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潍坊市综合保税区主要优惠政策全方位解读

  当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区域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是必然选择。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支持综合保税区加快对接国际自贸区规则,争取开展有特色的自由贸易试点,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综合保税区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正加快创建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北区、跨境电子商务等三大国家级平台,同步推进国际加工、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四大产业发展,不断完善虚拟口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检验检疫、联网监管等五大服务平台,积极探索“跨关区通关、区区联动、关检联动、先入区后报关、保税产品内销、国际金融”等六个方面的创新试点,努力打造全市对外开放的服务区,外向型经济的聚集区和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在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为更好地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作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综合保税区,让更多的项目入驻综合保税区,本报特刊发综合保税区主要优惠政策解读,群策群力优化环境,筑巢引凤加快发展,为全市更高层次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潍坊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第14个综合保税区。近年来,潍坊综合保税区发展很快,势头很好,连续几年在全国保税区中名列前茅。2012年全区进出口额和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4%和35%;2013年分别增长82%和76%。综合保税区实施的“网内网外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国际国内一体化和四大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受到了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多次肯定和表扬。

  综合保税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国家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推进上海自贸区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目前,潍坊综合保税区正以自贸区的思想、精神、标准和方法指导全区工作,不等不靠,快速跟进,先行先试,全面对接自由贸易区。

  那么,潍坊综合保税区的功能究竟有哪些?转型升级自贸区后,将带来哪些更加优惠的政策?全市乃至周边地市的企业怎样才能享受到保税区的优惠政策?记者到综合保税区进行了深入采访。

      主要功能

  目前,全国海关监管区域主要有六种类型。从政策功能上看,由低到高依次是:保税仓库、保税物流园、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潍坊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虚拟口岸、网外配套”六大功能。

  (一)保税加工功能。综合保税区内生产企业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保税加工后出口(或销往国内),或从国内采购原材料入区退税后加工出口。保税加工功能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产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生产企业提供了政策洼地。

  (二)保税物流功能。综合保税区可为区内外进出口企业在采购原材料、产品销售过程中,提供货物保税状态下的仓储、配送、增值加工、国际中转、进口复出口等物流服务,利用最低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三)货物贸易功能。综合保税区内允许注册贸易公司,区内各类企业均享有进出口经营权,可从事全球或地区性采购、分销、配送业务。对入区的货物,可进行进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增值加工,包括分级分类、分拆分捡、分装、加刷唛码等。

  (四)服务贸易功能。在综合保税区内从事与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相关的研发设计、产品测试、售后维修、设备租赁等服务贸易业务,可设立国际航运中心、采购分拨中心、营运结算中心及期货交割中心。

  (五)虚拟口岸功能。利用青岛机场和青岛前湾港的国际交通枢纽资源,引进卡车航班、卡车轮船等业务模式,将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的国际港口和国际机场功能后移到潍坊综合保税区,企业在保税区可办理一切通关和进出口手续,等同于在潍坊综合保税区设立了“无跑道国际机场(虚拟机场)”和“无水国际码头(虚拟码头)”。

  (六)网外配套区功能。潍坊综合保税区设有与网内一体化管理的网外配套区,主要安置网内企业的配套企业,并为网内企业和周边地区提供商务生活服务,实现网内网外一体化发展。网外配套区享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掀起了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自贸区政策“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今后综合保税区也将转型升级自由贸易区,享受以下五个方面改革试点政策: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①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发挥市场和企业主体作用。

  ②深化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

  ③建立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自由转移其投资收益。

  (二)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①扩大服务业开放。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部分领域扩大开放,放宽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

  ②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③鼓励设立专业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投资者设立境外投资股权投资母基金。

  (三)推动贸易方式转变

  ①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②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

  ③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

  ④支持企业发展离岸业务。

  ⑤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⑥探索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⑦推动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外包业务发展。

  ⑧鼓励设立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按照国际标准采信其检测结果。

  ⑨试点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

  (四)推动金融领域创新

  ①加快金融制度、金融服务创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

  ②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

  ③扩大完善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

  ④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

  (五)完善监管服务

  ①推进实施“一线彻底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便利化监管模式。

  ②试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

  ③推动“跨关区”直通关和“区区联动”通关,建立全国各个关区之间一体化通关模式,实现企业在全国范围便利通关。

      优惠政策

  (一)保税加工政策

  ①免税:从境外进区的设备、原材料、基建物资和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制成品及边角料、残次品、余料、废料销往境外免征出口关税;企业出口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消费税。

  ②保税: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包装物件及消耗材料,予以全额保税。 

  ③退税:从国内保税区外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可办理出口退税;区内企业使用水、电、气实行退税政策。

  ④免证:货物可以在综合保税区和其它国家之间自由进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需配额和许可证;海关不实行《登记手册》管理;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不实行合同核销,不实行单耗管理。

  (二)保税物流仓储及进出口贸易政策

  ①区内存储货物的品种和仓储时间不受限制,可在不改变物权情况下,根据物权单位的指令,将仓储于保税仓库内的货物直接或进行简单加工后自由配送;销往区内、国内其他特殊监管区或境外,不征收增值税、消费税。

  ②区外企业可将多种商品入区获得退税后,根据客户指令集运出口。

  ③国内外采购商从境外采购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按照区外企业需要,分批次办理出库供货。

  ④加工贸易企业将采购的国产中间产品出口到综合保税区(国内货物进区可视同出口),再由下游加工贸易企业办理进口手续,以达到出口退税的目的。

  ⑤区内企业可开展研发业务,所用境外和国内的仪器、设备、材料等不受产业限制一律享受免税、保税和退税政策;境外和区外进出的检测货物,享受保税政策;国产出口设备等货物可进入区内保税维修并复运出境。

  ⑥区内与境外间进出的货物,海关实行备案制,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三)海关监管政策

  ①海关对综合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口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

  ②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向海关集中申报手续。

  ③经海关批准,区内企业可将其进口料件和生产的半成品委托区外企业加工,经加工后返回综合保税区。区外企业也可委托区内企业加工,加工后返回区外。

  ④海关对于综合保税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或者保税区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实行保税监管。

  ⑤综合保税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

  (四)检验检疫政策

  ①区内企业从境外入区的仓储物流货物以及自用的办公用品、出口加工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免予强制性产品认证。

  ②从非保税区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又输往非保税区的,不实施检验。

  ③经综合保税区转口的应检物,在区内短暂仓储,原包装转口出境并且包装密封状况良好,无破损、撒漏的,入境时仅实施外包装检疫。

  ④对入区后又复出区进入国内市场的货物,在检验检疫有效期内免予实施检疫。

  ⑤转口应检物出境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和输入国家或地区政府要求入境时出具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检疫证书或检疫处理证书的以外,一般不再实施检验和检疫处理。

  ⑥区内企业之间销售、转移进出口应检物,免予实施检验检疫。

  (五)外汇管理政策

  ①企业可开设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及资本项目外汇专用账户,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需核定。

  ②进出综合保税区的免税、保税货物,以外币计价结算,其它物品进出综合保税区可以外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③企业不实行合同核销制度,与境外之间的进出境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无需向外汇管理局办理收付汇的核销手续,外汇凭相关单证从银行支付。

  ④企业有条件购汇,允许人民币资金注册企业,以不超过其注册资本中实际到位的人民币部分购汇。

  ⑤中外资企业均可开立外汇现汇账户,企业经营所得外汇实行意愿结汇,外汇收入可以全额留存。

  (六)产品内销政策

  产品内销政策是今年新增加并开始实施的。海关审定内销保税货物完税价格办法规定,允许综合保税区开展内销业务。区内企业产品内销时,仅对所采用的进口零部件征税,对采用的国内零部件不征税,彻底解决了过去保税区企业内销费用高、不方便的问题。

  ①内销保税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

  ②保税加工产品内销时,海关以料件原进口成交价格征税;对料件不能确定的,海关以申报时类似的货物的内销价格征税。

  ③边角料或者副产品内销时,海关以实际内销价格征税。

  ④深加工结转货物内销时,海关以货物的结转价格征税。

  ⑤保税物流货物内销时,海关以货物运出时的内销价格征税。

  ⑥研发、检测、展示货物内销时,参照以上标准执行。

  (七)综合保税区配套区优惠政策

  综合保税区配套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享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主要安置与网内监管区关联度高的配套企业、利用保税原材料就近加工的企业、先进制造业、贸易物流企业、商务生活服务企业等;以及引进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附加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业务模式

  1、保税加工业务。指企业将进口原料在保税区加工后销往国外的经营活动。具体政策:①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加工产品的增值部分享受免税政策,企业可以节约加工部分的增值税。②下游企业在保税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可获得提前退税。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原材料进项税不抵扣。但如果该下游企业设在保税区,上游企业就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出口退税,而下游企业也可以享受保税区的优惠政策。③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其进口和出口都享受免关税和增值税政策,最适合落户保税区。

  2、一日游业务(出口复进口)。出口复进口俗称“一日游”,是指企业将报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保税区内加工企业后,销往境外的经营活动。举例:过去,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将棉纱销往中国香港获得退税;下游纺织企业从香港进口棉纱,享受免税政策,然后再加工成纺织品销往境外,实现加工贸易。现在,魏桥将棉纱等产品可以直接在保税区办理“一日游”业务,进出口环节均在保税区完成办理,无需再通过香港进出,大大节省时间和物流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3、国外设备进口业务。就是从国外购买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等,通常情况企业在设备进口前须提前办理《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由于证件办理审批过程比较长,会造成设备因证件问题无法及时通关,使企业承担高额的滞报金和箱使费,增加企业负担。通过保税区,企业可将设备转关至保税仓储,待证件办理完毕后再从保税区进口,避免因证件办理延时而交纳的滞报金、箱使费等费用,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4、大宗原材料进口业务。就是企业在保税区仓储进口大宗原材料,规避配额限制和价格风险。举例:过去,企业从国外采购原材料由于受到国家配额限制,无法大量进口,且有些原材料属于期货交易商品,价格波动较大,难以规避价格风险。现在,企业通过综合保税区将采购物资转关至保税区保税仓库仓储,保税区内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管理,可不受配额限制,企业在原材料市场价格较低时,在保税区大量保税仓储,根据国内客户需求适时进口,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造成的资金损失。

  5、国内料件采购业务。就是区内企业从国内采购原材料,国内企业可以提前获得出口退税。举例:过去,歌尔电子从比亚迪直接购买电子零部件,比亚迪不能获得退税,且生产过程中需缴纳增值税,成品销往国外。现在,歌尔电子从比亚迪将电子零部件出口至保税区获得退税;歌尔电子在区内保税加工,成品销往境外。可享受全额保税政策,免征关税、增值税。

  6、国际采购集中配送业务。就是区内企业可以从不同国家和地区采购各种原料,经加工组装后集中销往境外。举例:过去,歌尔声学将电池从香港购进,交纳进口税赋,再将蓝牙耳机与电池组装后销往欧洲。现在,歌尔声学将耳机出口至保税区获得退税,同时将电池从香港进境转关至保税区,在区内进行集中组装后销往欧洲。通过此业务歌尔声学可享受免交关税、增值税,在区内集中组装,提高发货效率,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7、合理规避税率调整。就是货物仓储在保税区内就相当于国外,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举例:以前,江苏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将化肥直接出口需缴纳出口关税。该产品2012年出口关税旺季为75%,淡季为7%,税率调整幅度大。旺季订单多,但需缴纳高额关税,淡季税率低,但订单少。现在,江苏恒盛淡季时将产品出口至保税区,只需交纳低额关税,待旺季时销往境外,免征高额关税,完全做到合理规避税率调整,有效减轻交税负担,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8、有效延续合同手册期限。就是企业可将货物提前出口到保税区,根据市场行情和客户需求,随时销往境外,供货更加灵活方便。举例:以前,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进料合同手册即将到期,但此时并不是货物期货市场高价期,或客户临时取消订单,货物不能如期出口,只能再申请手册延期、余料结转手续。现在,东莞启益在手册到期前将产品出口至保税区保税仓储,可获得退税,合同手册即可如期核销,等同于将合同手册无限延期,企业可根据市场行情和客户需求,在仓库内集中装货销往境外,供货更加灵活方便。 

  9、配套区项目安置。综合保税区设有一体化管理的网外配套区,一般性生产加工、贸易物流和商务服务等项目,可直接到综合保税区相关部门办理落户手续,享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

      企业服务平台

  为让企业尽可能多地享受政策优惠,综合保税区建设了八大服务平台,服务企业发展。

  一是虚拟口岸服务平台。利用口岸直通和保税物流功能,把国际港口和国际机场功能后移到潍坊,企业货物在保税区通关后,在港口和机场直接放行,相当于“无跑道国际机场”和“无水国际港口”。目前,青岛机场功能后移潍坊保税区已经实现,已有400多家企业来区开展虚拟机场业务。港口功能后移方面,综合保税区已建设了4.2万平方米的口岸作业区,可以开展内陆口岸报关、报检、订舱、装卸、运输等业务,企业不需再跑青岛等沿海城市。

  二是电子商务平台。保税区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目前,正与国内十大进口商之一的优传公司合作,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争取年内开展业务。同时,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12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中心,引进阿里巴巴、商务部国际采购、跨境电子商务、圆通物流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入驻,打造进口商品网上交易平台,全部运营后年交易额达300亿元。

  三是检验检疫服务平台。过去潍坊企业进出口货物都在青岛或上海检验检疫,路程远、费用高、不方便。保税区申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将这一功能由青岛后移到了潍坊保税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检验检疫业务,不再跑青岛或上海。同时,综合保税区引进了中国打假委总投资10亿元的商品保真检测项目,建设全国保真检测实验室、培训中心和防伪芯片生产基地,为食品提供保真检测服务。

  四是国际物流服务平台。为满足企业保税仓储物流需求,保税区引进了总投资5.2亿元的中俄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中国外运集团电子配送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香港中基集团物流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电子商务中心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台湾中联盛国际物流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泰国农产品国际物流项目等总投资50多亿元的10多个国际物流项目。正在建设30万平方米的冷冻库、恒温库、常温库等保税仓库和3万平方米的查验场站,为全市企业提供系列化进出口服务,打造工业设备、电子产品、棉花、塑料、纸浆、椰丝等进口大宗原材料物流集散地,让企业“一站式采购”所需原材料。

  五是高端制造服务平台。跨国公司和外向型大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港口和保税区周边落户。保税区的“政策洼地”效应,已吸引了大批项目落户,正逐步形成潍坊乃至全省高端制造项目的聚集区。目前,总投资40亿元的歌尔电子产业园、总投资8亿元的圣和塑胶新材料、总投资6亿元的佩特来百万台汽车发电机、总投资5亿元的上存能源、总投资3.5亿元的血糖仪等总投资200多亿元的30多个高端制造项目已落户保税区。同时,一批跨国公司还利用保税区的研发检测维修功能,正在建设研发检测维修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

  六是产业配套服务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在围网海关监管区南侧设立了15平方公里的产业配套区,分为电子信息、新材料、精密机械、科技研发、专业物流、国际商务生活等多个产业园区。这样,综合保税区形成了网内辐射带动网外、网外服务保障网内的一个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据介绍,保税区正在规划建设可容纳5至10万人的国际商务生活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生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务生活区,既满足保税区商务配套需要,又为全市对外开放提供国际化配套环境。

  七是滨海保税服务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综合保税区正加快在滨海筹建保税区北区,为北部沿海地区270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提供服务。目前,B区总规划面积9.73平方公里,申报建设工作已经启动。B区建成后,综合保税区分为南区和北区两部分运营,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南区就是现在的综合保税区,主要依托青岛港口和青岛机场,为潍坊及周边地市企业服务;北区就是滨海B区,主要依托潍坊港口,为北部沿海地区服务。两区各有服务重点,又相互补充,使保税区的功能政策覆盖全市、辐射全省。

  八是“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为让企业享受到最多、最优惠的政策,保税区全力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24小时通关报检、一站式综合服务”,实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现场工作制、项目包靠制、督办考核制”等五制服务,实施了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考核化、考核奖惩化的“四化”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流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政策和业务创新,争取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结算、总部经济、融资租赁、离岸金融、舱单质押融资、期货保税交割、跨关区直通关、保税区联动等业务试点,让企业享受到更多“境内关外”的特色政策,促进全市经济实现新起点上的新飞跃。(记者 韩立新 通讯员 李兆鑫 王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营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预验收 为全国第54家
重磅!国务院批准设立宝鸡综合保税区
解读 | 这个“区域”很“特殊”
南阳欲晋升国际港 市民将可买到廉价舶来品
关于《赣州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公告
国务院批准设立石家庄综合保税区 示意图曝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