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池”千古传佳话

汉代隶书日臻成熟完美,在东汉桓帝、灵帝时,刻碑立传之风盛行,出现了一大批不留姓名的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隶书碑石。

有的秀美玲俊,挺拔多姿,如《曹全碑》、《华山碑》、《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等;有的方整横拙,浑厚奇崛,如《西狭颂碑》、《鲜于璜碑》、《张迁碑》、《衡方碑》等。是初学隶书的极好的范本。

东汉后期,在篆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章草。对于章草的由来,目前有三种说法,未有定论。

一说是汉元帝是,黄门寺史游写《急就篇》始创章草,二说是汉章帝时,杜操善此书体,曾用这种书体上书章帝。章帝喜爱,叫他以后上奏章都用此体,因而得名章草。三说是魏文帝曹丕让刘广通用这种书体奏章,所以叫章草。甚至有人说西汉就有章草。

章草产生于东汉后期较为确切,此书体的出现,学者甚众,涌现出像崔瑗、杜操、张芝、张昶等善章草的名家。

张芝章草作品《秋凉平善帖》

张芝在书写章草的基础上,省改章草点画波磔而为今草,为书法艺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草书大家,张芝誉为“草圣”。

张芝,号张有道,甘肃敦煌酒泉人。出身于名臣家庭,少有高操。早年从崔瑗、杜操学书。为人正直,有气节,好学不倦。朝廷曾几次派人派车来接他去做官,都拒绝不从,不慕荣华,深受家乡百姓的敬重。

张芝从小就爱写字,学习刻苦勤奋,精神十分感人,曾有一段“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千百年来在书法史上传为佳话,为历代书家敬佩。

张芝《冠军帖》

中国的造纸术最早产生在东汉,蔡伦造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造纸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东汉时,人们是在白绢(称“素”)和帛上写字的。而这些东西价格昂贵,大量使用是供给不起的。

张芝练字纸张相当困难,据史书记载,相传他把家中用来做衣服的帛上练字,先写小字,后写大字,正面写满了再写背面,直到把所有的布写完。再拿去洗净,染色后做衣服。

传说,张芝家门前有一池塘,他每天练字,在池塘中洗笔洗砚,年复一年,池塘的水都变黑了。成为“墨池”。后来人们便把“临池”作为苦练书法的代名词。

张芝《二月八日帖》

张芝《今欲归帖》

张芝《终年帖》

张芝的这几个帖,均见于宋刻《淳化阁帖》。不过这个《淳化阁帖》因为作品收录不加考证,真伪难辨,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是否是张芝所写很多地方都有疑问,甚至怀疑是张旭所写。作品的真伪和质量就需要读帖的人自己研究思考了。

但是古人对张芝的草书非常推崇是见于古书上的,评价张芝的字笔意酣畅奔放,体势气脉连贯,一纸字像是一气呵成。称之为“一笔书”。《书断》称他“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王羲之极推重之”。

《晋书》中说:“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如果肯专心下苦功练习,也未必落后于张芝,这才是“临池”传说流传千年所要说明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草书:书体中的另类;张芝:书法史上的意外
书法报播 | 给你讲史游的故事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转)
什么叫草书?草书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书法入门书体选择之我见
【书法知识】【书画尺寸】【笔墨诀窍】【书法考试】(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