙设套,然后“仿拟其人之言”——既仿其语言形式,又仿其思维逻辑,再“还治其人之身”,以类似的谬论予以回击,终于使得惯于调皮捣蛋的吴名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之后却又只能哑口无言!
最后,还想特别指出的是,以上三种“以谬制谬”术,其适用对象并不相同。比如说“类推”式和“仿用”式,前者多用于亲朋师友之间,后者则适用于敌人、心术不正者、故意捣乱者等——如果该用前者时我们用了后者,便有可能因为杀伤力太大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如果该用后者时我们却用了前者,则又可能由于力度不够而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故而,我们在运用时,似有必要加以选择。
(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213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错语者
《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班主任不妨用用归谬法
家庭和睦要明白《理解》,千万别想改变对方,尊重对方比什么都强
6个细节教你认清,身边的是君子?还是小人?(精辟)
处世三十六计 >> 第三十计 反语计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