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一、秦晋失和

自从周惠王十九年(秦穆公二年,鲁釐公二年,前658年)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喜结“秦晋之好”以后,秦国就和晋国建立起了稳定的外交关系。晋献公死后,秦穆公积极干预晋国内政,先后立了晋惠公和晋文公两位晋君,因此对晋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在晋文公即位之后,秦国数次派兵协助晋国作战,两国友好邦交达到了空前紧密的程度。

裂隙发生在周襄王二十二年(秦穆公三十年,鲁釐公三十年,前630年)秦晋围郑、烛之武退秦师之后。由于秦穆公没打招呼就撤了军,还派杞(qǐ)子、逄(páng)孙和杨孙协助郑国防守,引起了晋国的不满。当时狐偃还一度要求攻击撤退的秦军,只是由于晋文公觉得好基友组团打别人没打成,反倒自己打起来了,实在是“不仁”、“不知(智)”、“不武”,两国才没撕破脸。

两年后的周襄王二十四年(秦穆公三十二年,鲁釐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四月死了郑文公,十二月死了晋文公。恰在这个时候,协防郑国的杞子派人跟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派兵偷袭,可以轻易得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晋郑两国国君新丧,让秦穆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的头脑开始发热了。

秦穆公完全忘了当初为什么要从郑国撤军,打算派兵偷袭郑国了。蹇(jiǎn)叔和百里奚认为跨越数国千里用兵根本无法保密,劳师袭远只会招致失败,可是秦穆公却听不进去,骂道:“你们知道个屁!你们要是只活到一般人的寿命(中寿),墓地上的树就都已经有合抱那么粗了!”他坚持派兵袭郑,并且任命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主帅,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副帅。

蹇叔和百里奚都是秦国重臣,《史记·秦世家》称之为“二老”。其中百里奚号“五羖(gǔ)大夫”,也就是五张黑公羊皮大夫的意思。他本是虞国的大夫,非常有才能,但是不能为虞君所用。虞国灭亡被俘以后,晋献公也没发现他的才能,把他当成女儿的陪嫁奴隶嫁到了秦国。秦穆公听说了他的才能,打算起用他,可是他已经逃跑,落到了楚国人的手里。秦穆公只好以缉拿逃奴为由,用五张黑公羊皮把他赎了回来,所以他才得了这么个丑称号。

百里奚回到秦国后,跟秦穆公长谈了三天,令秦穆公彻底折服,想要“授之国政”,可百里奚却大力称赞蹇叔的政治眼光和才干,推荐蹇叔来代替自己。正是从蹇叔出仕秦国以后,在他跟百里奚通力合作、共掌秦国大政的情况下,秦国才很快富强起来,开始有力量参与中原事务。对这两位赖以兴邦的重臣,秦穆公却骂出那么恶毒的话来,看来他是太渴望在中原扬名立万,以至于已经失去了理智。

秦穆公也确实是被晋国压抑的太久了。周襄王十六年(秦穆公二十四年,鲁釐公二十四年,前636年)王子带之乱的时候,他曾经派兵勤王,却因为无法通过晋国控制的桃林塞,所以只能屯兵在黄河岸边,眼睁睁的看着晋文公后发先至,抢了他“纳襄王于王城”的功劳。后来他又协助晋国败楚围郑,亲自出席温(今河南焦作温县西南)之会,派员参加翟(dí)泉(今河南洛阳孟津县东南)会盟,整个就像是晋文公的跟班一样。这对两立晋君,既是晋文公的姐夫又是晋文公的岳父的他来说,的确有些憋屈。现在晋文公已死,楚国新败,齐国衰落,他如果不生出称霸中原的野心来,那才是一件怪事呢。

不过,虽然秦穆公头脑发热事出有因,可是蹇叔和百里奚的劝谏也没做到知无不言。大军出发的时候,蹇叔和百里奚都去送行,哭着对自己的儿子们说:“晋国人一定会在崤(xiáo)山设下埋伏,看来我们只能到那里去给你们收尸了。”可见,他俩已经预料到秦军这次出征的真正敌人并不是郑国,而是往日的盟友晋国,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把这些话说给秦穆公听。

周襄王二十五年(秦穆公三十三年,鲁釐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军终于踏上了偷袭郑国的征程。路过周王城北门的时候,按规矩应该束兵卷甲徒步经过以示恭敬,可是秦军士兵却只是把头盔摘下来,跳下战车意思一下,随即就又跳上战车疾驰而去。这说明秦国头脑发热的不光是秦穆公一个人,连普通士兵也觉得此去必胜,以后天下的霸主就是秦国了。暴发户心理让他们的行为举止变得轻佻无礼,连当时尚在幼年的王孙满都看出秦国骄兵必败来了,可怜秦国上下却只有蹇叔和百里奚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再无一人能赶上一个孩子的见识。

秦军走到晋国的属国滑国的时候,碰上了一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他正要贩牛到成周去。也不知道弦高怎么就探听到了秦军此去是偷袭郑国,便决心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他一面谎称是郑国新君郑穆公派来犒军的,给秦军送上了四张牛皮和十二头牛,一面派人赶回郑国去通报敌情。孟明视等三人以为弦高真的是郑穆公派来的,觉得既然郑国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行动,那么偷袭郑国的战机便已失去,于是改变计划,自作主张灭了滑国,班师回朝了。

我们不知道弦高犒师的动机是什么。从《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所讲述的郑桓公往事来看,其中的“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等内容,似乎表明郑国跟商人之间是有某种合作关系的。有人认为,这种关系源自商人最初专以封建领主为顾客。领主需要商人运贩货物,而商人买卖货物,尤其是在外国买卖货物,也需要领主的保护,两者的利益相一致,因此商人常协助领主防御外国的侵略。这是一种颇具启发性的见解,虽然未见得完全说得通,但很可能比那种简单的爱国主义高调更贴近实际情况,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

本来秦军穿越晋国的领土没打招呼就已经很过分了,现在又灭了晋国的属国滑国,极大的侵犯了晋国的利益。晋国新君晋襄公听说之后大为震怒,说:“秦国这是欺负我刚死了父亲啊,竟然趁我们国丧的时候伐灭滑国。”于是亲自率军在崤山设伏,一举全歼回国途中的秦军,“匹马只轮无反(返)者”,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也都做了俘虏。从此,秦晋失和。

秦军的这次惨败完全验证了当初蹇叔和百里奚的判断。秦穆公这时候才感到后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还是他那个嫁给了晋文公的女儿文嬴帮了他的忙。文嬴对晋襄公说:“孟明视这三个人是造成秦晋失和的罪魁祸首,我们秦国的国君恨不得吃了他们的肉。您不必自降身份去处理他们,不如让他们回国去接受处罚。”

大概因为文嬴是自己老爸的女人?晋襄公答应了她的请求,把孟明视等三人给放了。先轸(zhěn)听说后非常生气,不顾君臣之礼狠狠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说:“将士们在前方奋死拼杀抓来的俘虏,却因为妇人的一句话就给放了。这么随意地放弃战果就是养虎为患,看来晋国离灭亡不远了!”

晋襄公这才悔过味来,赶忙派阳处父(fǔ)带人去追,可是孟明视等人已经上了船,走到黄河中间了。阳处父把驾车的马解下一匹来,假装是奉了晋襄公的命令要送给孟明视,想要把他们给骗回来。孟明视不肯上当,回道:“感谢贵国没拿我们的血来祭军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如果这次回去能够活命,请容许我们三年后回来拜谢赐马之恩。”这等于是给晋国下了战书,武侠小说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之类把报仇说成报恩的话,没准就是从这儿学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五霸秦穆公为何一辈子都没打出函谷关?
爱才如命的秦穆公,为何让三贤陪葬,真的是有意为之吗?
晋国两败孟明视,秦穆公两激败将,最后一战成名、一雪前耻
春秋系列:蠢蠢欲动的争霸之心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三字经》笔记(十七)
史上有名的“常败将军”,一生只打了一场胜仗,却扭转了2000年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