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大酱怎么做?

无论怎么说,大酱都属于不上档次的东西。然而,大酱在吉林,就像辣椒在四川一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每个东北人对酸菜和大酱,都会一种独特的做法,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和情感。

就如童谣唱的那样“烀黄豆,摔成方,缸里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调菜汤,捞上一匙油汪汪。”

东北大酱味道霸气!咸咸的、臭臭的。一到下酱的时节,风中弥漫着铺天盖地的清香。

生吃蔬菜,是东北人的专利。 吃东北菜,无论多高级的宴会,都少不了一盘蘸酱菜。东北人的家,特别是农村,过去家家门前或小院里都有一个大酱缸,酱缸都是附近瓦窑烧制的,酱缸口用白布或者豆腐布盖着,边角系上红布条和螺丝帽,最后用苇子编制“酱缸帽子”盖上。

日子好了,吃遍山珍海味后,就稀罕蘸酱菜那股味,东北大酱在东北人心中地位很高,春夏秋冬都少不了它,每顿少了大酱,就好像缺点啥,而且春夏秋冬各有各的吃法。

大酱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比如说做鱼,在关内,在南方,那里的人从不用大酱做鱼。但在东北的“大酱烀鱼”,几乎成了寻常百姓家的一道绝妙的风味菜。

做蛤蟆也是如此。南方人烹制田鸡与牛蛙,雅俗两界,断乎不会用大酱来做,但在东北,做蛤蟆,做林蛙(当然是人工饲养的那种),惟有用大酱炖才会消其腥味,味道才十分的鲜美。

首先,吃蘸酱菜要有好酱。蘸酱菜的酱是东北大酱。这大酱,有讲究。

第一要有好黄豆。第二要有细工夫。

下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从开始到竣工得几个月时间,这还不包括做完后每天一次的打耙。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程序制作,否则做出一缸臭大酱是常有的事。

首先烀豆,根据家里人口多少量出挑得干干净净的黄豆。

把豆子用水泡滂,捞出来放入大锅,添水大火烧开锅后小火不断,直到豆子烀面面的为止。接下来用手动小磨把一大锅烀好的豆子拉成粉,之后趁热摔酱块子。

摔好的酱块子每个两三斤重,摆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盖上报纸以免落尘土,做酱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温度一般保持在18到20度之间,进行发酵。

期间酱块子上会长白毛,这是因为发酵的原因,如果没长那就是酱块子没发酵,是做不成大酱的;

下酱一般在五月,温度渐升之时。下酱前将酱坯洗净,切成碎块,按二斤豆,一斤盐的比例,将豆放入酱缸,再将盐用水化开,注入缸中。

和匀,将酱缸放在阳光照射之处,蒙住缸口。每天用酱耙子打耙,一直打到酱发为止,整个过程,需要几个月的功夫。酱好,主要是豆要好。做东北大酱,必须用东北大豆。

在这期间一定要每天都用酱杵子(木头的自制的)自下往上的捣几遍,刚开始会有小块,慢慢地就全部化掉了,名曰:打酱。发酵中的酱开始变臭,小时候,捏着鼻子打酱,坚持不了几下就放弃了……

一个月以后酱就做好了,刚做好的酱是稀糊状的,无论是生酱蘸青菜还是炸酱浓度刚好。

做鸡蛋闷子(青辣椒、鸡蛋和大酱)

◀拌面

细腻光滑而又弹性十足的面配以鲜爽酸甜适中的大酱一起食用,口感香嫩,味道香浓爽口;

◀酱鸡蛋

软糯的鸡蛋,油爆的葱花加上醇香的大酱,让人食欲大增,米饭都能多吃一碗!

◀大酱炖小鱼

炖的时候里面一定要加土豆条和小红辣椒,小鱼炖到骨头酥烂,加上同样炖到软糯的土豆条,好吃到连舌头都要一起吞下去了……

◀还有

饭包、干豆腐卷大葱蘸大酱、大酱炖豆腐、酱炖茄子、酱炒角瓜片……

酱茄子

肉酱、鸡蛋酱(拌面或配蘸酱菜)

(s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酱,就是东北人的命根子
回忆吃大酱的日子
老东北的蘸酱菜
家庭传统的东北大酱做法
东北的黄豆酱
东北最受欢迎的调味料是啥?不是酱油不是醋,一年做一缸,吃不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