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型发展中的山西农村让人眼前一亮
             2016-10-21 17:22:58 来源: 山西农民报(太原) 举报

(原标题:转型发展中的山西农村让人眼前一亮)

  • 河北省报业协会秘书长陈兴旺:“三农”媒体要紧跟时代趋势

    陈兴旺对阳城的农业旅游和打造美丽乡村游非常欣赏,在兴致勃勃地看完阳城当地的大院文化和特色农业之后,陈兴旺表示,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农业资源相结合,对整个山西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来看可谓是底蕴深厚,规划完整,领导重视,前景美好。
       通过这次活动,陈兴旺对农民报的发展前景感到很乐观。他说,在整个纸媒行业唱衰的情况下,涉农媒体还可以组织这样大的活动,说明了农业领域是可大有作为的领域,我们涉农媒体是承载更重的媒体,服务目标更精准,只要转型合理,把过去的劣势转变为如今的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作为服务“三农”的媒体,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向市场寻求一定的帮助,一方面要努力依靠市场,两条腿同时走路,更快地转型发展。陈兴旺表示:“我们涉农媒体要成为服务 三农 的阵地,涉农媒体就像是山西的乡村游一样,本身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财富,只要获得适当的支持,组织合理的转型活动,就可以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裴彦妹

    《中国农机化导报》副社长王建鹏:打造全域旅游促进转型发展

    王建鹏对山西并不陌生,来山西采访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机会很多。他认为山西农业整体基础比较薄弱、机械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目前,政府积极想办法转型,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是对的。”王建鹏说,“虽然找到了乡村旅游这个突破口,但发展全域旅游光靠几个典型带动是远远不够的,从农村基础设施方方面面的打造,到文化底蕴和历史典故名人真迹的挖掘,从产业多样化模式的充分融合,到休闲娱乐体验品尝购物的丰富多彩,全域旅游是一个分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品牌融合和展示,所以发展和打造全域旅游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王建鹏还认为农报的发展和传统媒体一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媒体融合是必然之路。而全媒体融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炒作,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既要从观念思路上进行更新和转变,又要从自身素质上提高和完善。全媒体融合对采编人员的前期现场采访和后期的技术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可尝试与经济效益挂钩,或许能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本报记者 张美丽

    《中国畜牧兽医报》社长刘波:发展特色农业要做好宣传推广

    刘波告诉记者,山西119个县他几乎全都跑遍了,原以为很了解山西的基层情况。但参加这次活动,让他对山西的转型发展感到惊讶,山西以前是能源大省,现在能改变思路把农业做大做强做出新意,将来必然能在农业产业上大有作为。
       刘波认为,山西应当在“特色”方面做文章。他说:“我们这几天所走过的村镇各有特色,在这样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产品一定会有市场。”刘波说,发展特色农业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打响品牌,让全国都知道山西的特产,用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当然整个产业带动发展起来后,还要注意对农民的诚信经营培训,要做有“特色+品质+品牌+诚信”的山西精品农业。
       另外刘波在参观中对山西把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的做法大加赞赏,他说山西本来就是文化大省,靠发展旅游业吸引人气,可以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地方风味小吃发展,同时还能带动相关的服务产业等,促进农民多方面增收致富,这条思路值得借鉴和在其他省份推广。

    本报记者 裴彦妹

    《河南日报·农村版》副总编辑任爱熙:“精准传播”让农报有了提升空间

    在任爱熙的印象中,山西就是发展煤炭型经济,环境不是太好。但通过几天的深入采访和了解,彻底改变了她对山西的看法。
       “阳城举办的国际徒步大会,是用另一种方式和途径提升乡村旅游的含金量,实实在在震撼人心。”任爱熙说她切身感受到县政府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的“悠然阳城”品牌的信心和决心;在泽州县的周村古镇和高都古镇,丰富多彩的古村落,精致完整的砖雕、石雕和木雕,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也充分展示了“农旅一体”休闲娱乐的旅游模式,这都是充分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很好的方式方法,既有新鲜感觉,又充分增加了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谈到农民报未来的发展思路,任爱熙认为虽然纸媒整体面临下行的大环境,但农民报还是有很大发展和提升空间的,她认为“精准传播”是农民报生存和发展的最好思路。所谓“精准传播”,就是报纸版面设置、新闻报道都要与发行和经营挂起钩来,媒体的传播和服务对象精准对接、报纸的服务和受众的需要精准结合,这样报纸受众和媒体平台就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了,双方互惠互利、共生共赢,受众对报纸的关注度一定会上升,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本报记者 张美丽

    《中国渔业报》社长汪文:农业市场化推广仍需继续探索

    汪文在谈起本次活动时,感受良多,他说山西农民报提供的这次走访机会很难得,在很短时间内,去最近距离地接触村庄和村里人。
       这次采访,由于时间关系,和村里人的接触、交流很有限,却依然感受到村庄里的发展活力、市场活力。在山重水复的偏僻村庄,村里农民凭借电子商务平台,把自己手里的各种农产品送上大市场。这种自力更生、有胆有识的闯劲,让人对当地农民有了新的认识。
       在阳城国际徒步大会的开幕式上,看到外国徒步爱好者,当地的青年学生很兴奋,他们不是在远处观望、窃窃私语,而是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去,同这些外国友人交谈。显然,这些青年学生的视野早已越出了山村,走向世界。
       “山西农业确实需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惟有如此,农业才能在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的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汪文说,“但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农业的市场化发展之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如品牌问题。品牌在市场上的建立,必以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为基础。而现有的农产品品牌,大多停留在产地标识的意义上。令人鼓舞的是,阳城农民已经办起了农业嘉年华,开始在品牌农业的发展方向上前进。渔业报作为全国渔业唯一的一张专业报,愿意为山西品牌农业的发展尽自己的职责。”

    本报记者 裴彦妹

    《四川农村日报》副总编辑杨红:农业想象空间就是经济效益

    在杨红看来,农业的发展是生动鲜活的,农业是有无限想象和提升空间的。阳城县发展农业嘉年华是创意农业的充分展示,泽州县依托名优农产品“泽州红山楂”“大兴小米”等,发展了一大批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她认为山西农业在这方面已经找准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找到了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思路。


       杨红已经在《四川农村日报》社工作30个年头了,也见证了农村报的发展,她认为中央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还是非常高的,所以说农报还是很有希望的。农民的增收致富、农业的发展兴旺、农村的美丽繁荣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共同的期望和奋斗目标,农报人要带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去办报纸,在深度服务上做文章,农报还是大有可为的,也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

    本报记者 张美丽
      

    (原标题:转型发展中的山西农村让人眼前一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实施富民强县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阳城乡东阳城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对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思考
    以“田园综合体”模式,精准开发枞阳大青山区域
    城与乡,从二元割裂,走向融合的诗与远方
    加快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进程 (2009宫希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