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
内容来自《思维力》第二章
系统思维是用框架来系统思考与表达的思维方式
一、关键词:系统、系统论、框架、系统规律
系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且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构成元素,更要考虑元素之间的联系。
系统论:系统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内容就是系统论或系统学。系统思维就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
框架: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
系统规律:即系统构成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掌握系统构成元素的作用:通过分析物体系统的构成元素,人类可以对物体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对其进行应用甚至改造。如:生物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全部解读,掌握了人类基因系统的构成全部元素,完全可以创造生命了。
掌握系统规律的作用:通过对系统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人类甚至可以认知到靠眼睛看不到、靠耳朵听不到的东西。如:爱因斯坦没有上过太空,也没有先进的宇宙探测工具,但仅仅依据广义相对论,他在 1915年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二、系统思维特点: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综合于性、动态性
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和综合性,都是基于“框架”产生的,而动态性则是通过框架构成元素之间联系的动态变化来体现。
系统思维就是选择、改善或构建“框架”,以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地系统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
“框架”是系统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框架来源
(1)从已有框架中选择。已有的各种理论模型、思考工具,如用于宏观环境分析的PEST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杜邦分析法、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等。
(2) 基于已有框架改善。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再到量子力学的发展,证明人类已有框架受限于客观环境和人类发展水平,都有其应用前提和局限,因此一旦应用情境与所用框架的应用前提前提不一致,或人类的发展证明该框架错误时,你就需要对已有框架加以改善后再使用。
(3)全新构建框架。在暂时没有合适的框架适用于你想思考和表达的对象,或有合适的框架,但是你尚不知道或未能想到时,需要构建新框架。
四、系统思维与常用思维的关系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论五篇(一):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结合统一
如何培养自己的全局意识,让自己更好的把握整体呢?
荐读|陈炎 :“阴阳”“五行”学说的文化反思
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
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整体思维
什么是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