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改变我们的生活]谈谈:互联网究竟改变了什么?

篇一 : 谈谈:互联网究竟改变了什么?

  我经历过互联网行业变化最大的十年,遗憾的是没有意识到这股浪潮并且跟上网络时代的脚步开始自己的事业,不过,每一个人都能感觉的到互联网对我们这代人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影响深远的!就像之前和你分享的《我与互联网的十年》中的那样,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孩子,到开始学会使用各种的网络工具,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改变!

  孩子童年的改变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玩的最多的游戏就是在户外和一群小伙伴们捉迷藏,玩游戏,那时候谁懂什么是网络,谁玩过什么网络游戏,不管是植物大站僵尸还是愤怒的小鸟。而如今,现在六七岁的小孩子玩的最多的不在是那些我们曾经怀念的户外游戏,而是变成了手机游戏,网络游戏,我表妹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知道什么QQ,每天和同学在网络上聊天了!

  购物方式的改变

  我们开始发现上街购物的人开始减少了,很多实体的商店开始出现经营方面的困境,因为很多产品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的到,而且比实体店的产品更加的便宜,只需要在网上下一个订单,两三天就可以在家收到自己购买的产品了,谁还愿意大热天的去逛商场,尤其是对一些不喜欢逛街的人们,在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大都市了,甚至连逛街的时间都没有的人们,网络购物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网络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产品!

  阅读方式的改变

  没有网路之前,我们可能很多事都是要去书店阅读,互联网的出现,无论我们需要什么书籍,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你需要的图书,点击鼠标,付款,下载,立刻就可以在电脑上阅读你想要的书籍了,很多传统的书店相继的开始关闭,传统书店的生意越来越惨淡,一定要改变生意模式,否则,传统的书店一定会慢慢的消失,曾经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有很多有意义的书店都随着网络的出现,慢慢的关闭,未能保留住他们的痕迹!

  学习方式的改变

  未来的教育是网络教育的时代,无需出门,想学习什么课程,打开网站,所有你需要的课程都列在上面,付款就立刻可以学习,而且老师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甚至还是名师,所以多贝网能拿到融资,他整合了想要学习的人和有知识想要传播的人。还有很多做线上教育的互联网公司迅速的崛起,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天下的所有知识!

  生意模式的改变

  你不需要进货,你不需要有实体的商铺,你需要的只是一个网站就好,就可以开始在网络上销售你的产品,无论是多么稀奇的产品,都有人在互联网上寻找,你只要做好你要做的网络推广就可以了,很多人会找到你的足迹,主动向你咨询,购买,因为他们都是有意向的客户,不需要你每天的漫无目的拨打陌生的电话,见陌生的人!互联网让一切变得很简单!甚至你可以把你的商品卖到全世界,于是成就了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不过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有很多好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何善用网络这个工具,要我们每个人好好的把控,通过网络更快的成长,开阔视野,学习知识,而不是成为罪恶的温床!

  本文出自 刘忠宇·网络营销策划,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篇二 : 互联网真会降低我们的专注力吗?

导语:科技网站Digital Trends近日撰文称,虽然从纯医学角度来看,还不能确切认定数字设备和互联网会降低人们的专注力,但统计数据的确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以下为文章全文:

你在阅读这句话吗?如果你读了那句话,你是否还会阅读下一句?如果你几秒钟后还没有离开,或许我们可以抓住你的注意力。众所周知,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与信息之间的互动方式,但很多人也批评这种模式破坏了我们的注意力。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功能角度来看,人们在使用数字技术时很容易分散精力。”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助理教授兼互联网和科技成瘾中心创始人大卫·格林菲尔德(David Greenfield)说,“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会导致长期的神经生物学变化。”

证据在哪里?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科技产品会使人分神,但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太多证据支持这一理论。英国劳埃德TSB银行几年前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已经从1998年的12分钟缩短到2008年的5分钟,但这项调查的样本只有1000人,而且没有明确具体是哪种注意力——研究人员在开展这项研究时显然也“分神”了。

但如果在互联网上展开一番探索,却可以找到一些更有用的数据。Statistic Brian援引《不太平均: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Not Quite the Average: An Empirical Study of Web Use)的数据称,人们2000年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为12秒,2013年降至8秒。这项研究还发现,人们浏览的网页中,持续时间低于4秒的占比为17%,超过10分钟的只有4%。这项研究显示,平均每个网页上有593个单词,但人们平均只阅读了其中的28%。

教育工作者显然认为此事产生了一些影响。Common Sense Media的一份研究显示,71%的老师认为,学生对娱乐媒体的使用(包括电视、视频游戏、短信和社交媒体)至少对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些”伤害。

“有人说,使用互联网其实可以增强注意力。”格林菲尔德解释说,“当你关上屏幕,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些事情时,人们反而很难集中注意力,因为他们总是受到各种刺激,可能令其无法集中精力。”

从医学数据的角度来看,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我们缺乏足够的数据。”格林菲尔德说,“今后10至15年,我们将看到长期使用数字媒体将会带来什么害处。”

搜索会取代研究吗?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94%的初中和高中老师认为,学生很有可能使用谷歌进行研究,另有75%提到了维基百科。教科书的比例只有18%,本地图书馆则只有16%。

你或许会问,这有什么问题吗?圣何塞大学的刘子明(Ziming Liu,音译)博士在一篇有关数字环境阅读习惯的论文中表示,人们在进行网上阅读时倾向于使用速读和略读的方式,很少停下来分析和理解他们正在阅读的内容。

“想想看数字信息的传递方式,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格林菲尔德说,“没人愿意长时间展开深入研究,因为可以直接搜索,随时可以阅读任何内容,尽管只是浅尝辄止。人们之所以这样使用互联网,是因为他们多数时候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轻微地触动自己的快乐神经递质,因为你得到了满足。只要产生这种感觉,你就更有可能继续这么做。我们被这种积极的体验所强化。”

“我们担心的是,如果你不使用一些深入思考能力,而是把数字设备作为大脑的一部分来使用,那么这些功能就会逐步萎缩。”格林菲尔德说。

巴普洛夫的狗

很多研究显示,多任务已经拖慢了我们的速度。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 Nass)在一项研究中给出了简单的总结:“同时从事多重任务的人无法过滤不相关的信息。他们无法管理工作记忆,总是不断分神。”

格林菲尔德谈及智能手机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已经变成巴普洛夫的狗”。消息提示触发了强大的刺激,让我们去查看智能手机。由于信息可能很有趣,所以我们往往感到很兴奋,但实际上,真正有趣的信息并不多见。

“我们对注意力的了解是,我们的带宽其实很有限。我们总会顾此失彼。”格林菲尔德解释说,“正因如此,开车时使用智能手机才如此致命,因为任何关注行为都会调动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而降低我们开车的安全性和效率。”

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你担心互联网会影响你的持续关注时间,其实可以很容易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关掉通知,这样你的注意力就不会总是被设备分散了。”格林菲尔德说,“下一步是关掉设备,只在需要时打开。不要总是开着设备,只能在某些间隔中使用。除了一些专业人士,我们多数人都不需要随时被人找到。”

可能还要再过几年,我们才能完全了解数字世界对人类大脑的影响,但没有多少人会否认,数字设备的确会经常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不必放弃互联网,也不必扔掉智能手机,但的确应该偶尔在家看看书,外出散散步。

如果你看到这里,那就自我恭维一下吧。这种问题在你身上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书聿)

篇三 : 砸钱上春晚的互联网豪们

对于网络产品而言,代言不算是常规的营销思路,比如淘宝、百度和腾讯的主形象是必然不会使用明星代言的,但在某款不那么时髦的产品中,是有可能用到名人的形象的,但直接使用名人代言对于全球的网络业巨头们来说都是罕见的,某种程度上是示弱的体现。

所以看到自媒体拿着一张吴奇隆的网络产品代言广告的图片搞竞猜就觉得略搞笑了些,百度一搜就知道吴奇隆代言的产品是啥,又何必要竞猜?当然,腾讯的那款产品也是知名的富二代,在广告上的投入是巨大的,但产品、用户和口碑都是相当一般的,做了那么多年,市场份额也不一定有百度刚做的手机卫士和手机助手用户多,所以,网络业巨头如果用代言人打广告,基本上算是弱势产品想要上位的表现吧。

回到春晚话题,作为一档春节期间的宫斗大戏,已经上演了几十年;但即使导演变成冯小刚,也逃不开以下逻辑:早早的搭台、媒体跟进、网民猜想、收视率下降、遭遇吐槽、央视索福思数据走高、部分网民吐槽…小钢炮发作…

哦,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广告主的身影,这不,还没进入假期,就有媒体翻出来春晚的座位很多是留给广告主的,按照不同的级别座位的顺序不同,露脸的几率不同;按照这个说法,一篇腹黑的《老板,你砸那么多钱上春晚,投资者们知道么?》就把百度上春晚这件事儿拉出来炒了一把…

在2009年百度Q1财报电话沟通会上,百度首席财务官(CFO)李昕晢承认百度当季的营销费用4000万,多数给了央视,一片哗然。赞赏者认为,百度广告做得好,李彦宏露脸了,虽然大众很多不认识李彦宏的脸;批评者们认为这是百度对之前央视报道“互联网虚假医药”广告的危机公关,众说纷纭,但作为网络业的巨头,百度和央视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过,好戏在后头。

你懂得,随后网络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公司的影响力逐日增加,吸引的资金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尤其,网络业在春晚这台宫斗大戏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春晚选择和新浪微博合作,也算是新媒体的创新,但网民对春晚的关注是吐槽式的;网络对春晚的改变不仅仅是对内容上的改变,春晚已经充斥了大量的网络段子和网络热词,更是从头到脚影响春晚宫斗的走向——谁会红,谁又黑了等等。

互联网公司在春晚这台大戏的地位也越发的重要了,除了内容和话题层面,更有拉升春晚广告价值的直接疗效。

对于很多关注网络业的朋友来说,关注春晚前和春晚中出现的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片已经成了大年夜的保留节目,阿里巴巴、淘宝、腾讯、京东、美团、巨人等等公司的品牌或产品广告都曾在春晚前露面,在这个价值不菲的时段,互联网公司们取代了很多传统行业广告主的地位…不过,对于这些来自于网络业财大气粗的广告主们,评论者往往啧啧一声:315晚会是看不到打广告的XX公司了,哈哈哈哈!

潜台词是,春晚对于网络公司的产品拉升作用是有限的,受制于春节期间的国情,网络业的流量和网络公司的营收都面临着一轮下跌的趋势,在春节后才会回升,这是中国互联网业的一个最大的季节性因素——比如写这篇文章的我,春节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吃喝玩乐放烟花,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抱着笔记本写稿子抱着pad看美剧以及借着wifi刷手机,春节期间,手机随身带着,但只是刷刷微博和微信罢了。

或许可以从品牌层面,借这台全球观众最多的晚会前或中露个脸,拉近和用户的情感,这是好事儿,但对于前文所说的相对弱势的网络产品,还不如学习诸多浏览器打的抢票牌,既有用又拉动产品以及品牌,聪明的做法。

在春晚的“硬广+内容植入”大戏中,来自于网络业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但未必都是最聪明的,目前看来最聪明的一次毫无疑问是赵本山小品里出现的搜狐..作为内容植入,由小沈阳和赵本山口播出来的“搜狐”在后续的无数次的重播里,不知道让多少用户起码知道了搜狐是可以搜东西的,强化了搜狐的娱乐范,只是这种效果未来很难重演吧,且不说好内容越来越少,被重播和复播的更少,以及因为版权原因,视频网站对于春晚内容的抓取也受到了诸多限制。

不过也有聪明的做法不时出现,比如当下最火的韩剧明星李敏镐,在确认去春晚后,在腾讯开了微视,可以预见在春节档,微视应该会用这个最火的韩星做一轮传播吧;又比如,春晚最大的黑马郝云,是唱歌又给黄渤写词那个,冯小刚钦点的接地气的歌手,就有着浓重的土豆网的烙印,在土豆打造的纪录片《进藏》的主题曲就是郝云唱歌,而土豆app的主题歌也是郝云唱的,恩,土豆在春晚也是赚到了。

最后,互联网公司的土豪范儿不仅体现在春晚,在户外广告、在平面广告、在地铁广告… 来自互联网公司的投放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就好像电商团购手游轮流拯救电梯广告,有了来自互联网的广告投放,传统媒体应该偷着乐了吧,春晚也央视也不例外。

瞧,这就是媒体的力量,这也是网络业展示肌肉的最佳时机,500万买露脸一次的李彦宏不会只有一个,后续者跟上。

就是这样。

篇四 : 互联网老大们的生意经

近日,微信的三款游戏内测图片在互联网上流传,引发了众多议论。有人批评说这三款游戏的“山寨”痕迹过于明显;也有人说腾讯早就想好了,此前大肆炒作微信收费是在为创收造势,微信要真正挣钱还得从游戏开始。无论如何,微信即将推出游戏的消息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赚钱不易,而脱胎于互联网的业界“大佬”多半经历过互联网寒冬的生死洗礼,深谙其中的生存之道。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庞大资源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借力发展,从内生式增长向外延式扩张迈进,短期、长期利益兼顾,抓主业、玩跨界、搞风投“三管齐下”。

紧抓主业不放松

游戏的客户黏性极强,一度被视为“闭着眼睛也能赚钱”的业务。游戏业务的利润率令人艳羡,只要客户规模足够大,只要游戏产品符合流行趋势,每款游戏都是包赚不赔的好买卖。主要依靠游戏业务赚钱的互联网企业,以网易最有代表性。数年前,网易就与新浪、搜狐并称为中国互联网三大门户。网易依靠新闻业务获得了口碑和知名度,但只要看一看网易的财报就会发现,现在的网易已经不再靠广告“谋生”。根据网易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网易当季总收入为23亿元,其中,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0亿元,广告服务收入为2.6亿元,游戏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6.9%。可以说,网易已经成为一家不折不扣的在线游戏企业。

游戏业务同样称得上是腾讯公司的主业。根据腾讯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腾讯当季总收入为121.5亿元,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84.6亿元,其中网络游戏收入达59.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9.3%。尽管我们不能将腾讯看做一家游戏公司,但从收入结构上看,游戏业务收入已占据“半壁江山”。

并非所有互联网大企业都做游戏,比如百度。在各种新概念、新模式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业界,百度始终不为所动,坚持稳健路线,心无旁骛地深耕搜索引擎业务。根据百度2012年财报,百度2012年度总营收为223亿元,其中网络营销收入达222.5亿元。百度的专注正是其如此成功的原因,这让所有认为其业务单一的公司相形见绌。

玩跨界风生水起

开商场的同时还能开银行,这在传统产业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但阿里巴巴集团却在运营淘宝网、天猫(原淘宝商城)这两家国内最知名的电子商城的同时,打通电子商务产业链,将支付宝做成了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012年,淘宝网和天猫两大电商门户的电子交易总额高达1.1万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eBay和亚马逊的交易额之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7万亿元,其中商品零售额约为18.4万亿元。换言之,去年每17元的商品零售额中就有1元来自淘宝网或天猫。在这两个网站购物的大多数人都会使用支付宝进行结算。据易观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额达3.8万亿元,其中支付宝、财付通分别以市场份额46.6%和20.9%占据前两位。简单计算可知,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去年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交易额分别接近1.8万亿元和0.8万亿元。

截至2012年年底,支付宝的注册账户数突破8亿,日交易额峰值超过200亿元,日交易笔数峰值超过1亿笔。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手机支付的发展,支付宝的年度对账单显示,2012年,无线支付总金额同比增长约5.5倍,使用无线支付的人数同比增长2.2倍。向数百万卖家收取管理费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支付宝似乎还有无限潜能等待开发。

互联网公司的未来丰富多彩。当大家都在猜测支付宝要做银行的时候,支付宝却明确表示不会做银行。不过,支付宝已经涉足小额信贷领域。银行与商业有着显着的界限,各国对此都会严加区分,审慎监管。对于金融监管机构而言,鼓励金融创新已经从研究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运营中,而作为运营者,阿里巴巴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风险投资谋未来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3家成功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拥有令中小互联网企业艳羡的资源,在中国互联网界呼风唤雨、引领潮流。正因如此,有人用这3家企业的英文首字母构造出“BAT”这个新词,作为这三家企业的简称。到今年5月10日,淘宝网才成立10年,10年前,马云也是互联网创业者中的一员。如果问今天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现在的创业环境和10年前有何不同,他们也许会说那时还没有BAT。在创业者眼里,BAT就像神一样,想要做到BAT那样成功几乎不可能,但要让自己的企业做大并吸引BAT的注意力也是一种成功。

创新已经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之魂。创新意味着不确定性,它的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不断让创业者感到兴奋,同时也领略痛苦。这个行当里鱼龙混杂,一个好的创意很可能一天之内就被复制。此外,由于缺乏客户、资金、渠道等资源,一个好的点子并不能迅速转化为流量或收入。但如果傍上了BAT这样的大款,情形就会大不相同。

对于BAT而言,尽管已经占尽优势,但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业界谁都不能高枕无忧。在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向看好的创业公司投资“下注”成了BAT共同的选择。风险投资很有可能“打水漂”,分散投资是理性的选择,毕竟看上去很有潜力的项目是否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还未可知,哪片云彩会下雨,谁也不能确定。现在投资花钱,也是为了今后更大的发展。据了解,BAT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都有专门的投资团队。从投资风格上看,腾讯胃口最大,也最生猛,其投资几乎涵盖了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细分领域,这也有助于腾讯迅速找到未来的发展机会;阿里巴巴的投资涉及链条更长,包括物流、数据、社交等;百度始终围绕增强搜索的核心能力,偏重地图、垂直搜索等领域。BAT“不差钱”,为了迅速切入某个重要领域,获得某些技术或者看上了某个创业团队的人才,都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来达到目的。

篇五 : 改变互联网的20大里程碑事件

如今,人们拥有智能手机,家中配有高速宽带,办公用电脑等都能够连入互联网,人们能够从中立刻获取到任何主题的信息和数 据但是你可曾花时间想过,从初次尝试连接互联网至今,我们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进展?在1994年或1995年,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互联网还是个新兴事 物,你是否也曾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现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个人和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为对互联网现金所取得成就进行表彰,《PCWorld》网络版就影响互联网进步和发展的20大事件进行了总结,按照“游戏规则改变者”出现的时间,对这些时间进行了排序,而这一切都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

以下是《PCWorld》总结影响互联网进步和发展的20大事件。

1978年:开创性多玩家在线网络游戏“网络泥巴游戏”MUD出现

1978年8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 (Essex University)教授理查德·巴特尔(Richard Bartle)及学生罗伊·杜博萧(Roy Trubshaw)编写了第一款 基于文本的冒险电脑游戏MUD(Multi-User Dungeon,多人地下城,后发展成为多用户网络游戏,俗称泥巴游戏)。该游戏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其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即允许数百人同时在线玩游戏与对手对抗。杰西卡·穆里根(Jessica Mulligan)是一名资深电脑游戏顾问, 同时她还是电脑游戏历史学家、作者,及专家。她表示,“此前也曾出现过多人游戏,但那些游戏只允许少数几个人同时在线游玩。(MUD)是第一个真正允许数 百人在同一宇宙、同一空间,同时参与的游戏。而这正是该游戏的魅力所在。”

穆里根表示,MUD是真正的规则改变者,之后所有的多人在 线电脑游戏都是以MUD为原型。“他们本来没打算制作一款游戏。理查德是《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的粉丝,他决定 以游戏作为模型开发一个项目,基本上来说,这个项目造就了一个行业。”现在,你依然可以继续玩MUD在线游戏的早期版本,如果说你想要更加了解游戏历史的 话。

1985年:互联网首个网站域名Symbolics.com被注册

曾经,全球没有一家企业有主页、网络图片或商业信息。这确实 令人难以相信,但却是事实。不过,在1985年3月15日,全球第一个网站域名Symbolics.com被一家企业注册,当时全球首款网页浏览器还尚未 得到普及使用。现在,Symbolics.com这个域名由美国密苏里州的域名投资商XF.com持有,该公司于2009年9月从电脑及软件厂商 Symbolics处购得。虽然如今每家企业都奔向网络世界,以求通过域名在互联网上占有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但回溯上世纪80年代,全球最早的100个域 名,共耗时32个月才全数注册完成。

不过,随着企业越来越依靠互联网来运行业务,曾经的涓涓细流如今成了滔滔洪流。2011年,已被 注册的.com域名数超过9400万,而已注册的.net、.org、.infor、.biz及.us等域名数量共计达1297万。今天,几乎每家企业都 有一项网上业务,且至少都有拥有一个注册域名,企业都希望能够借此助其成功。

1994年:首个网络横幅广告出现

网站历史学家们表示,首个网页横幅广告出现于1994年10月。据悉,世界上最早的一条网络 广告是1994年10月25日,由AT&T刊登在美国Wired网络杂志上的横幅广告。其他专家则认为,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互联网发布横幅广告的 是,在94年10月刊登广告的“热线”网站(Hotwired.com)。

虽然专家们对首个成功发布网络横幅广告的企业仍存有争议, 但这些早期市场营销信息为企业铺就了一条宽广的道路,让企业迅速意识到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得营收。当网络内容可以由广告买单,整个市场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变。 报纸、广播、电视台及其他媒体机构发现,他们整个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广告营收稳定,这些老牌媒体机构一直赚得盆满钵满。为了自救, 这些老牌媒体不得不也投身网络,但即便如此,他们如今也仍面临广告营收严重萎缩等问题。

1994:Wi-Fi改变一切

今天,我们无论身在咖啡馆、机场酒店或者其他地方,都能够通过无线连接接入互联网。虽然近几 年,Wi-Fi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但Wi-Fi最初并未受到市场的热情对待。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宣布,其已架设了首个无线连接网络,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则于1999年采用 了首个官方定义802.11标准。

现在,在选择吃饭、旅行甚至娱乐的地点时,那里是否有Wi-Fi成为了我们的考量因素之一。Wi- Fi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让学生、商人能够随时随地工作或学习,甚至可以让人们在休假时,也能与外界保持联系,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够完成任务。让互联网变得便 于携带,这确实是个显著变化。

1994年:电子商务现身网络

在亚马逊开张一年前,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纳舒厄市成立了一家企业,名为NetMarket,该公司 在1994年8月11日,成功完成了全球第一笔网络零售交易,卖出了全球第一件网络交易的商品,Sting的一张专辑,加上送货费共计12.48美元,购 买者来自美国费城,整个买卖过程受到加密技术保护。NetMarket时任CEO丹尼尔·科恩(Daniel Kohn),构建了全球首个与商品数据库相 连的在线音乐CD商店。就因为一张小小的CD,企业迅速发现,他们能够通过网站轻松地买卖产品,并能够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不间断的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全球电子商务产业兴起。商店可以随时招呼客户,为他们提供全球各地的产品。

现在,全球各企业每天都在从事这个业务,而工匠、在家办公人士及其他人都可以为自己设立一个简易网站,通过网站将他们的商品向世界各地销售。这样一个直接且更加广阔市场的出现,或许是商务世界历史中所经历的最大改变。 

1995年:eBay现身,一个全球性的“车库式拍卖”网站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如果你想要卖掉一些旧玩具、汽车零件、碟子或者 书籍,你会在邻近地区张贴很多广告,举行一次车库拍卖。典型的70年代风格。但是,1995年9月,随着在线拍卖市场eBay.com正式上线,一切都发 生巨变。1995年9月3日(美国劳动节)当天,eBay达成了首笔在线拍卖交易,eBay改变了全球的产品销售模式。现在,卖家能够吸引到离自己很远的 买家,借此提升商品拍出高价的可能性。

通过整合在线支付功能和提供购买满意度保证等服务,eBay帮助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处理。今天, 如果你有东西要买卖,并希望自己的产品信息能够覆盖到全球,那么eBay.com或许就会是你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对于收藏家、甩卖爱好者及其他所有人来 说,如果想要的物品在eBay上都找不到,那么其他地方或许也不会有。

1995年:亚马逊推出在线购物服务,产品一应俱全

人们在线购物的时间至少已有十年,现在几乎想不起来网络购物具体是从何时何 地开始星期的。不过对许多人而言,亚马逊是他们第一次进行网络购物的地方。就在1995年7月,亚马逊卖出了第一本书,《流动性理念和创造性类比:思维基 本机制的电脑模式》 (Fluid Concepts & Creative Analogies: Computer Models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Thought), 而这对亚马逊而言仅仅是个开始。

亚马逊所出售的产品总类从书籍、DVD和CD,扩大到吸尘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简洁且填满信息的网 页、完美的客户服务、低廉的产品售价、丰富的产品选择及免费的快速配送服务等,是亚马逊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其他许多企业也提供类似产品,但没有一家的市 场规模能与亚马逊媲美。对消费者而言,亚马逊总是其首选购物地点。

1995年:在线流媒体视频亮相

全球首个在线流媒体视频并非来自Netflix。1995 年,Progressive Networks公司发布了首个在线流媒体视频,内容是西雅图水手队(Seattle Mariners)与纽约洋基队 (New York Yankees)之间的一场棒球比赛实况转播,而Progressive Networks就是后来的RealNetworks。

至 于Netflix,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14日,依靠DVD邮寄服务发家,于2007年初开始推出在线流媒体视频业务,允许订购用户直接通过电脑观 看电影。2008年1月,Netflix流媒体视频服务扩大至电视机领域。可以说,RealNetworks的初期进展确实为如今各种不可思议的娱乐设施 扫清了道路。

1996年:AOL推出包月上网服务

这在今天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在1996年10月29日,这可是划时代事件。当 时,AOL是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其宣布计划降低上网费用,推出每月19.95美元的无限时上网服务。此前,19.95美元只能享受20小时 的上网服务,每超出一小时收费2.95美元。

1996年:宽带在北美出现

要说到互联网,许多人都会想到1994年。当时人们坐在电脑前,耐心地等待着“猫”接入互联网。这 种日子感觉似乎早已是一百万年前的事了。1996年,北美地区首个高速宽带服务面世,于1999年开始在美国大行其道,大大推进了家庭宽带使用率。据美国 商务部和美国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局的报告显示,2001年,美国家庭宽带安装率为9%,到2009年则增至64%,增长了7倍。

1996年:谷歌崛起

1995年,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相遇。 1996年,他们发明了一个名为“Backrub”的简单搜索引擎。1997年,Backrub被重新命名为Google。1998年9月8日,谷歌公司 成立,而现在谷歌旗下拥有众多产品和服务,包括Gmail、Google Earth、Google News及Google Product等。

现在,谷歌仍是全球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搜索引擎。谷歌搜索结果排名能够成就一个企业,对企业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全球有数亿用户每天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在谷歌进行搜索。

1996年:分类广告媒体Craigslist上线

Craigslist网站创建于1995年3月,成立之初,其还只是旧金山 一家私人在线分布告栏,内容基本来自创始人克莱格·纽马克(CraigNewmark)和他的朋友。1996年,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分享和使用 Craigslist,该网站也因此不断壮大。据调查显示,1997年9月11日,Craigslist正式Craigslist.org域名,作为一家 网站成立。

为什么Craigslist对互联网世界的意义重大?因为,Craigslist是一个免费平台,界面简洁、使用便利,用 户能够获得不错的信息。Craigslist最开始帮人们找工作、卖车、租房子、以货换货、找清洁工等,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Craigslist增长十 分迅速,2000年6月,其业务扩大至波士顿,而接下来的几年,Craigslist的业务范围更是扩展到数百座城市。2011年,Craigslist 的分类广告服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695座城市,仅在美国,其每月用户数便超过500万,每月网页浏览量超过200亿。

1996年:在线书籍为现代电子书铺路

在90年代中后期,各行业各产品都匆匆投入互联网市场,而在线书籍的出现也只是时间问 题,在线书籍能够让用户更轻松的进行搜索和存储,而且易于携带。1996年7月,O’Reilly & Associates出版社的 《MH & xmh: Email for Users & Programmers》成为首本根据GNU通用公共许可条款发布到网上的 图书,该书作者为杰瑞·匹克(Jerry Peek),创作于1991年。该书的网络版书籍可说是电子书的最初雏形。

1997年:博客让互联网成为私人交谈空间

网络日志(Weblog)一词最早在1997年12月出现,之后没多久,这个词就缩 短变成了博客(blog)。据BlogHerald.com研究显示,到1999年初,互联网共有23家博客。博客的出现让互联网发生了变化。博客无处不 在,人们在博客上宣泄自己的不满,企业则将博客作为用户回响板。

1999年5月,Salon.com上的一篇博文阐述了博客和“网络 记者”这种新现象;2004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贾斯汀·霍尔(Justin Hall)或许就是“个人博客之父”。霍尔在1994年1月23日 便开始撰写博客,至于他开始写博客的原因,他说道,“我认为,网络十分神奇,我想要参与其中!在早期的网页中,我看到了很多很蠢的页面,然后我就想,网页 应该不贵,也不难构架。所以,我上了几堂基础课程,然后就自己动手做了。”

1999年:在线音乐订阅软件Napster动摇音乐行业

1999年,年仅18岁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肖恩·方宁 (Shawn Fanning)编写了音乐分享应用Napster,并于同年发布,当时他或许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编写的这款程序,让电脑用户能 够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服务器,进行音乐文件分享和交换。Napster可以搜索音乐文件并且提供检索,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被集中存放在一个的服务器中,使 用者能够方便地过滤上百个地址,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对音乐发烧友和学生来说,这个应用程序非常棒,不过,也正因为Napster的风靡,其被视为 唱片业的眼中钉肉中刺,因而被美国唱片业告上法庭,在经过上诉失败后,Napster最终于2001年7月关闭。

2003年:苹果iTunes商店重新定义全球音乐销售模式

一天可以改变很多事情,2003年4月28日,苹果向全世界推出了 iTunes在线音乐商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便携、易于使用、分类别且价格便宜的方法,来购买所喜爱乐队的音乐。从2001年起,iTunes 便允许用户将已有音乐导入程序,以便在不同设备播放。

然而,推动音乐界大幅前进的正是iTunes商店概念。音乐发烧友们过去都是通 过购买黑胶唱片、卡带和八声道磁带等产品来获得音乐内容,而iTunes音乐商店则完全重新定义了新一代人购买音乐方式,即以购买数字音频来代替购买CD 或专辑。iTunes音乐商店不知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方式,在该商店的帮助下,歌手、唱片公司及消费者的市场权力也得到了重新分配。iTunes音乐商店 的商业模式,让新兴乐队能够有机会直接将自己的歌曲一首首卖给喜欢他们音乐的消费者。

2003年:Skype为网络聊天注入新特性

网络聊天最初兴起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BBS和多人在线交谈系统 (Internet Relay Chat)是网络聊天的主流。到1980年,CompuServe开通了一个名叫CB Simulator的网络实时聊 天程序,被众多专家成为第一款网络聊天程序。对当时的数百万美国用户来说,是AOL在1996年将网络聊天程序引进千家万户。这些聊天室将世界各地的人们 聚在一起,谈论各种话题。

然而,2003年,在线服务Skype面世,网络聊天格局也发生了变化。Skype将即时消息、视频及IP 电话服务进行了整合,为网络聊天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Skype允许用户寻找新的方式,使用电脑、文本、摄像头、语音甚至电话或手机,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 实时交流。

2004年:你能不能加我为Facebook好友?

2004年,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与其他三名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oskovitz)、克里斯·休斯 (Chris Hughes),及爱德华多·萨维林(Eduardo Saverin)一起,在哈佛大学的一间宿舍里,静悄悄的开始了他们的社交网络征 程,推出了Facebook。建立Facebook的理念其实很简单:家里一个网络空间,让所有哈佛的学生发布自己的“档案”,更加方便人士彼此,并成为 朋友。最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但由于这项服务迅速走红,推出后第二个月,Facebook便向常青藤联盟其他三所学校开放注册,此 后,Facebook的扩张步伐便再未停止。

2005年:YouTube诞生

“好,现在我们在一群大象的前方…”随着这句话响起,在线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正式 与公众见面。虽然YouTube成立于2005年2月14日,但是,直到2005年4月23日晚上8点27分,才有第一只视频上传到YouTube,该视 频题目为“我在动物园”,时长19秒,内容是YouTude的创始人们在圣地亚哥动物园大象园区前,谈论他们的短裤。

如 今,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分享网站,覆盖全球25个国家,43种语言。YouTube让大批用户能够迅速的看到全球每天在发生的事情。当一 个视频内容像病毒一样在YouTube上传播,每个人就都知道了这件事。这就是YouTube的力量和影响力,也是促其壮大的原因所在。

2006年:Twitter横空出世

Twitter第一条推文内容无关午餐、也不是洪水、战争、政治或名人。Twitter第 一条推文于2006年3月21日发出,内容为“刚设置好我的twitter。”这个简短的信息发自杰克·多尔西 (Jack Dorsey),Twitter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为什么Twitter对互联网如此重要?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在使用Twitter,以滚动 新闻的方式,向外界发送信息,就像时代广场大楼上的滚动新闻那样。在遭遇巨大自然灾害后,人们会使用Twitter;当需要朋友或周围人帮助时,也会使用 Twitter求助。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时间,而Twitter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用户与之相连,是21世纪重要的交流工具。

文/互联网的那点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数互联网20座里程碑(组图)
WWW15年:改变世界的15个网站
25位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人物
改变互联网的15个人
如何打造一款快速增长的互联网产品?
盘点互联网史14个著名的“第一次”(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