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板子之作

 杨帆

 早上礼拜静坐时,生起了想为张老师写点什么的念头,这是以前没想过的。于是提前下座,打开电脑。

 此时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张老师那笑眯眯的样子,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柔和、亲近又犀利的光,这是我每次想起张老师时的“标准相”,他这微笑也总会让我微笑起来。

 相对大多数人,我习惯叫他张老师而不是张校长。08年底我的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说起有个武大的老师每周六在关西小区讲道家,讲的如何好,极力推荐我去听。我想,反正离住的地方又不远,去就去吧。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推荐是她送给我最大的礼物。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张老师的印象:清瘦,一身运动装,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一个中年人。但是他一开口我就马上被深深地吸引了。

 当时工作的学校比较重视教师培训,组织我们听的各种讲座不少,但都激不起我太多兴趣,他们大多是老调重弹,有时他们说上句我就知道下句是什么。但这位老师却完全不同,我丝毫猜不出他接下来会说什么,他的观点是那么新鲜,听起来又那么在理,常有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还可以这样想”的欣喜。清透的智慧犹如涓涓细流从他身体里流淌出来,激发出我浓烈的兴趣。当时他讲的是王阳明的《传习录》,短短的一段话、一个“天理”就讲了一上午,我听的入了迷。

 课间休息时,同事介绍我们认识,我恭敬地喊他张老师,从此就一直这样称呼至今。说话间同事起劲地吹嘘我,张老师也不搭话,笑眯眯地点点头打量过来——目光对视时我一下子莫名地紧张起来——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眼睛,仿佛能直视我的灵魂深处,看到我内在所有的愚蠢和黑暗。我立马在心里暗骂同事:“快闭嘴,还嫌我丢人不够吗?”

 和张老师说上话后,我迫不及待地抛出一大堆自己都搞不清概念的问题主动去丢人。张老师也不说什么,仍然是笑眯眯地看着我激动地表达,只是偶尔答一两句——现在想来我当时纯属是为问而问,张老师当然不会答腔了。

 但我也不管,从此每周六上午雷打不动我会准时去关西小区报到。我当时用张老师的话说是典型的文艺女生,经常弄一大堆自己都不懂的概念加满腔情怀的文艺腔,更可怕的是还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今天看了那时在人人网上写的张老师每周布置的作业,当年那个文艺劲让我现在实在不好意思再看下去。

 刚开始跟着学习那段,上课时我经常提一些自己都不懂的问题,有时连张老师提的问题都没搞清楚啥意思,头脑一热就站起来慷慨陈辞还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认为自己多么聪明积极,多么好学,多么符合张老师要求的讨论参与的氛围。上过几次课了,一次课间张老师说找我有事,让我去教室旁边一个房间。他从来没有单独和我说过什么,我心里隐约感觉不妙,忐忑不安起来。

 进屋时正碰到上一位单独谈话的学生出来。进去后只见张老师一改平时笑眯眯的样子,一脸严肃地端坐于前。我从来没见到他这样,顿时心咚咚地跳个不停。

 张老师沉默着,我坐在那低着头不敢看他,屋子里静的可怕。过了一会儿,他平静的声音响起,我抬起头,他眼睛里透出严厉的光:

“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一下子呆住了。他整个人散发的某种无可名状的气场竟然让我全身微微发颤。

 是啊,我来这里究竟是为什么?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来听课学习呀,可是我这是学习的心态吗?哗众取宠、自以为是,是来表现自我还是来学习的呢?

 我不记得后面张老师还说了什么,但他那句话我却记得清清楚楚。此刻回忆时他的语音语调犹在耳边。但非常惭愧,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把张老师这句话真正吃透。如果我会学习,这么多年就参悟他这一句话就够用了。

 那次回去后,我整个人跟掉了魂儿似的傻了好久。再后来上课时我再不敢随便乱说乱动了,变安静了,简单说就是说话、思考开始过脑子了。又过了一段,一次和张老师闲聊,他似有意似无意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刘老师说你最近变化挺大的。”我当时就想哭了。

 但这只是个开头,很快我就发现跟着张老师听课学习就是全程受“打击”,就是去“找抽”的。他会毫不客气地撕开我们的种种妄念幻想,用最直接的语言揭开大家赤祼裸的真面目。尤其像我这等心粗皮厚越拍越蹦的更是他的重点“打击”对象。

 他常常把我抓出来当小白鼠直接开刀为大家作“解剖”示范,里外三层几乎都被扒拉个遍。尤其是“滴水藏海”那一课,我彻底成为X光机下的骨架。

 张老师做“解剖”时从不板着脸,永远一副笑嘻嘻的样子,但说出的话却像利箭一样直指人心,让人想哭哭不出来,想笑笑不出来,那是一种又痛又痒又有点畅快的感觉。虽然老是被他当“靶子”使,但自始至终我心里对张老师从未有过怨言。一是因为他说的的确在理,让我不得不承认,二是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他严苛背后的东西,那是一种我从未在别处体会过的真正的大爱。  

 很多人看了张老师的博客会觉得他一定是个严肃的人,但在我的印象中他其实非常风趣可爱,跟他一起玩很开心。当时我无知者无畏,所以常和张老师嘻嘻哈哈地开玩笑。虽然也怕再像第一次那样挨痛批,但他始终让我感到亲切。

 有时他课上实在让我太没面子了,就课下跟他嘻皮笑脸两句:“张老师您别光打击,对我这种人偶尔也得来点赏识教育对吧?”他呵呵一笑,道:“好啊,哪天我专门表扬你一节课怎么样?”我赶紧摇头:“不用不用,您请继续。”他又哈哈大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记得2010年参加第一次口信活动时,上完课我们一帮人去张老师家看他。聊天间张老师看着我说:“你的骨相比较清。”我顿时激动了,对大家说道:“这可是认识张老师这么久第一次听到他表扬我。”张老师和大家都笑了起来。 

 其实这句话根本算不上什么表扬,只是一个描述罢了,但从当时的激动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真正的老师是不断指出我们的不足的,二是我很在意得到他的肯定与认同。就这样内外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在关西小区的半年来,从讲《传习录》到讲“滴水藏海”结束,整整一学期让我脑洞大开,张老师让我看到自己,看到原来还有这样的智慧境界。

 这种充实而快乐的学习时光很快就结束了,半年后张老师离开武汉去了云南,偶尔回武汉时能碰上面,但再见到他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我感到失去了学习的依怙。在云南上完口信课后,我开始思考人可能真的是有轮回的。在这个间隔之机,机缘巧合遇到了我生命中的第二位老师,走向了另一扇门后的世界。

 以前认为张老师是我的启蒙者和桥梁,他开启了我的自我成长动力,为我指向了智慧之路,我就顺着这条路慢慢地走下去了。随着张老师的影响力越来越广大,我们之间联系越来越少,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关注。现在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些新教育的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困惑,于是又去张老师的博文里寻找答案。这才惭愧地发现这么多年,自己根本没有学到多少张老师的东西,当年那些博文我以为我看懂了,其实并不明白,也没有好好去践行,实在对不起张老师当年那一次次的“打击解剖”。走了一圈我才发现,张老师不仅是指也是月。

 我有幸总能遇到智慧超群的好老师,但与众多清友们的飞速进步相比,我的成长速度实在太蜗牛了。我老想贪多,但其实能真正做到一点深入就不错了。问题在哪里呢?其实张老师很早就给出过答案了:

“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可惜当年我有了一点改变后就轻轻放过了,并没有抓住这一点参个究竟。这句话里其实包含太多内容:我是谁?学习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如果当年我参透了这句话再去老实践行,我一定不止是今天这样。学佛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成佛有余”,而我常常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

 后来我又遇到的两位人生导师,一位菩萨低眉,一位金刚怒目,虽然各有各的风格,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总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身上存在的问题。一开始我也会难受、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后来我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因为瞒得过别人瞒不过自己。再慢慢地我越来越明白,老师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帮我们指出、引导我们看到真相,除此之外想在老师那里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或寻求赞赏或认同是颠倒的行为。那样的话不如去商场专柜,一定会让我们立马获得上帝般的美好感受。但即使就是这一点,做起来也真不那么容易,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赞许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在我们在意的老师面前,这就像是儿童想要获得父母赞赏的心理。

 那回到当下,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一是昨天网上偶遇张老师聊了几句,让我回顾起自己这几年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深深感恩他对我的生命指引和带给我的种种善缘,内心有写一篇文章的想法。二是年终了做个总结,再次提醒自己的问题之所在不要放松。最近清友们谈论“找抽”比较多,正好也以此话题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得失。

 ——看你这无明妄想打的多远,还不好好去打坐,该挨板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完美才是真完美
窦桂梅 《晏子使楚》教学实录
【特级教师】为理想而行·我这二十年
我是如何从一个“赌徒”,变成一个懂感恩的人
颍菊颂(118、听老师讲第一节课)
追求圆满、不拘小节,大智慧的人(连载之一到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