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中华文学•随笔】曾令琪/四川/与文友论散文创作的三个问题
大中华文学·随笔


——微刊总第1678期——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主席,赋坛送美号曰赋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赵义山先生及门弟子,贾平凹先生关门弟子,大型文学期刊《大中华文学》杂志总编。
  写作500余万字,发表、出版文字已达430万字。多部作品入藏北京图书馆、四川图书馆等,有作品翻译为英文、德文出版。多篇散文入录《中国散文大系》,有散文收入《大学语文》,有两篇小说、一篇散文选入中考、高考试题训练卷,一篇小说选为高中语文期末测试卷。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7年隆重推出曾令琪30万字散文集《热闹的孤独》,全国公开发行。近10个辞赋被风景、名胜刻石、刻碑、浇铸铜钟。
        

与 文 友 论 散 文 创 作 的 三 个 问 题




湖上飘着一片红叶
红叶上坐着一个秋天
这是三十多年前,我偶然读到的两句诗。过去这么多年了,似乎还记忆犹新。今天,应邀参加散文家、原四川省经信厅张忠辉先生的散文集《树下读叶集子》新书首发座谈,看到书名,这两行清雅可人、意境优美的诗句,忽然从我的脑海里跳将出来。

座谈会现场(部分)



是啊,手捧这一部沉甸甸的散文集,我才深感,时令虽然是初春,但忠辉似乎到了收获文学成果的时候——退休两年,实现了时间的富裕,有了大把的、成趸的时间,可以自由地支配。赏落花,品美景,读书读叶,重拾少年时期的文学梦,那是多么令人羡煞的惬意啊!
翻检一过,重点阅读两个序和《吃嘎嘎 想妈妈》一文,结合《树下读叶集子》全书,不禁联想到关于散文创作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散文题材的多样性。
文学创作题材的多样性,与作家成长、工作、生活的环境,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这一点,于散文而言,尤其突出。因为,小说是虚构的——所谓自传也好,“非虚构”小说也罢,若无虚构,何言“小说”?——而散文以真实性为第一生命(当然,也不排除处理材料时的一些虚构)。
忠辉的这本散文集,如果从大的题材角度划分,可能有的评论者会认为“题材狭窄”,除了身边的人和事,就是他所从事的行业的一点内容。但一个散文家,不写这些熟悉的人、经历的事、深爱的职业,他还能写什么呢?特别是对忠辉这样踏上文坛不久的业余作家,更是如此。

张忠辉散文集《树下读叶集》书影


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新疆作家刘亮程先生,无论小说、散文、诗歌,几乎都是以农村、农民、农事、农具为题材,他一共出版近十部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并于2014年8月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由此观之,“题材广泛”固然可喜,“题材狭窄”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文学创作上,“扬长避短”比“扬长补短”好得多,也更直接。因为,任何作家都不是真正万能的;前者至少有让人发挥的余地,而后者却很可能给人造成费力不讨好的结果。能积极开拓题材,当然好;能守住“一域”,努力深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个问题,关于散文内容的地域性。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话: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前半截“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云云,太史公司马迁其实强调的是他小时候在家乡所受到的熏陶;后半截,则强调的是他实地考察、寻幽访古得到的收获。其实,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似乎也可以这样理解——前半段讲的是文学地域性问题——从小生活、成长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必然是终身的;后半段说的是现今很时髦的“田野考察”问题,田野考察必将开阔作家的视野,开拓众多题材,触发创作灵感,扩大写作范围。二者一结合,加上作家的创作实力和勤奋态度,不出佳作,那才怪呢!
忠辉从小生活在嘉陵江边,嘉陵江水哺育了他,并一直给他提供着深入血脉的汩汩源泉;他是从小镇那棵大树下出发的,小镇,大树,清代的民居建筑,小镇上的人与事,风俗与美景,所有的亲情、友情、乡情、风物,那些亲切的方言俚语,纯正的民风民俗,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曾令琪赠张忠辉对联:

弄翰知长愿;游春显少年。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给四川著名小说家李顺治先生的两部长篇小说所写的序《人生忽如寄盍不振六翮———序李顺治长篇小说〈北河东去〉》(首发《中华文学》杂志2018年第3期)和《多维的文化审美与独特的地域写作——序李顺治四川方言版长篇小说〈毗河之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21年6月)中,曾经阐明过我的观点。那就是,很多作家、特别是一些一线的大家,往往都有一个文化的母题。比如,贾平凹先生的商州,莫言先生的高密东北乡,迟子建女士的额尔古纳河,汪曾祺先生的高邮,刘绍棠先生的北运河,史铁生先生的北京,等等,不胜枚举。
因此,很希望忠辉能在题材的选取上,比较深入、全面地对嘉陵江地域特色深挖广积,并予以适当、准确地表达,在题材的选取与开拓上,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写作之路,从而形成并彰显自己的风格。
  
关于散文情感的真诚性。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真诚如水,一见到底,显示出为人、为文的充分自信。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先生,解读鲁迅及其作品,透过鲁迅“出了名的不喜欢'故作豪语’”看到了鲁迅身上的自信:“谦逊是自信,如实道来也是自信。这是显示自信的两种形态。”(郜元宝:《学习鲁迅,树立切实的文化自信》)忠辉散文集《树下读叶集子》中以《吃嘎嘎 想妈妈》等为代表的40余篇文章,我不敢说篇篇都是佳作,但可以肯定地说,每一篇文章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都是心血的汩汩流淌,这应该没有丝毫的问题。
在当代,散文和现代诗一样,沦为最没有“门槛”的两大文学体式。现在的有些所谓散文,或为赋新词,矫揉造作;或呕哑嘲哳,装腔作势;或搔首弄姿,卖弄风情;……为人不诚,则为文必然不真;为文不真,则可谓真正的“满纸荒唐言”。这样的“散文”,最不可取。唐宋八大家,哪一家不是力倡真性,独抒己见、抒发真情的大作家?在散文、新诗每天被“制作”、“生产”几十万篇(首)的中国当代,它们的生命力有多长?我不知道;能传之后世的有几篇?我更不知道。
当然,在散文“圆熟”之后,还要力戒“圆熟”,添加“生涩”。如同书法一般。2021年夏天,我到西安拜见我的文学导师贾平凹先生,就散文问题进行长篇专访。贾先生特别强调:“我们写散文,不能把它写得太像'散文’。”我的理解就是,散文的创作,不能写得太过“圆熟”。过早“定型”,太过“圆熟”,形成固定的表达模式,可能对散文创作的进一步开拓有害无益。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散文创作者的警惧。这个问题,借此机会,算是与忠辉和文友们的交流和探讨吧。
 
总之,忠辉的散文,选取自己熟悉的题材,注重细节的描写,真情挚意,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出之,对人、对事的评价“点到为止”,分寸拿捏很到位。这说明路子正,方向正,这是散文创作中大“道”的问题。至于题材的开拓、技巧的提升等散文中存在的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小“术”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我相信,假以时日,忠辉的散文作品,将出现一个“量”与“质”的井喷。
一点浅见,愿以此与忠辉和朋友们共勉。
2022年2月19日午后,初拟提纲于《四川经济日报》社;20日星期日夜,成稿于西都长乐居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协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省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

  张晓风、黄代培、林 彬、何 武
  黄有全、张用生、何永康
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副总编:
  胥树东、周晓霞、李顺治
总编助理:
  杨爱民、李朝艳
编  委:
  贾秀全、况永夫、褚福海、吴 玲
  杜含珍、马丽辉、丁晓虹、梁冬梅
  吴贤碧、齐眉儿、张联芹李 博
理事单位:
  广东彩格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贵和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理  事  长:
  胥树东、唐祥华、蒋大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巴作家群”作家简介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结缘佐成君II王晓林(四川省)
散文的结构自由与诗意表达(刘帆) ‖ 《济源文学》2021(102)
【总第364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读《淡然一笑》
河南文苑||用文学点亮平凡的生活||何战军
“中华杯”全国大奖赛暨《中华当代诗典》入选作品展:刘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