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尘:马士达的艺术境界


马师母来电话,嘱为马士达先生作品集写点文字,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四个半月前遗体告别仪式的场景,不由得一阵心悸。马士达先生的巨幅遗像,平头,憨笑,目光炯炯;大厅里充满了惋惜与悲恸,缅怀与歉疚,敬重与崇拜。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在他的艺术臻于理想境界之际,就这样,走了……



有幸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相识、相交、相知近三十年,马士达先生是我的老师、挚友和兄长。但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将尽力排除感情的干扰,尽可能以艺术学立场客观地解读马士达先生,为热爱艺术的读者走进马士达先生的艺术世界、理解其艺术内涵、评判其艺术成就提供一丝线索。


从热爱艺术的青年成长为卓有建树的艺术家,需要天赋与苦学,需要环境与机缘,需要激情与耐心,缺一而难达于至善。马士达先生天性讷于言、勤于思、敏于行,认准了目标,便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往前走。就像他吹箫,粗拙的手指按弄着音孔,乍一看,或许不被看好,但他却能吹奏得声情并茂,别有韵味。对艺术的一片痴情化作了锲而不舍、千锤百炼的学习原动力,马士达先生用笔运刀的深厚功力由此得来。我没有问过他是否也曾像齐白石学印那样磨得满屋石浆,但亲眼看到,即使是在成名之后,他家卫生间的手纸全是他的书法习作。


△自胜者强(马士达刻于1991)


马士达先生早年生活在江苏太仓,隶属苏州,紧邻上海,那是明代以来书画篆刻最为繁荣的区域。但他没有传统“吴门”艺术那种优雅的作风,因为正如他的恩师宋季丁先生所言,“阿达来自田间”。直白地说,他不是在苏州庭院书斋园林茶楼里浸泡出来的养尊处优的雅士,他是乡下人,带着乡下的质朴与野趣。他当过兵,做过工,最终走进大学讲堂从事专业教学与创作,但无论如何,他忘不掉自己“来自田间”。


一九六零年代初,年轻的马士达开始自学书法篆刻,后师从苏州宋季丁、沙曼翁先生。在协助整理马士达先生遗作时,我看到宋、沙二位先生给他的大批信件和书印作品,二老当年对这位看似木讷的弟子颇为器重。尤其是性情怪异的宋季丁先生,与“阿达”相交忘年,书信动辄数页,正面背面写得密密麻麻,兴之所至,钢笔铅笔兼而用之。于书法篆刻,宋氏生涩奇拙,在体验用笔的过程中一任字形的自然生成,偏重情性表现;沙氏流畅优雅,在精准结字的过程中流露出优游与老辣,更讲功力修养。他们都出自碑学,但相对而言,宋氏是碑学中的奇崛派,是走极端者;而沙氏则是碑学中的清通派,与帖学更有相容性。马士达奔走于二家门下,居然能从这两种迥异的风格中各有所得:他来自田间,无论是情感还是趣味都与宋氏更为亲近,崇尚生拙,追求自然;但他是江南的乡下人,不能不深受沙氏熏染,出手庄严,注重细节。


△大吉(马士达刻于1996)


换言之,马士达先生以宋氏之学避免了学沙易坠的甜俗,以沙氏之学矫正了学宋易犯的粗糙。这是机缘巧合,抑或是他的智慧?二十年前我曾撰文讨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今篆刻艺术的影响,称马士达先生的篆刻风格属于亦儒亦道模式。考察他早年学艺经历与师承,便会明白其风格形成良有以也。


接受两种迥异的艺术观念并且尝试走出一条中间路线,无论是自觉行为还是懵懂为之,都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艰苦劳动。马士达先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尤其是在前期的二十多年中,他以“笨鸟先飞”的态度刻苦学习,现学现用;以“见贤思齐”的心胸对待所能见到的一切作品,无分古今少长。他审视的目光从汉碑到二王一系的李北海、米元章、王觉斯诸家,从古玺汉印到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从苏州诸老到上海、无锡一代的中青年。从他留存下来的前期书法篆刻作品看,马士达先生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尝试,过于精巧花哨者不对他的胃口,过于老实平板者终嫌缺少神气。他并不专学某家某派,但却在有意无意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性情与手段并重,于不经意处见功夫。他的艺术意识在混杂与淘汰中酝酿发酵,在探求与磨砺中逐渐成形。


△玄庐(马士达刻于1997)


一九八零年代初在上海《书法》杂志举办的首届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是马士达先生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尽管当时他的篆刻只是初具个人面貌,但四十岁的老学生突然得到权威认可,一举成名,无疑极大增强了他的艺术自信。而且,他也因此得到尉天池先生提携,于一九八零年代中后期呗破格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这是马士达先生从业余爱好转入专业研究的契机。二十世纪后期二十余年中的中国艺术界,古今中外的艺术典籍海量印行,各种方向的艺术追求全面展开,人们在重温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同时,也在借鉴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在缅怀经典、寻求回归、崇尚精雅的同时,不乏追踪前卫、谋求创新、力倡写意。身处其中,马士达先生从研读古代书论印论入手,旁参儒道释学说,不作学究式的研究,而是从古人的感悟沉思中印证己学、获得灵感、寻找出路、提升境界,最终落实到对艺术形式的反思、锤炼与完善。他曾与当时的友好如宜兴储云、上海沃兴华等书家切磋书法,也曾以福州石开、北京王镛等篆刻家为参照,但他得力最多的应是挚友庄天明。庄天明先生学识广博、思路开阔、艺理通透、善于创造,在他们情同手足、肝胆相照的交往中,马士达先生不仅获得了启发、增强了信心,更明晰了艺术本质的认识、明确了艺术境界的追求。


△毋坏败(马士达刻于1993)


本质上,艺术是艺术家创造性的艺术精神的形成与完善;艺术作品不过是这种艺术精神的瞬间外在表现。一九九零年代初,马士达先生首先在篆刻创作上获得重大突破,这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篆刻直解》一书中。这部受我鼓动甚至至催逼而写成的书,与其说是理论著作,不如说是他三十年学习研究的经验总结,是他艺术思想的结晶。正是在这部书中,马士达先生提出了如今广为人知的艺术观念:“自由则活,自然则 古。”他所说的自由,是在必然之中寻求各种可能的偶然性,由此而灵变鲜活;而所谓的自然,则是在偶然之中体现出整体的必然性,由此而庄严浑古。也就是说,在艺术家的意识中,没有古玺汉印或封泥瓦当之别,没有明清流派诸家之分,也没有帖学碑学之说,所有这一切都融化在他所创造的独属于他的艺术世界里,化作丰厚的情性与精湛的技术,由自由来驱动,以自然为目标,调整、操控其间的偶然发挥与必然秩序的微妙关系,并使之逐步深化。在稍后的论文中,他又细致辨析了“野山荒原”与“精金美玉”两种艺术境界与两极间的种种变式及其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揭示了艺术家的情性与技术互为表里、或隐或显得不同表达规律。尽管马士达先生没有发表类似的书法论文,但在他那里,不仅书印同理,而且他本人的创作就是“印从书入,书从印出”的。换言之,他在篆刻上的成就建基于他对书法自由与自然的追求;而他在一九九零年代最终形成的个性强烈的书法风格,又是以他活而古的篆刻内涵为艺术境界的。


△马士达之玺(马士达刻于1998)


关于马士达先生的创作理路与方法,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曾多次撰文详加分析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此刻我手边没有这部作品集的清样,也无法结合具体作品来讨论他的艺术构思与风格。我只想说,但凡亲眼见过马士达先生创作过程的人都知道,这些篆刻作品、书法作品,每件都是他经过反复起稿、精心推敲加工、严格筛选得来的。它们似乎是妙手偶得,却实在是艺术家呕心沥血的成果。其中的代表作品,初看会为其雄浑苍劲、痛快淋漓的整体形式所震撼;细细品味,又会为其匠心独运、精妙奇特、宛若天成的处理手法所折服。这是一种野山荒原式的真美,是马士达先生艺术精神的折射,也显现出新一代追求创造、强调每件作品独特价值的理念。马士达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这一特定的承前启后时期的人物,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他的艺术成就,是受惠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为这个时代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则灵(马士达刻于1991)


现今我们看得、听得太多太多不着边际的吹捧或自我吹嘘,但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在作品的对照下立刻显得猥琐、可悲。因此,建议读者朋友们静心阅读眼前的这部作品集,用自己的心灵与作品对话,与艺术家的灵魂沟通。我相信,对于马士达先生的艺术及其成就,读者朋友们会以自己的艺术判断力作出公正的评价。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别署敬舍,1960年9月出生于江苏泰州市。南京大学哲学学士,美国华盛顿DC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理学硕士,南京艺术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原为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长期研究书法篆刻、中西绘画及艺术史论,在《中国书法》、《书法研究》、《中国篆刻》、《书法报》等报刊发表大量书法篆刻艺术研究文章,著有《书法三步》、《当代篆刻评述》、《历代篆刻风格赏评》、《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艺术家、艺术创造与艺术评判》等,译注有[意]阿尔贝蒂著《论绘画》、[德]费德勒著《视觉艺术作品之评判》,组织编写并责编《书法学》、《篆刻学》、《中国书法史》(七卷本)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篆痕印心——马士达艺术作品展
玄庐遗珍——马士达篆刻精品选登(上)
没有学历没有文凭,他的作品却能直抵人心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闲情偶寄——周传印近作篆刻书法选
徐邦达:艺术境界中的笔墨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