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帝国范雎火了 范睢(suī)还是范雎(jū)傻傻分不清楚

《大秦帝国之崛起》首播收视率就高达0.944%,此外,豆瓣评分也高达8.8,被网友们誉为电视剧中的“一股清流”,但是,最近这股清流却遭到了质疑,其中一个质疑就是认为范雎「jū」被误读成了范睢「suī」。于是我就怀着一股好奇心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考证。

吴连生饰范睢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范雎:范雎,战国时秦相。字叔,魏国人。因事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被魏相魏齐使人笞击折胁。后化名张禄,得王稽、郑安平帮助入秦。他游说秦昭王嬴稷,驱逐专权的秦相魏冉。

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任秦相,封于应(今河南鲁山东),称“应侯”。主张远交近攻,歼灭列国主力。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秦将白起打败赵军。他忌白起功高,迫其自杀。推荐郑安平为将,王稽为河东守。后郑安平围攻邯郸失败降赵。秦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又因私下“与诸侯通”、案发被诛。他忧惧交加,称病归相印,不久病死。

这是多么跌宕起伏的一生啊!之所以这样,我觉得和他自身性格有关,他是一个矛盾体。他一方面“每饭之德必赏,睚眦之怨必报”;另一方面,他又富于深谋远虑,能够忍辱负重,终成大事。这不,就连他名字的读音都让人如此纠结···

其实,刚看见关于他名字读音的争论时,我还以为“雎”这个字是多音字,所以才“读错”,查字典后发现并非如此,“雎”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ū」,那么怎么就读成「suī」了呢?原来雎和睢是两个字,一个是“且”字旁一个是“目”字旁,并非对字的读音有错误,而是对这个人名用字有争议,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是叫范雎「jū」还是范睢「suī」呢?

范雎

其实这两个读音都各有例证。

司马迁的《史记》就写作“范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后世之人沿用司马迁的写法,将范宰相的名字写成“范睢”;又按《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十五年范睢下胡三省注云:“睢,音虽,”。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范且(音居),王先慎集解引顾广圻曰:“范且,范雎也,且、雎同字;”钱大昕《通鉴注辨正》云:“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注读为虽,失之甚矣。”

范雎

连史料记载都如此不同,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个呢?

我们觉得叫做范雎「jū」更能说通,更可信,就像上面所说的,武梁石室画像将“范且”与“魏须贾”并列,而且,战国、秦、汉时,很多人都以“且”为名,如司马穰且、豫且、夏无且、龙且等,或在“且”旁加“隹”,如“范雎”、“唐雎”、“昭雎”等。

还有就是据《辞海第六版》记载,范雎[jū](?一前255)亦作“范且”,或误读“范睢[suī]”。

再有就是,我看到了一篇名为《9教授耗时8年为<史记>勘误:“范睢”应叫“范雎”》的文章,文章中说:《史记》修订工作主持人、南师大教授赵生群表示,他带领一支由8名教授组成的团队,在这部书上投入了8年时间,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约30万字,并改动标点6000余处,呈现出了最接近原版的《史记》。其中就有关于战国末期秦国国相范睢名字的改动,根据多方考证他们认为应该将‘范睢’改作‘范雎’。

至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范宰相的名字不应该是“范睢(suī)”而是“范雎(jū)”。如果你还是存有疑虑,不妨去知网搜索一下,看看别的学者都是怎样认为的,又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秦帝国之崛起—范雎「jū」是被误读成了范睢「suī」吗?
《大秦帝国》范雎(jū )还是范睢(suī )?
大秦帝国为何要抹黑一代名相范雎?电视剧里没有告诉你真相
《大秦帝国》之范雎的困惑:请特么叫我范雎(jū)
“范雎”还是“范睢”?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24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