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型翡翠屏风《耕织图》欣赏(图)

大型翡翠屏风《耕织图》

大型翡翠屏风《耕织图》

  由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玉雕大师联手,采用翡翠这种被誉为“硬玉之王”的材料,雕琢康熙《耕织图》,在中国玉雕界是前无古人的创意之举。
  46幅康熙《耕织图》,是清康熙年代内廷画师焦秉贞奉康熙帝之命,在南宋楼俦《耕织图》的基础上,重新绘制的精粹之作。其《耕图》和《织图》各23幅,将古代耕织的每一道工序绘现得活灵活现,笔墨纤毫之处尽现耕织人物之生动神态。“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当年康熙帝制画并题诗,喻有“用以示子孙庶民,俾知粟食为艰,授衣匪易”之理,可以说,这就是大型翡翠屏风康熙《耕织图》问世的现实意义。
  由我国著名玉雕师张建平、吴玉书主刀的《耕织图》,采用立体浮雕的方法,在玉雕中巧妙地运用了紫翠、绿翠和白翠三种天然的翡翠基色,来表现《耕织图》内在的意境,如《耕图》中的浸种,农夫一家趁“溪头夜雨足”,在晨曦中,将一篮筐一篮筐的稻种抱入柴屋前的溪流中,“筠篮浸成碧,嘉谷抽新萌”,绿色成了潺潺的溪流和新萌谷芽的主基调;又如,农夫耕田,耖地,耙土,在水田里扬鞭驱牛,一畦畦绿色的水田“绿野暗春晓”;还有布秧、拔秧、插秧,一片绿色“渺渺翠毯齐”,农夫们新秧“抛掷不停手”,新插的绿秧整整齐齐,“左右无乱行”。
  将46幅康熙《耕织图》合成为12幅玉雕画面,要求翡翠屏风的硬玉雕琢必须是精细之作。玉雕师们费时8899个工时,以鬼斧神工般的刀法,将“农夫之苦、蚕妇之寒”以及“田间农舍,老叟妇幼”的生活表现得入细入微淋漓尽致。目前,这一国宝级的作品作为“国家大师艺术珍品”正在上海豫园的珠玉汇市继续展出,并将作为正在建造的上海艺博园翡翠玉器博物馆的典藏作品,供人们观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石屏风、挂屛与作品欣赏
中国屏风之二
不用再找了,最漂亮的山水玉雕全在这里!
☆玉雕 №.1☆
翡翠山水牌创作过程曝光,谁看了都点赞
史上最全翡翠玉雕【福禄寿】素材,100图 赶紧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