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为储痰之器,呼吸困难,咳嗽痰多,中医告诉你如何宣肃肺部

春天,万物萌生,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一方面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细菌、病毒、霉菌等活跃,另一方面气温变化不定,乍暖还寒,且多风夹杂其他病邪。特别是在当前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如何快速适应春天的气候变化,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乘虚而入。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里那样寒冷,但由于人们穿着的变化和精神上准备不足,再加上在漫长的冬季养成的抗寒能力又有所下降,这时,寒邪会乘虚而入,使人致病。

我们都知道,肺是用来呼吸的,人的生命就在这呼吸之间。那么呼吸的是什么呢?是气。肺不但呼吸外在的气,还要调节体内的气。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肺为相傅之官'中医有这样的说法:肺就是宰相,在人体主管具体事务的是肺。

一旦呼吸不匀和,那就是肺出了问题。比如喘、呼吸困难,有人是呼气困难,有人是吸气困难,有人喜欢叹气,喜欢长出一口气才舒服,这些都跟肺有关。睡觉的时候,有人打呼噜,还有人出现呼吸不畅,甚至被憋醒,这也跟肺有关。

第一个是打呼噜,这种呼噜声,其实就是痰音

我们看,老人打呼噜的多,胖子打呼噜的多,孩子感冒的时候也可能会打呼噜,都是因为有痰。只要益气化痰,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根据打不打呼噜,来判断有没有痰。

第二个问题是叹气,或长出气才舒服

这跟肺有关,同时还跟肝有关。往往发生在心情郁闷的人那里。心情郁闷,就是肝郁,肝郁则气滞,气滞则需要靠叹气,或者长出一口气来调节。有这种情况,如果真的是心情郁闷,可以用逍遥丸,疏肝解郁。

第三个问题就是喘,咳嗽久了,可能导致喘

有的久咳,本身就可能是喘,需要按喘来治。治喘还有些复杂,所谓'外科怕治癣,内科怕治喘',喘分虚实,长期的、尤其是老年人的喘,往往根源在肾虚。

这些都是问题,可能很多朋友会问怎么解决呢?要想寻求解决之道,先得明白原因。

一、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肺是很娇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受伤。肺所受的伤害,首先来自感冒。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感冒的时候,我们会咳嗽,会发热,会流鼻涕,其实都跟肺有关。

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它像一口钟,笼罩在上面。钟一被撞击,就当当响了,这就好比咳嗽。钟可以从外面撞,也可以从里面撞。从外面撞,就是外界的风寒暑湿影响到肺,比如,受凉了、受暑了,会咳嗽;从里面撞,就是其他脏腑产生的火、痰、瘀、水等,影响到肺。

二、'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

一个咳嗽,我们也要找到原因,才能很好治疗,当然,治疗的核心依然在肺。《黄帝内经》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我们喝下去的水,先到胃,然后到脾,脾主升清,水液到了肺,再由肺输布到周身。

一旦肺气出现壅滞,津液就输布不利了,一部分就会变成鼻涕,流出来。其实,流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输布不利的津液滞留在肺中。在人体内热的熏蒸下,越来越浓稠,成为痰,这就叫'炼液成痰。'

三、'肺为贮痰之器'

痰平时就藏在肺里面,痰多了,肺的压力就大了,功能就弱了,不能很好地把津液输布到全身,就会继续生痰。痰源源不断地出来,又源源不断地生成,进入恶性循环。

那怎么办呢?用药去化痰么?当然是可以的,但这是治标,没有治本。'肺喜宣肃'宣是宣散,肃是肃降。这就要求我们,要养肺,不离宣肃肺气。

用麻黄、紫苏、薄荷等发汗的药,打开毛孔,使人出汗,汗出热退,这是宣肺。用枇杷叶、杏仁、瓜蒌皮、贝母等药,化痰,使肺气下行,这是肃肺。

怎样养肺强“肺气”?

一、补养结合

1、补益正气

春天气候温暖多风,非常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与传播,故多发流行性传染病,因此也要吃些能补充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的药物。特别是对久病将愈、病后体虚、手术后气血亏虚,老人、儿童体质虚者更为必要。春天进补,应注意季节特点,根据各地区不同气候,合理选用温、热、凉、平和、益气、利血、养阳、补阴等调养脏腑的方药。

通常,对无病及个人体质情况差异不大者,北方进补,宜选辛、甘之品,兼以温补,如人参、熟地、当归、黄芪等,用以帮助春阳升发,保护阳气。南方气候暖湿,常春雨绵绵,宜兼顾健脾利湿之品,如党参、茯苓、白术、 苡仁等。春暖花开后,则可进凉补之品,如玉竹、生地、沙参等。

2、以药养肝

春季,是肝阳上亢,肝病易发的季节。以药养肝是春季药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应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常用养肝明目中药有:枸杞子、菊花、苍术、白蒺藜等。

养肝荣筋类有:肉苁蓉、木瓜、菟丝子、枸杞子、牛膝等。

柔肝理气和血类有:地骨皮、柴胡、白芍、川楝、地黄、黄精、枸杞子等。

3、防风除湿

春季气候多变,时雨时晴,忽冷忽热,最易使人伤风感冒;春季多风,阴雨时间长,又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宿疾易于复发或加重病情。故而春季中药调养尚要注意防风除湿。

中医认为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称为“华盖”,且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湿,脾的功能健旺可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而生湿。因此尤其是肺脾气虚的人抵抗风寒、风热、风湿的能力也低下,易患感冒,也容易得风湿病。因此益气补肺健脾为防风除湿的根本之法。

4、清热生津

尽管早春天气较冷,但感风寒之邪严入里可化热,再加上冬由于过食温热之品,人体内多有郁热积蓄。此外,晚春之时,风温邪气开始流行,因此,对不少人来说,春季还需服用能够清热的药,由于热能耗损津液,造成津液不足,故在服用清热药时,还宜选用能生津的中药。

常用中药

人参、党参、黄芪、黄精、防风、薏苡仁、白术、肉苁蓉、枸杞子、山茱萸、女贞子、白芍、板蓝根、芦根、石斛、麦冬、玉竹、胖大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治疗肺癌(脾虚痰湿,肺气不宣)验方,健脾除湿,化痰散结
高血脂的症状,大部分人要注意了!辩证调理高血脂,中医有妙招
肺与各脏腑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肺:娇弱的宰相
耳鸣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该怎么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