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南作家散文】杨 宇/平遥满城红灯笼

西南作家散文

平遥满城红灯笼

杨  宇(广东)

走进平遥,第一印象是平遥满城红灯笼。

但是,我一开始读不懂平遥满城的红灯笼。

自从 1990 年,张艺谋在离平遥古城不远的乔家大院,拍了巩俐主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不仅这部电影大放异彩,红了张艺谋和巩俐,而且也红了乔家大院。自此之后,前来乔家大院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原先为了电影环境的色彩空间效果,而点缀在大院内外的一盏盏红灯笼,就一直在乔家大院挂着,风吹日晒,旧了换新,永远喜洋洋地照亮着乔家大院。

我不清楚乔家大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源自当地的传统习俗呢,还是乔家大院的家规?我宁愿相信,这是张艺谋的创意:在灰色的建筑物之间点缀许多红灯笼,为旧家族添上些许生气。

而平遥古城的满城红灯笼又是为啥? 仅仅是为了好看和醒目么?或许,它们寓意着吉星高照,生意天天火红?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始建于西周时期,古称”龟城”,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原为夯土城垣,至明清时扩建为砖石城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

平遥古城内外,有许多各类遗址和古建筑,至今其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基本完好,古香古色之中升起一盏盏红灯笼,确实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生意盎然的感觉。 

然而,在我走巷窜户之后留意到,平遥古城也并不是家家高挂红灯笼,挂红灯笼的,只是商业区里面的店铺。因为城里店铺多,一家挨一家,一家挂几盏,就给人平遥满城红灯笼的感觉了。

因此这时我读懂了平遥古城的满城红灯笼:平遥的生意人希望生意红红火火,希望将晋商曾经的历史辉煌,发扬光大!

明清时期,中国的商业有了十足的发展,其中强势崛起并同执牛耳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的情况,我到婺源旅游时有过些许了解,知道徽州那时之所以富商豪贾遍地,是因为徽州那地方素称“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地少人多,自古又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123岁往外一丢”的民谚。“往外一丢”什么意思?就是让其出村到外面去奋迹商场!因此,自东晋时代起,徽州人就远贾他乡,开始主要经营茶叶和木材,到了明清时代,徽州商人就成了国家商业的劲旅,有“海内三分宝,徽商藏三分”之说,而且从那时起,就与晋商南北对峙,共执中国商业牛耳!

只是婺源的时候,我对晋商还没有多少了解。

这次在快到平遥古城的途中,拐道造访乔家大院之后,我不仅眼界大开,而且也从中看出了晋商发迹的脉络。

乔家大院宅名“在中堂”,主人是乔家第三代的乔致庸。

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是另一个版本的“前世不修,生在晋州,20多岁,往外一丢。”

我在乔家大院参观时,从相关资料了解到, 乔贵发早年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在村里待不下去便去了口外,在蒙古的包头苦捱了三十年。先是在一家当铺当店员,后与人合伙做小生意,由于待人接物好,又善于管理,生意日见兴隆,财力日渐雄厚,至道光年间就称雄包头,垄断归绥,远通蒙俄。此后,乔家在商业的基础上兼营金融业,开设“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并在全国设有 30 多个分号,总资本银多达 1000 万两白银以上。

而我听到的有关乔贵发的民间传说,则与上面所说大同小异,更具传奇色彩,也更耐人寻味.

乔贵发是山西省乔家堡人。传说那地方,因那年灾情严重,乔贵发父母双亡,剩下他孤身一人给人打工过日子。有一年,他家族中有人娶媳妇,他要去喝喜酒。那时候,乔家堡有个风俗叫“认亲”,就是结婚那天,新娘子要一个一个认乔家的亲戚。当乔贵发上前要与那位新娘子认亲时,旁边许多人起哄、取笑他,鼓噪说乔贵发你穷得连媳妇都娶不起,还好意思认亲啊?乔贵发一时尴尬无比,涨红着脸楞在那里。这时候,一个寡妇站出来说,你们不要门缝里小瞧人,今后乔家堡的大富大贵之人,一定是乔贵发,不信你们走着瞧!乔贵发被众人嘲笑之后酒也不喝了,长辫子一甩,离开了人群,从此离开乔家堡走了西口。乔贵发虽然出身贫苦,但身体好,力气大,又能吃苦耐劳,在关外他先是给商队赶头驼,几年后挣了些钱,便开草料店和做起了其他生意,甚至创造性地做起了期货,成了一位巨富商贾,只是一直没有讨媳妇。有一年,在众人的劝说下乔贵发年回到乔家堡说亲。乔贵发这时富贵还乡,家财万贯,自然有许多人上门给他说了好多个富贵人家的年轻女子,但乔贵发一个也看不上,却娶了当年看好他、对众人说不要门缝里小看乔贵发的那位寡妇。

乔贵发就是现在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致庸的始祖。乔家到了乔致庸这一代,家产不仅在包头有房屋 1000 佘间,而且北京、云南、上海、太原都有房产,仅乔家大院一处就占地 8700 多平方米,分为 6 大院 20 进小院 313 间房屋,设计精巧,气势宏伟,富丽堂皇,被专家学者视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有“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之说。

我从乔贵发看乔家,又从乔家看晋商,认为他们的经商发迹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吃苦耐劳,敢于冒险;二是善于管理,敢于创新;三是维护诚信, 小忍小让;三是官商相依,寻找靠山;四是人事独到,章规严谨。我概括的这四条,都有许多可圈可点可赞可叹的故事和传说,只是限于篇幅,这里不便转述。但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他们创立的东家投资当财东,由掌柜经理抉择经营方式,就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他们创立的此处交款彼地用钱的票号,就是中国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

在平遥商业繁荣的西大街上有一座院落,大门上有一块古老的匾额,,上有三个色彩剥落的大字:日升昌。

日升昌这时不是商铺,也不经营业务,却门庭若市:进出的人挤得满满的,从全国各地到平遥古城的人,都好奇地前来一睹这里啥模样?

日升昌是一座旧宒院,却是当时蜚声四海的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的票号。它创建于道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824年,历经100多年,在全国30多个城市,商埠重镇,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共设有35处分号,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资本银中期曾高达30万两。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又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并非它一枝独秀。只是,日升昌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它开中国民族银行之先河,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大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到日升昌参观的人,看着那古老发黄的票据,听着关于当时经营情况的介绍,便会从中联想到时代的风起云飞中,当年日升昌汇通天下的无限风光,和平遥古城曾经满城红灯笼的繁华。

走出日升昌,乘三轮摩托转了平遥南、北、东几条大街,我无意中发现,平遥古城的民居有个怪现象,就是房屋大都建成单坡,向内落水。我找平遥当地人问了后,才知道这是“平遥十大怪”中的一怪:房子半边盖。他们说,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子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临街不开窗户,能有效抵挡风沙,也提高防盗的安全性。他们还笑着告诉我,说外面的人对此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说平遥人房子半边盖是”四水归堂”,或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我问他们说,那你们平遥人是怎么理解的呢?他们笑而不答。我这外来人则相信,那种说法是对的,因为符合商人的理念,更何况大院单坡向内的紧凑布局,也显示着当时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我是喜欢摄影的,自然慕名参观了平遥古城举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的作品,从中了解到这个摄影节,进一步让平遥与国内和国际接轨,不仅使平遥古城独特风光和古朴民风,与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还不断提升了平遥古城的知名度。

据说平遥古城有三宝: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在浏览了镇国寺和双林寺后,离开平遥古城的那天我特意起了个早,请一部三轮摩托车拉着我,沿着平遥古城墙转了一大圈。这天天气很好,我以平遥古城墙为背景,拍了一幅彩霞满天蒸蒸日上的照片;如果说,平遥古城满城红灯笼的氤氲祥光里,有着平遥人一代又一代的追求和祈盼,那么,这张照片则寄托着,我对平遥古城的衷心祝福......

杨宇,男,195 0 4 月生于广东徐闻,1968年下乡龙塘公社插队,1978年回城工作,大专毕业,中共党员。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获多个奖项,喜欢画画、摄影和写作。文学作品见刊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香港《文汇报》和中国诗歌网等。2010年退休后至今 先后出版《梦美家园——他和她的故事》(长篇小说,73万字,上、下册)、《风起云飞》(长篇小说,51万字,原名《天旋地转》,获2016 年湛江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和《风花云月》(长篇小说,56万字)3部小说。现为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中国-1078:山西,祁县
山西乔家大院旅游线路推荐
西行散记(十一)—— 乔家大院、平遥古城
山西之行
观票号,识晋徽商人的同与不同
平遥县衙与日升昌票号〈晋陕游.2〉2022.03.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