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疗创新的局限性

基于医疗创新的特殊点,在这一行业的创新公司必须考虑到创新的局限性,具体涉及几个核心方面。


首先是明确创新的目的是什么。以远程问诊服务Teladoc为代表的技术的创新目的是帮助支付方节约费用,因为线上服务的价格比线下低,可以帮助支付方节约费用。这是这种模式受到美国雇主看好的直接原因。然而,威胁这一创新目的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较高的营销和推广成本,以及较低的用户使用率。最主要的会击溃这一创新目的的因素是,随着线上运营费用和医生服务费用的上涨,线上的价格和线下以快速诊所为代表的经济型连锁医疗机构已经相差无几,这种价格上的优势一旦失去,创新的目标就站不住脚了。


其次,创新基于的土壤是什么,在当下的市场里这种土壤是否具备。远程影像一直被当成弥补影像专家资源不平衡的一种手段,可以助推基础医疗板块的发展,并让更多的病人留在基础医疗机构,而不是全部涌向价格更贵的大医院。不过,与影像有关的创新技术和服务得以发展必须基于一个重要的要素,也就是服务对象本身具有一定的影像基础实力和人才,比如以vRAD为代表的远程影像公司,所服务的专科医院或小型社区医院本身具有影像科基础和病人客源,使用远程技术的目的是弥补节假日医生资源的不足,以及在某些专科影像上的实力缺陷。总结来说,很多创新需要基于有根基的土壤才能进行,助推原来的服务和产品从1发展到10,而不是从0发展到1。


第三个核心问题是创新的服务者是谁,合适的服务者是不是有能力和动力来提供这种服务。慢病管理以及各类针对高风险病人的追踪和健康干预是近年来医疗创新的重要一块,但这种创新背后的核心问题是,谁来提供服务。医生看上去是这类服务最好的服务者,但事实上,医生的本职和专长是治疗,而包括慢病和高危病人追踪在内的服务需要的更多是生活的干预、健康教育以及依从性督促,这些服务琐碎、耗时而细节化,并不适合医生去进行。因此,大部分慢病管理和疾病干预创新公司都遇到了服务者的瓶颈,在真正发展起来的项目中,他们发现这些服务并不如想象中的这样可以通过虚拟手段进行,而是无法避免医疗服务本身服务人员重资产的特性,这对原来的创新目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逼迫他们去调整创新的预期。


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投资方和经营方对创新的预期是什么。在最近五年一轮火热的医疗创新中,互联网思维一直被认为是可以颠覆医疗行业的主要因素。然而,从上面分析到的医疗行业的诸多不同于其他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特征来看,将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和快速推进预期移植到医疗是不可行的,而因为这种预期的错判,可能会导致创新模式在经营思路和速度上出现错误,导致落入创新的陷阱。


以整合医疗为例,以凯撒医疗为代表将支付方保险和服务方医院整合在局部地区(主要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成功确实令人欣喜,但要将这种模式拓展到更多区域甚至对整合医疗产生全国推进预期是不合适也不现实的,而理性的投资方和经营方也不会给自己树立这样的预期。


另外,以远程医疗技术为例,尽管已经出现Teladoc这样的上市公司,但其收入核心仍然是大公司所缴的会员费,实际诊疗人数占总会员数比例并不高,这就给未来这种模式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问号,到底远程问诊的使用可能性有多大,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单独成为一个行业,还是适合成为支付方传统服务的补充,以及线下医疗服务的另一种替代途径。


再次,从新型技术比如无创产前检查的成功商业化可以看到,虽然新技术突破了过去成本高昂的困境,但商业化能够到达怎样程度是投资方和经营方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适应的人群是高危产妇,而这一人群无法无限制快速膨胀,因此这种技术的市场规模有明显的天花板,而要将这种技术拓展到中危产妇则面临支付方不报销的困境。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创新的预期有多大,这种预期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明显的天花板,将决定了创新模式的发展轨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美国医院趋于选择快速诊所等衍生渠道?
永安科技云医疗影像远程共享系统
值得关注的十项医疗创新
视频问诊在中国为何难流行?
2019年美国医疗行业十大预言
B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