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心力衰竭

一、概述(常见病因)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或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和(或)充盈功能异常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病因及诱因:

1.常见病因

(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

(2)心脏后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3)心脏前负荷增加: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室间隔缺损。

2.常见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尤为常见。

(2)治疗不当:突然停用利尿剂、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药物或使用导致水钠潴留药物(大剂量激素等)。

(3)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

(4)合并代谢需求增加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

(5)体力运动过大。

(6)肺栓塞。


二、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

(1)症状: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心输出量下降导致的呼吸困难及乏力t。病情多为渐进性,轻重表现不一。最先出现劳力相关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出现活动耐力进行性下降,静息性呼吸困难,发展至夜间不能平卧、阵发夜间呼吸困难、端尘呼吸。严重时可咳粉红色泡沫痰。

(2)体征:典型左心衰竭表现为双侧肺底湿哕音,当支气管黏膜充血、支气管痉挛时可闻及哮鸣音。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可闻及S2亢进、奔马律等。

2.右心衰竭

(1)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所致的腹胀、食欲缺乏、恶心、水肿、体重增加等。

(2)体征:可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下肢或腰骶部可凹形水肿。

3.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同时存在时可同时表现出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


三、心力衰竭临床分级和分期

1.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日常活动即出现上述心力衰竭症状。

Ⅳ级:体力活动完全受限,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2.临床分期

A期:指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但目前尚无心力衰竭症状。

B期:已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既往心肌梗死、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左室肥厚、无症状心脏瓣膜病等,但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

C期:指既往或目前存在心力衰竭症状伴结构性心脏病。

D期:包括难治性心力衰竭,经积极强化药物治疗后,休息时仍有症状,需要特殊干预的患者。包括因心力衰竭反复人院及应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的患者。


四、诊断(鉴别诊断)

1.判断是否为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的典型肺循环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体征,如端坐呼吸、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双肺湿哕音、双下肢可凹性水肿,结合胸部X线心影增大,肺淤血表现及超声心动图心脏收缩舒张功能评价来明确心力衰竭诊断。

需要与其他引起呼吸困难或水肿的疾病鉴别。

(1)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牲呼吸困难有时很难鉴别。COPD的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哮喘患者可以有过敏的病史、不发作哮喘时活动耐力正常;肺栓塞患者往往有长途旅行、卧床、近期手术等导致血栓的危险因素,往往体格检查时肺部无明显啰音;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发作时咳粉红色泡沫痰以及超声心动图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则支持心力衰竭诊断;若呼吸困难患者BNP<100pg/ml或NT-proBNP <300pg/ml哥排除心力衰竭可能。

(2)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要和肾脏疾病、肝脏等疾病引起水肿鉴别,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可帮助鉴别;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引起的水肿多为非可凹形的水肿;右心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多是双侧对称性的,而丹毒、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的水肿往往是单侧的,非对称性的。

2.寻找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

3.寻找此次心力衰竭复发加重的诱因 比如感染、劳累、贫血、服药不规律等。

4.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NYHA分级和心力衰竭的分期。


五、治疗原则与预防

1.一般治疗去除诱因、限制水钠摄入、监测体重及出入量。

2.药物治疗

(1)跛善症状的药物

1)利尿剂

适应证:有呼吸困难和水钠潴留的心力衰竭患者。

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患者干体重后可予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根据水钠潴留、体重、出入量情况调整利尿药物剂量。肾功能下降患者应用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需要应用袢利尿剂,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需要多种利尿药物联合使用。

副作用:长期服用利尿药患者注意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肾功能恶化等副作用。

2)地高辛

适应证:应用β受体阻断剂、ACEI(或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后仍有症状且LVEF≤45%的患者,也可用于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

用法:地高辛常规用量为0.125~0.25mg Qd,70岁以上、低体重或肾功能下降患者应减量使用。低血钾时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应定期检测电解质及地高辛血药浓度。

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绿视、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交界性逸搏等)。

3)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改善心衰症状,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头痛。

(2)改善预后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适应证:所有心力衰竭和LVEF<40%患者。

禁忌证:妊娠妇女、血管性水肿、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用药原则: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并长期使用。

不良反应:干咳、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低血压。

2)β受体阻断剂

适应证:临床情况相对稳定、无明显水钠潴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如果不依赖静脉利尿强心药物,可在住院严密监控的情况下应用。

禁忌证:支气管哮喘、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严密监测血压、心率、有无心力衰竭加重的症状体征,缓慢加量,直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并长期服用。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适应证:应用ACEI、β受体拮抗剂治疗后仍有症状(NYHAⅡ~Ⅲ级)且LVEF<35%的患者。

禁忌证:高钾血症、严重肾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乳腺增生。

3.预防心衰患者的预防是防止心衰进展及因为心衰再次住院的关键。

患者需按医嘱坚持服药,同时注意监测血压、心率、体重变化以及化验检查,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避免感染,纠正心力衰竭的诱因,治疗伴随疾病,如贫血、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注意限制盐的摄人,监测出入量。


六、转诊指征

1.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均有转诊指征。

2.规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出现进行性恶化、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需转诊上级医院就诊。

3.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如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洋地黄中毒等情况需要转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心力衰竭日|每10人有1人心衰,这是关于心衰的最全干货!
心脏健康杂谈系列一:心力衰竭论坛
心衰的症状有哪些?身体发出这两个信号要警惕!
好消息:尽早启动四联药物治疗,心衰患者增加6年寿命!专家实锤
关于心力衰竭,你需要知道这些
充血性心力衰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