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女最担心妈妈骨质疏松
生命时报最新网络调查显示
儿女最担心妈妈骨质疏松
《 生命时报 》( 2012年05月15日   第 10 版)
专家小传
夏维波,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和编辑部主任。对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伴着盎然的春意,母亲节即将来临,鲜花、礼物固然能代表儿女的一片心意,却远不如将妈妈的健康时刻记挂于心。2012年母亲节来临前夕,《生命时报》联合搜狐网健康频道开展了“关爱母亲”健康调查,旨在了解成年子女对母亲健康的关注度。
在这项超过5300人参与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子女对母亲健康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虽然在“你最关心母亲生活的哪一方面”一题中,选择健康的最多,超过吃穿、心情、金钱,但数量仅有三成。在此之前,2009年一项针对全球人群的调查显示,94%的中国儿女最常与妈妈谈论健康,超过工作、人际和金钱。
本次调查中值得注意的是,1/4的人称,母亲曾被诊断患上骨质疏松症;22.69%的人担心母亲会随着年龄增长患上此病。这两组数字均排在各自问题的第一位。“的确,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中老年女性最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夏维波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日渐突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随着雌激素水平锐减,骨吸收和骨丢失就会加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质地脆弱,有时即使受到轻微外力也会发生骨折,其中最常见的有脊椎骨折、腕部骨折和髋骨骨折。”
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60—69岁的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70岁以上老年女性的发生率几乎是100%。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然而,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不少女性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建议您出现以下症状要去检查:一是疼痛,特别是腰背部疼痛;二是身体变矮、驼背了;三是特别容易发生骨折;四是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
调查显示,最为人知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法是补充钙剂,占22.67%,其次是多晒太阳和改变饮食习惯,如多喝牛奶等。然而,在专家看来,人到老年,骨密度滑坡跟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
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应该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双膦酸盐制剂等药品。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患者是否需要补钙,需要根据身体状况来定,最好先做一些检查,包括血液中钙、磷、镁的水平,骨密度,肾功能等,并且要看是否有肾结石病史和引起血钙升高的疾病。如果有肾结石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不能补钙的。
夏维波教授表示,“如果真的患了骨质疏松,也不用过于紧张。通过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在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它们可以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但骨质疏松发生后光靠‘开源’是不够的,还要‘节流’,因此通常还需要加用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的药物,防止骨骼的破坏和促进骨形成。”
确诊患有骨质疏松后,很多患者不能遵医嘱按时口服治疗药物,致使骨折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相关费用增加。这不排除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用药方法复杂、药物具有消化道刺激症状等。
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医学专家们也希望用更简单的方法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比如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一种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药品来治疗骨质疏松,一年只需给药一次,即可理想地降低骨折的风险,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可能产生的刺激。
我们无法阻止母亲的身体逐渐老去,但我们可以感知她们的各种需求,了解她们身体的微小变化。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这些,请继续努力;如果你还没有,不妨从这个母亲节开始。▲
(张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又佳教授: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点和药物应用探讨
骨质疏松危害大,日常该如何预防?|世界骨质疏松日
诱导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这篇总结全了!
内分泌疾病与骨质疏松,指南共识教你如何防治!
骨松骨折危害大,维生素K₂术后促成骨
为什么要服用骨化三醇?又应注意什么?常见的6个疑问,一次说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