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懒、二拖、三不读书、四不总结,你拿什么来拯救知识管理?

大家好,我是脑叔。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知识管理的下半部分。

·

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很多人一懒、二拖、三不读书、四不总结;

导致头脑混乱,努力不可积累!

这样的你,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上一期我们讲了如何挑选主题,如何建立知识体系,那么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管理知识,以及如何通过分享,让知识发挥更大价值。

·

三 管理保存知识

管理知识的目的就是能快速找到保存的知识/资料。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从2个方面着手:工具选择、搜集分类。

1、工具选择

知识管理的工具,是接触知识管理的新手最关心的、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不同的知识或资料有不同的特点,适用的工具也不同。我把它们分为4类:

第一类,知识资料库,主要保存各种知识理念和方法、工作和学习的资料。这里推荐的是印象笔记。

第二类,设计灵感库,主要保存设计素材图片和设计案例,设计师用的最多。

第三类,软件工具,它们的文件比较大,所以常用网盘、硬盘来保存。

第四类,网站,这个不用多说,基本上都是用浏览器书签保存。

虽然可选的工具很多,但我建议大家同一类型的知识,用同一个工具保存。如果不统一管理,那当你管理、查找这些内容的时间就会消耗双倍,非常不方便。

拿印象笔记来说,我把它定位为我所有输入、输出内容的工具。如今我几乎都在印象笔记写文档,即使用Word、PPT写了报告,也会在印象笔记备份,统一存档。

·

2、搜集和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的核心思路是,将搜集的零散知识点“按照知识体系的结构”分类整理,与建立知识体系的思路一致。

下面以印象笔记为例,从3个方面介绍我的使用技巧。

·

技巧1:搜集保存方法

在Web端,可以用“剪藏”这个浏览器插件,看到有价值的知识,可以选中内容点击右键“剪藏到印象笔记”。

移动端,支持印象笔记的工具非常多。

在微兴(xin),可以绑定我的印象笔记,以后看到文章可以直接转到“我的印象笔记”。

在多看阅读,加了标注的内容可以自动同步到你绑定的印象笔记账号里。

即时某个App没有支持印象笔记,你也可以用手机浏览器打开相应的网页,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将内容分享到印象笔记。

·

技巧2:分类管理

印象笔记的笔记功能是这样的,它可以建笔记本组,每个笔记本组下可以有笔记本,笔记本中可以有N条笔记。

也就是说,印象笔记有3层结构。

笔记本组,可以看做前面介绍的“学习主题”;

笔记本,用来作为这个主题的知识体系的树干结构;

笔记,是一个个知识点。

以知识管理的笔记本为例,除了包括与“知识体系的结构”对应的笔记本之外,我还建了2个特殊的笔记本。

一个是这个主题专用的搜集笔记本;

另一个是他人针对这个主题分享的相对成系统的文章或者阅读相关书籍的思维导图笔记。

·

技巧3:笔记本命名

我喜欢用字母+编号开头的方式命名。因为这样可以控制笔记本的顺序,让笔记本比较严格的按照结构树干的顺序排列。

·

四、总结分享知识

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学到了如何更好的管理知识。但是,怎么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让知识飞起来更大的发挥它的价值呢?

这里想介绍4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1、实践知识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样的,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对知识有更多的理解和认知。这个环节,主要靠自己了。

2、寻求创新

从别处学来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寻找是否有更佳的方案。关于创新,有水平思维法、奔驰法、发散思维法,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3、复盘总结

工作中,每一次负责的项目都是一次新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做得不够好、有些做的不错,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通过总结,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可以翻出来看看,不再需要从0开始,节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4、分享知识

分享其实是将总结的内容教给别人。也就是说,总结是分享的基础。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写文章、回答问题、授课等等都可以。

至于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正在学习的,也可以是你掌握的而别人又正好需要的知识。

有的人,认为分享能帮助自己全面的梳理知识;

有的人,喜欢通过分享给他人带来帮助的那份成就感;

有的人,渴望通过分享获得关注和认可,等等…

每一种源动力都各有其价值。找到这份动力,才有可能走的更久更远。

·

为什么要做分享?

大部分人,仍然不愿意去分享。因为会有各种顾虑。

有人会顾虑“自己都没学好,哪敢分享呀”。有这样的顾虑,可能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希望做到尽善尽美再拿出来。

有人会顾虑“辛苦学来的知识教给给别人,超过自己了怎么办”,有种宝宝心里好苦的感觉。

这两种顾虑,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为什么仍然建议大家尝试分享呢?

1、教是最好的学习

在这份关于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对比学习知识后的平均留存率,结论是“教是最好的学”。教给他人,最后的留存率是90%。

前面提到的两个顾虑,其实都不用担心。教给别人能让你学的比现在更好。怕别人超过你,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别人听了你的分享,平均吸收的可能只有20%。如果别人听了你的分享就超过你,那可能并不是因为你教的内容,而是他过往已经在这方面就有不少积累。

2、让别人知道你知道

一方面,能结识同一领域的达人,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能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建立个人品牌认知。让别人知道你知道,所带来的价值是无穷的。

·

我是脑叔,知识管理真的很重要。因为有了整理,因为有了分享,因为让别人知道了你知道,你才能获得新的机会,改变人生!

愿意分享的人都关注了脑叔哦,你也一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在用什么工具做知识库?
碎片化知识已不可避免,与其拒绝,不如掌控
你早该这样记笔记——高效的印象笔记调教术
【知识管理干货】如何用印象笔记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我是如何利用印象笔记来做个人知识管理的?
干货 | 如何构建团队知识管理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