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拟肝淤气滞方和名医药方

X
才胡15白芍12炒积实9甘草6僵蚕6蝉蜕3姜黄9大黄3璇覆花9延胡嗦12香附12炒白术10苍术9茯苓10莪术9三棱9青皮6陈皮6合欢花9麦冬6生牡蛎10砂仁3肉桂1
川芎9黄芪15当归3佛手10郁金10
重庆中医院生产济生乌梅丸治疗肠息肉
谷参肠安胶囊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功能主治】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肠道疾病和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非感染性腹泻、肿瘤治疗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和放疗性肠炎;亦可促进创伤或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用法用量】饭前口服。
肠道功能紊乱和非感染性腹泻:一日3次,一次2~3粒。治疗1周后症状可能会有明显改善。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清泻大肠实热。方药:党参、槟榔、二丑、大黄各15 g,2剂,水煎服。药后即泻下粉秽之便,肠热去;暴喘止缓解
肝区疼痛后背等不适方网上抄录2017年5月
1柴胡9佛手12茯苓15白芍15白术15枳壳12元胡15甘草6党参15布楂叶15绵茵陈12肠胃不适加春砂6(后下),加减川楝子,红藤香附等
2右后背肝区隐痛方
制半夏8陈皮10茯苓10炙甘草6竹茹10枳实6桂枝6黄芩8白芍8赤芍8柴胡12川芎10党参6白术8香附10郁金9元胡10川楝子9苦参6红藤10红景天10前湖8泽兰8厚朴9(苍术牛膝兔丝子决明子)
寒热交错,魏玮主任肠息肉方
清半夏10黄连8黄芩10太子参30郁金后下18炒白芍后下45元胡45枳实30厚朴30干姜10生姜6片大枣3枚
肠息肉北京董主任方
龙胆草10白梅花10玫瑰花10半夏曲16黄连6黄芩6土茯苓30芒硝3制卥砂2太子参6厚朴10桑螵蛸30盐益智仁10生甘草6
王今觉湿淤气滞内风方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石决明生牡蛎各60先煎,醋龟甲15先煎,煅紫贝齿30先煎,丹参6当
归9,郁金15,天麻30,炒僵蚕30勾藤30后下,生蒲黄6包煎怀牛膝6薏苡仁90延胡嗦15羚羊角粉0.3冲服
彭建中尿频
桑螵蛸10金樱子30覆盆子20生山药30盐益智仁10荊介6防风15白芷6独活6生地榆10赤芍10丹参10茜草10炒槐花30生黄芪60生杜仲30盐补骨质30续断10桑寄生30乌药10
丁光迪的 升降汤(治疗肝胆胁肋痛)

【组成】柴胡5克,炒枳壳7克,炙甘草4克,广郁金10克,丹皮10克,黑山栀10克,枇杷叶(去毛包)克。
【功能】升降气机。
【主治】胁痛及肝胆道病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每周服5剂。
?【加减】(1)痛在右胁,加旋复花、制香附各10克,辛通下气;
(2)痛在左胁,加川楝子、炒延胡各10克,疏肝和络;
(3)痛时偏侧为剧,有掣引感,加独活10克、苡仁15克,解痉缓急;
(4)胁痛时反复,每随情绪刺激而发作,加佛手花或佛手片、青桔叶各10克,疏气解郁;
(5)若见焦虑不安,加小麦、炒枣仁(杵)各10克,宁心安神;
(6)胁痛反复,并见口燥便坚,胸腹痞滞,加杏仁泥、桃仁泥各10克,理气润降;
(7)胁痛兼见血虚证,加当归、白芍或与柏子仁、细生地各10克,养血柔肝;
(8)病为胆囊炎症胁痛,大便溏泄,去丹皮、枇杷叶,加川芎7克,焦神曲、黄芩各10克,胆胃同治,清化湿热;如果舌红苔白腻,湿郁生热,改用黄连4克、黄芩10克、炮姜4克,辛苦宣泄;
?(9)病为慢性肝炎,或肝炎后遗症,胁痛,纳呆,大便时溏,原方加砂仁末(后入)4克,炒白术、茯苓各10克,醒胃健脾;
(10)如肝炎尚有活动,乙肝,加虎杖30克、茵陈10克;或与土茯苓30克、秦艽10克交替用,清热利湿;(11)肝胆失于疏降,而见恶心干呕、纳呆化迟的,加姜半夏、焦枳实各lO克,炒竹茹5克。
呼降吸升法
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1)“呼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两乳间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脐也就是神阙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后,吸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向上,直到头顶。
也就是说,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就可以了。
张锡纯曾这样描述其神奇的效果:“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一贯煎
【方解】:
  方中用生地黄滋养肝肾、为主药;辅以北沙参、麦冬、枸杞滋阴养肝,以加强养阴作用;佐以当归养血和肝;使以川楝子疏肝泄热,使肝气条畅,则郁热可除。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条达,则上述诸症自除。
【配方组成】:北沙参9克、生地18克、麦冬9克、当归9克、枸杞9克、川楝子6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所致的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等症。【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阴虚胁痛的常用方,如热盛加黄连、黄芩、天花粉、如便秘、加瓜萎仁、火麻仁;虚热、加地骨皮;阴亏、加石斛;痰多加贝母、瓜萎;腹痛、加白芍、甘草;胁痛、加鳖甲。?
??????2.用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等属阴虚气滞者可酌用,一般肝区疼痛,可加丹参、白芍以和血、柔肝止痛;食后胃胀可加砂仁、鸡内金;如见失眠、可加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等。
化肝煎
处方青皮 陈皮 芍药各6克 牡丹皮 栀子(炒)泽泻(血见下部者用甘草代之)各4.5克 土贝母6~9克
功能主治治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胁痛胀满,烦热动血。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若大便下血,加地榆4.5克;小便尿血,加木通4.5克。
化肝煎殷义才方
处方鳖甲2克,穿山甲2克,大黄6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赤芍30克。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主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方名称化肝煎
处方白芍药、贝母、青皮、陈皮、丹皮、炒栀子、郁金、香附、泽泻。
功能主治怒伤吐血。
四逆散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6g。
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本证多由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阳气内郁所致,治疗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为主。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枳实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原方用白饮(米汤)和服,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
本方用于阳郁厥逆证,临床应用以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为辨证要点。
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
复元活血汤
??????【组成配方】:柴胡?半两[9g],瓜蒌根、当归?各三钱[各9g],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二钱[6g],大黄(酒浸)一两[12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 五十个[9g] 。
??????【方剂歌诀】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去。
??????【功能主治】:疏肝通络,活血祛瘀。治跌打损伤,恶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或小腹作痛,或痞闷及便毒初起肿痛。
??????【方剂制法】: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25毫升,酒75毫升,同煮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时大温服之。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方解】肝藏血,胁下为足厥阴经循行之处,或从高坠下,或跌仆斗殴,瘀血停留于胁下,血瘀气阻,以致痛不可忍。方中柴胡引诸药入于肝经,为主药;辅以当归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补气生血;佐以穿山甲破瘀通络,瓜蒌根润燥消瘀,桃仁、红花祛瘀生新;使以大量酒制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酒制取其善行药性,活血通络之功。诸药合用,使瘀祛新生,胁痛自平。
血府逐瘀汤,
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
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 牛膝10克
水煎服。
胸中血瘀,气机阻滞。
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等属瘀阻气滞者。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其它:色素沉着、尿血、多汗症、低热、乳房纤维瘤、三叉神经痛、脑瘤、慢性荨麻疹、痒疹、慢性咽炎、盗汗、哮喘、胸壁挫伤、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选自《中国历代名医学术经验荟萃丛书》)
?
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治方(方10首)
难病奇治 朱进忠【三】
调气良方四逆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芍药甘草汤治各类病的配伍汇集
柴胡疏肝柴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