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疗服务投资的趋势:填补市场缺口的挑战

在大规模变革的时刻,医疗服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并不清晰,未来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更符合大势,哪些领域可能会获得增长的动能?通过分析2011-2016年的医疗服务数据,我们试图发掘市场的长期趋势并找到潜在的机会。


从供给上来看,公立医疗机构仍然是医疗服务的主体。虽然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越公立医疗机构,但无论是床位数还是大型医院的占比,基本是公立医院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从床位数量上来看,虽然需求较大、供给仍有较大的缺口,但区域分布不均和医疗欺诈导致的床位占用都扭曲了供给的真实性。在部分地区由于医疗资源不平均导致就医困难,这进一步导致了病人向发达地区医院集中的床位难求问题。


如果结合专科医院的供给状况,可以看出民营医院主要还是在门槛较低的专科来推高供给,但面对门槛较高的专科,公立医疗机构仍然是绝对的主力。以公立为主的专科医院相对单体规模偏大,如精神科医院和肿瘤医院,且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医疗的服务量增速开始明显下滑。这主要是因为医保的覆盖面扩容已经基本结束,在缺乏支付方红利的基础下无法再现服务量的大规模增长。在整体服务量增速下滑的市场现状下,大型公立医院的优势再次显现,整体的门诊和住院依然快速增长。即使在政策对公立大医院日益收紧的情况下,基层和民营医院依旧无法与公立大医院抗衡。而且,公立医院为满足自身的扩张需求,继续通过各种手段来突破政策获取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供给的快速上升,部分医疗机构的服务量出现明显的下滑。以口腔为例,口腔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从2011年的54.4%下降到2016年的35.3%。即使以口腔这种热门的专科,一旦供给加大,单体规模做大的压力明显增大。


2011-2016年,民营医院无论在住院量、门诊量还是手术量上与公立医院都有5~7倍的差距。虽然民营医院在服务量上的增速超过公立医院,但这主要是因为民营医院机构数量的增加,民营医院在院均服务量上的变化却并不明显。


再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体系内,三级医院的平均收入规模是二级医院的7倍,是一级医院的61倍。而与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院均收入与民营医院相差甚远,尤以三级医院之间的相差倍数最大,接近5倍。


从收入来源看,虽然药占比下降很快,但药品收入的增速仍然达到两位数。而且,卫生耗材的收入正在快速上升。这些都说明公立医院仍然无法摆脱从产品获利的模式。


而从经营利润上来看,眼科和口腔的净利仍然是最高的,但营收上是肿瘤、胸科和儿科为高。这说明在药品和器械占据医院主要收入的情况下,能否依赖产品获利仍然是盈利的核心。比如,儿科尽管营收很高,但由于不是主要依赖产品而是依靠服务跑量来做大规模,无法与口腔这类依靠产品的盈利能力相比。


总体而言,虽然政策对其的限制越来越严,但大型公立医院仍然是目前市场服务的主力,而且在依赖产品盈利的市场体系下,大型公立医院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除了本身营收或净利无法做大的专科,其他专科尤其是那些对人才有较高门槛的专科仍然是大医院的囊中之物。


因此,通过填补公立医疗机构的缺口来发展是民营医疗机构现实的选择。但民营医疗机构在做出战略决策之前仍需分析什么样的缺口能够填补,尤其是在人才供给上能否满足。如果供给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类缺口是不适合由民营机构来补充的。这点是投资者必须慎重决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最新中国肿瘤医疗市场分析报告
妇产专科医院行业研究报告 |【九鼎研报】
深度!一文读懂康复医院建设要点!
医疗行业:小荷才露尖尖角 推荐2股
医疗领域的战略投资策略
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 口腔医疗供给稳步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