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道的把握需要悟性:《道德经》第21章解读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概述:

 

这章承接的是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领悟道,需要悟性,不能光借助名词、概念刻板的去学。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中,突然悟到什么。是这种感觉。而不是咬文嚼字的背下教条。

 

这个悟性也是教育中最核心的东西。

没悟性的孩子学习会很累。因为只会刻板地背书,机械地做题。

没悟性的孩子,缺乏那种灵动性,缺乏那种走心的领悟。

悟性的培养,又不是普通的教,需要长时间的浸润。

 

道德经的解读,其实就是一个需要悟性的事情。我参考了王蒙的、南怀瑾的解读,偶尔有精彩的,但不少章节看完后不知所云。很多人讲南怀瑾是大师,可能没读过他的书。他对老子的解读,很多章节讲得一塌糊涂。所以对我来说,如果没悟性,道德经的解读根本没办法进行下去,因为许多章节的解读,只能靠自己悟,是没办法直接拿来用的。

 

我现在解读了21章,还不能说自己达到了什么高度,有什么突破。

看看81章全部解读之后是什么情况吧。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孔德,意思的大德,孔是大的意思。

容,容量,这里指内涵。

 

大德内心里,追求的只有道。

道这个东西,不是确定的,它恍恍惚惚,是没那么容易把握的。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在这个恍惚中,是有象这个东西的。我们解读唐诗的时候谈过“言、象、意”,其中象是从文字通往真意的桥梁。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这个恍惚中,还有物这个东西。物是内容,实质(例:言之有物)。


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和冥,都有幽深,深远的意思。所以这里是更进了一层。讲领悟道,进入最深的那个层次,就会接触到精。精是什么呢?精,精华。在思想方面,类似陶渊明说的“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说这个精,虽然我们没法精确讲出来,

但是,确实有这个东西。

 

这段大家一定得理解。否则,你很难真正读懂诗词。也很难通过领悟去把握一些规律、哲理。比如说,你看到一首诗:欸乃一声山水绿,或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你被触动了。但是,你能确切说出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吗?你说不出的。但你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欲辨已忘言。

 

我给大家讲诗词,我们领悟诗词的步骤是:言、象、意。

这里,老子讲悟道,则需要四个步骤:名、象、物、精。

也是逐层深入。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阅,翻阅,了解。阅对应的是“悟”这类词。

要把阅和悟区分开。阅,对应的是“言”“名”这个层次,

所以只是翻阅,了解。难以抵达深层次。

抵达深层次需要悟。


众甫,万物的开端。状,状况。


我们真正把握道,需要去悟。但是,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最初还是得通过语言、概念等等。否则,我们对过去的一切一无所知。

 

所以老子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自古及今,这个名,不能离开。我们靠这个了解万物最初的状况。我怎么知道万物最初是什么样的呢?因为语言、概念、文字记录等等。

 

至此这章我们讲完了。讲完后我有种通透的感觉。

通透,就容易跟作者产生共鸣。所以我现在对老子极为钦佩。

一个2500年前的古人,道理讲得这样通透,极其难得。


我们学习的时候,追求的就是这种通透感。真正走心,真正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才实学,否则,读多少书只不过是四脚书橱而已。


萧愚  2017-8-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德经读书笔记(21)——孔德之容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道德经》精解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一章·孔德之容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