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 | 峥嵘五月艾香浓

峥嵘五月艾香浓

文\李冠男

常常生活工作在城镇,久久闻不到艾香了。这种彼此熟悉而又陌生的味蕾,使我愈发结束不了那忘情的思念,坚贞笃定,根本无需什么额外的附加和繁衍的解释。

前几天,在土牧尔台农贸市场,突然看到了一位大娘在拐角摊位处叫卖艾蒿。尽管农贸市场没有几个顾客,但是满带着泥土和青草气味的艾香却激活了我对儿时的记忆。似乎在不经意间,空气中又闻到了一种久违的粽香。艾香与粽香在一个区域交融起来,粘稠的思绪也在氤氲的环境中翩跹起来,哦,看来期盼已久的端午节,正悄然来到身边。

长时间的孤独与寂寥,使我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厚。高原漫甸里的那个小山村,永远是我心中的念想。特别每到春夏两季,这种念想愈加繁盛。

五月的艾香,是我对故乡最为基础的情愫。初五那天,家乡人起床时间俨然比平日早的多。早起的人们等不及洗漱,就一同奔向那青青的原野。采撷艾蒿、挖掘花根是那天家乡人赶山的重头戏。赶山归来,采来的艾蒿除了少数用来浸水洗脸洗手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放在家居的门头上、灶堂边,甚至还晾晒在房顶上。孩子们这时还能从母亲那里拿到两个熟鸡蛋,一个香囊,更能多吃几个用青叶包裹的粽子。

这一切习惯都来自于有关气节的典故,当然也有很多历史人物如屈原、伍子胥等人掺杂其中。过去有民谣说,艾蒿属于吉祥之物,因为五月五日的艾香能驱赶瘟疫,净化自然,以致到现在,人们还传承着过去的风俗,喜欢点燃艾蒿,去熏蒸居室的角角落落,可见从某种程度来说,艾香有如灵丹妙药,甚至让人们推崇倍至。民间又有一说,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所以这一天要门上插艾蒿以驱鬼,佩藿香以辟邪,喝雄黄酒以除秽。总之,在中华民族所有传统节日里,端午节以其加严肃和厚重而位列第一,就连春节、元霄节和中秋节,也无法与其比肩。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这首儿歌始传长江以南,因为那里一年种植两季庄稼,端午节时分正是第一季庄稼等待收镰的关头,因此田野里出现一片金黄很好理解。但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端午节期间包粽子、佩香囊、亲人酒聚却是共有的习俗,自始至终都活跃和绽放着艾蒿的香浓。

五月是艾蒿疯长的季节。充沛的雨水,温暖的阳光,使艾蒿生长有了加速度。她爬山坡、越堤坝、冲洼地,忽忽悠悠、密密麻麻、疯疯癫癫地布陈于家乡天地之间,到处都传递着吸肺的力量。

我的家乡每到阳历五六月份,农牧区的山坡到处都是琼花瑶草。孩提时代,常常在山坡上放牛牧马。那时,我家养着一条家犬,常随牛马一起出动,一来为我来充当“警卫”的角色,二来为牛马去寻找更为肥沃的“食源”。每当黄昏渐晚之际,家犬总是在艾蒿生长的地方摇头晃脑,不忍离去,甚至还会意主人去采撷点艾蒿,它才能满意而归。的确,越到天气渐晚之时,艾蒿香气愈加浓郁,清凉凉,苦涩涩,闭上眼,深深吸一口,让它缓缓地沁入心扉,顿时,有种心醉神迷、无与伦比的爽快与舒畅萦绕在心头。跟随家犬,寻觅艾蒿的踪迹,顺便采撷几棵青艾,当做马鞭,在手中上下挥舞,别有几分灵异。傍晚的天暮已不再低垂,农村孩子的心事有如清新的艾香,在五月的黄昏里弥漫升腾,无所穷尽。

写到这里,又有缕缕艾香遍体通袭。太多的回忆沉淀在空气里,呼吸之间就多了一丝怀念。这种怀念,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跳跃,对五月的艾香更有了一份深层次的敬意。

此时,正值小满、芒种过后,晚上睡觉,总会有湿热之气,蚊虫叮咬在所难免。如果点燃几棵艾蒿,熏蒸一下居室,定能祛湿除秽,静气安神。算是一种情结吧,或许也很滋润。

峥嵘五月,思乡不见乡,只闻艾香浓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的粽子(ZongZi)和艾草(艾蒿),AsiaticWormwood
端午节现代诗歌
郭西明丨童年的端午节
艾蒿:遥远的粽香
端 午 节
(208)七绝端午采蒿(新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