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不要动不动就说不会写楷书的就不是好书法家!驳“学书先学颜(唐楷)”

长期以来,咱们国人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只要提及学习书法,便和唐楷联系一起。不过这也难怪,千百年来不是一直都说“学书先学‘颜’”吗?

唐楷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实际是“实用”和“写字”的角色。

纵览中国书法史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始终贯穿着以实用为目的的“写字教学”一条线。这条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所写的《急就章》就是典型的“识字课本”。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洋洋大观,无一复字,为童蒙识字、练字的“规范”范本,可惜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流传下来;之后成系统的有资可查的“写字”范本为南朝的《千字文》。这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命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的,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最初不押韵、不对仗,称为“笔”,而非“文”)。后梁武帝又命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千个不重复汉字重新编排,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成为正式的《千字文》;唐初“写字”主要学《石经三体》,即篆、隶、章草。(注:《石经三体》不是《熹平石经》);唐代中后期和宋代“写字教学”主要以唐楷为主;明、清“写字”主要写由唐楷发展而来的《台阁体》、《馆阁体》。《馆阁体》被清代规定为科举考场的“专用字体”。

历史上的“写字教学”从孩童三、五岁发蒙起就手拿毛笔进行严格训练,使用字体基本以唐楷(颜、柳)为主,被称为“童子功”。也是书写要求最严格、最精密、束缚性最强、制约性最大的字体。其最大特征就是只求“共性”,不求“个性”,也不准许有“个性”。时至今日,我们现今的所谓“书法教学”大多承袭的还是这条路子。

应当说,唐楷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也必须对文字进行规范,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可谓功不可没。但从艺术角度看,任何一门艺术一旦规范划一,严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背离了艺术轨道而不能成其为艺术了。由此可知,唐楷在中国历史上充当的实际是“写字”角色,同我们今天用钢笔写字的作用是一样的,目的是为了“实用”而不是进行“艺术教育”。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怎样去学?
书法艺术鉴赏:汉人篆碑,只存二种,谓稀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也
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东汉:蔡邕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三十三)
启功:从河南碑刻谈古代刻书法艺术
汉代隶书的由来和发展(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