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蜜蜂飞逃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余玉生 | 中华蜜蜂网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蜜蜂宝库中的优良品种。中蜂分蜂性强,当其生存环境受到干扰、发生病虫害及受到敌害侵袭等情况时,易发生飞逃现象。飞逃是中蜂躲避危害及蜂群生存的“险恶”因素、实现继续生存的本能表现。中蜂发生飞逃主要是由于缺乏饲料、遭受巢虫危害、巢脾老化、引发盗蜂、发生病害、农药中毒、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原因所致。1992 年小叶桉树花期因中、意蜂互盗引发 10 群中蜂发生飞逃;1995年小叶桉树花期因中、意蜂互盗引发 20 群中蜂发生飞逃;1997 年野藿香花期发现 1 群 4 框中蜂因巢虫导致飞逃;2009 年 8 月份 2 群因巢虫引发蜂群飞逃。从1992 年至今,我把怎样预防中蜂发生飞逃及如何管理的方法介绍给同行,以便共同探讨和提高中蜂的饲养水平。
1 中蜂群发生飞逃的原因
   1.1 巢虫危害
   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巢虫和小巢虫两种。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外界气温达 25~35℃时,繁殖旺盛,蛀巢脾、食蜡质。不仅在巢脾上穿孔作洞、吐丝作茧、毁坏巢脾,而且伤害子脾,影响中蜂繁殖,严重时会引起中蜂群飞逃。
   夏、秋两季是巢虫最活跃的季节,尤其在夏末秋初,蜂群经越夏期进入“秋衰”期,群内青壮年蜂减少,群势下降,蜂群护脾能力减弱。此季节应加强蜂群管理,积极防治巢虫,否则将导致巢虫危害加大,易引发中蜂飞逃。
   1997 年,在野藿香花期,我所中蜂试验场小转地到大落就村采野藿香蜜源,1 群 4 框中蜂发生飞逃。此群经过检查,发现巢脾中生活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巢虫,确认巢虫导致了中蜂的飞逃。
   2009 年 8 月,又有 2 群蜂飞逃,结果检查发现老巢脾中丝茧中裹着巢虫,就连新的巢脾中都有小的巢虫。
   1.2 外界缺乏蜜源,引发中、意蜂互盗
   1992 年和 1995 年小叶桉树花期过后,本所周围及外界缺乏蜜源,结果中、意蜂互盗,分别导致 10 群及20 群中蜂飞逃。究其原因:开始是中蜂先盗意蜂,后引发意蜂盗中蜂。由于中蜂防卫能力弱,其结果是饲料全部被盗光,最终导致举群飞逃。有时一群飞逃,有时 1天几群飞逃,甚至几群合为 1 个蜂团飞逃。中、意蜂互盗引发飞逃现象,一般发生在夏季缺蜜季节。而冬季发生中、意蜂互盗,中蜂大量死亡,只有少量飞逃。
2 防止中蜂飞逃的管理措施
  2.1 防治巢虫
   2.1.1 保持巢内清洁:利用活底蜂箱饲养中蜂,经常清扫箱内卫生,尤其是在云南山区用水泥蜂箱或土基蜂箱饲养的蜂群,要定期清扫。每年的冬季要对水泥蜂箱或土基蜂箱连脾带蜂提走,箱底用煮沸的开水浇 1 遍,以杀死巢虫虫卵,这样第 2 年巢虫寄生率下降,蜂群会健康发展。
   2.1.2 去除老脾:因纯蜡和新脾对巢虫发育不适宜。在饲养过程中,利用大流蜜季节多造 1~2 张脾,随时更换老脾,这样就能减少巢虫侵害的机会。
   2.1.3 做到蜂、脾相称: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蜂、脾相称,而在冬季必须是蜂多于脾,抽去多余的空脾。这样让蜂保持稳定的温、湿度,同时又减少了巢虫的危害。
   2.1.4 割下的赘脾及时化蜡处理。抽出的空脾用升华硫熏烟处理,待第 2 年使用。
   2.2 保持蜂群内饲料充足,防止盗蜂
   2.2.1 在大流蜜期,中蜂蜂场和意蜂蜂场应相隔3km 以上的距离,防止大流蜜期过后蜜源缺乏,发生中、意蜂互盗的现象。
   2.2.2 当发生中、意蜂互盗时,应及时劝导意蜂场转地。当意蜂场转地后,调整蜂群,加强饲喂,使蜂群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采取先喂足饲料,然后再进行每晚奖励饲喂,这样蜂群群势繁殖快。
   总之,在饲养管理中蜂过程中,针对中蜂易飞逃的特性,要做到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经常进行箱内与箱外观察,及时发现和消除对中蜂生存及繁殖不利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养好中蜂。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养蜂技术材料
初学养蜂者专业基础知识1
中华蜜蜂怎么养殖
中蜂科学养殖技术(网上转录)
蜂群的一般管理
中蜂快速秋繁有高招(转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