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12:观念的力量

不被洞察和理解的事物或许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但是,在人所能理解和感知的范围内不存在:人所能感知的自然界,仅存在于被自身感知所抽离而建立起来的主观世界之中。所谓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或者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不过是个体精神结构中主观世界相互佐证的重叠部分——所谓的真实世界,就是在个体的主观世界中取的最大公约数。因此,随着样本的增加,如不能将其同化,'客观事实'也会逐渐的发生改变。换句话说,个体之间相同的认知或共同的想象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公认的事实:世界的本源是无序的混沌,秩序井然是一种非常态。如果生命体陷入无序的失控状态,其精神结构会形成某种能相互佐证的共识性观念并营造一种确定性的指引——宗教是这样的东西,科学也是!

包括大自然在内的一切都存在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并不源于某种客观事实,而取决于人的认知和共识:神是集合了人的最高诉求的抽象表达。因此,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某种诉求,神也就会失去它的载体。一旦缺乏信仰者这个载体,神也就不存在。如果神能够满足人的需求,那么神的一切就完全取决于其信仰者。

人在观察经济系统之时,观察者置身其中。人在观察自然界之时,观察者则置身事外。因此,往往会认为后一种观察对象是可以进行比对的客观事实。然而,从来都不存在脱离人类的纯粹自然界。所谓纯粹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无一例外,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将其纳入人类社会的结果。

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之中的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接受前代经验熏陶的人,其求存实践不完全依靠自我的摸索,而是仰仗了前人的经验;实践对象被纳入到人类社会之中,是整个社会这一共同体为了满足自身存续而不断探索的结果。简而言之,即便是“真实的世界”也不过是一种不断迭代更新的共识。

观念

存续的诉求是生命体的本能,当它对秩序产生破坏力之时,往往会被看成一种恶。善或恶都只是一种价值判断,是非对错和价值取舍皆源于价值体系的原点共识。对生命体而言,存续是最底层的共识。因此,老虎吃羊和羊吃草是同一性质的事物,都是生命体的求存行为。如果你认为老虎吃羊很残忍,而羊吃草则理所当然。这种是非对错的观念是通过“教育”这种形式人为训练出来的。

从远古时代开始,无论是诗歌、舞蹈、绘画、传说和故事都在潜移默化的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人为的通过教育训练人的心智,由内而外的让所有个体在教育下趋于一致,并由此在更大范围内构建起生命体结构特征的共同体——人类一直试图组织起来,以应对所处的环境——高密度的连接并不需要思辩和判断,只需通过简单的重复不断增强熟悉感和确定性,促进彼此更加深入的相互感知,继而引发共鸣和相互模仿。通过对精神结构的影响,由内而外的让功能和属性都逐渐趋于一致性,并建立相互约束又互相支撑的密集连接。

千百年来,鼓舞人们走向未知远方的动力除了财富就是信仰。无论是实践信仰还是攫取财富,所有的探索都是为生命体的存续获得更大的机会。任何一种连接的试探或建造的尝试都是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不管是获得新的资源,还是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又或者是定义、创造和发现新的资源,都是为了有利于自身的存续。生命体内部的激励机制会奖励任何有利于自身存续的行为,并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

传教士相信上帝的福音应该被更多的人接受,所以会走向远方,接受福音的人越多,以信仰为共识所聚集起来的力量就更强大,信仰所附着的结构工具也就更有力量,作为共识的符号也自然会被抬得更高——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

所有的商业开拓都发端于创造增量和获取资源的美好愿望。如何去开启一趟远航? 首先要做的不是造船和准备物资,而是要激发一群人对大海的渴望。所有的群体性疯狂都发端于观念营销,兴盛于捷径获取,终结于秩序重建!

传承

人类社会井然有序的一切,都运行在一套公认的观念体系之上。它逐层向上累积,相互佐证又互为支撑。它在无序之中营造出一种确定性的指引,为生命体的求存行为摊开地图并提供坐标。

人在诞生之初不仅从基因中继承了超越生命周期和活动范围的积累,而且在生命过程中必然被所处的生存结构所雕塑。这种雕塑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的向上累积——无论是通过教育,还是通过生命的延续,都是为了将超越时空限制的累积持续的传承。

只有能够积累和传承的东西,也才能得到时间的助力,并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巨大威力。

共同体

在中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之时,广东人强烈的捍卫粤语独立性地位,其理由是尊重语言的地方性差异。然而,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粤语本身就是一个大集合,其中广府粤语正在不断的同化其它粤语!这就给捍卫粤语独立性的人制造了一个悖论:如果要捍卫地方语言的特色,为什么要同化其他的粤语?既然允许广东省范围内统一粤语,为什么不允许全中国范围内普及国家通用语言?

吃穿用度的习俗和日常交流的语言,不仅仅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差异性,而且会在共同体内部强化自身与外部的这种差异性。比如说,两个老乡在另外一个城市碰到,如果一个用通用语言交流,另一个用家乡话交流,后者就会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责前者。而前者似乎也会感到理亏,并在这种约束的影响下改为用家乡话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以上案例中的隐性约束比比皆是。甚至浑然不觉到无人关注是什么力量在底层引导着彼此的心态、观念和行为。

包括民族在内,个体习惯于将自身归属于超出血缘和地域联系的想象共同体。共同体内部会不断消除差异化并强化一致性:首先普及观念,然后统一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7年华南理工计算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物极必反”的根本体现是什么?
结构学概论 (草稿)
E7:秩序的扩展!
E2:《结构学》自序
探索自然界的神奇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